文中主人公姓袁,袁绍的袁,至于他的名字叫什么,知道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熟悉和不太熟悉他的人都叫他“袁那个”。
为什么叫袁那个呢?因为“那个”是他的口头禅。这也是一个无与伦比的多义词。
袁那个是某部门掌管圆坨坨(公章)的。靠着这个圆坨坨,他平时吃香的、喝辣的,经常体验那高高在上的“门难进、事难办、脸难看”的优越感。
我本人就是“那个”的受害者之一。也怪我那时候年轻不省事,去开一个证明,却不知道研究研究,或者说就是“烟酒烟酒”。满以为袁那个会如他单位门口影壁上白底红字所写的“为人民服务”,能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没想到,他写好了证明,拿出了公章,蘸好了印泥,却貌似漫不经心地把公章提起、放下,再提起、再放下,又提起、又放下,就是不往落款处摁。
对于他这神秘莫测的动作,我实在是有点儿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

也许他觉得我就是个二百五,直接提醒我:“小伙子,你这个事情很那个哩,其实你只要给我那个一下,也很那个哩。”
至此,我才醍醐灌顶,继而怒发冲冠:“我不给你那个,等你那个了,我再给你那个”。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直到他调离了那个单位,我才把那个事情给“那个”了。
后来,也听说了关于他的一些事,才知道给他那个的远远不止我一个人。一个可怜的农民,去给结婚证盖章,没想到他也说:你那个……你这个是喜事,能不能给大家发些喜糖那个一下?咱们大院是25个人,今天有人在、有人不在,那个……你看你是不是称上25斤水果糖,让我给大家那个一下。其实你亲自那个……也蛮那个的,不如你把那个给我,我替你给大家那个一下……
结果,按照四元钱一斤的水果糖计算,袁那个共收了这个可怜农民100元人民币。
那个可怜的农民走出门后无可奈何地说:这个袁那个也太那个了。可是,我不给人家那个,人家就不给我的结婚证上那个呀,咱有什么办法呢。
世间最大的恶,莫过于把手头极小的权利发挥出极大作用,而且还要装出一本正经并名正言顺的模样。
袁那个就是这样一个可恶的好坏人。
前不久,听说袁那个已经那个了。
得知他那个以后,好多人心里暗暗叫好,就差喜形于色地喊出一句:苍天呐、大地呀,这真是替我出气了呀……
仔细想想,做人还是不能太“那个”,否则,积恶成罪,一定会早早的……早早那个的……

作者简介:萧军,祖居商洛洛南,自称云蒙山人;教育工作者,文史专员,文学爱好者;有作品刊发于纸刊和网刊:愿以文会友,结识更多的文朋诗友。
发稿编辑:张灏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