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村诗人----逯海军
江其田/文 马翔/ 画

逯海军,于2020年11月加入白城市作协,成为一名地级市的作家协会会员,这在当地成为一大新闻,都说,就知道海军这小子,总是捅捅咕咕的写诗词,没成想他真的成为了一名作家,了不起。因此,他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乡村诗人。
今年56岁的逯海军,家住大安市红岗子乡新合村后套木嘎。他白天下地干农活,晚上伏案创作诗歌。就这样,在无师自通的状况下,居然坚持了18年。
18年来,逯海军种地、写诗“两不误”。迄今,已创作诗词2000余首。
一颗诗心,在蓬勃青春里发芽,一个美丽的诗歌梦,在 他的生命里扎根。在校期间,他就写下很多青春励志诗歌。
为什么写诗?逯海军说:“上小学时,我的文科学的很好。特别喜欢诗词,偶尔也写一首不成熟的诗。从小就与诗词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创作的《鹧鸪天 忆年少》就是他对青少年时期的真实写照:
玉米充饥野菜香,随车拾穗趁斜阳。
春花落尽寻山杏,夏雨初来垒土墙。
农事罢,补残装,怅观爱母发如霜。
而今也晓油盐事,可有闲暇伴老娘?
对于酷爱诗词的农民家的孩子,他把故乡作为创作诗词的园地,不论是行走在广袤的大地上,还是看到乡村的一景一物,他能创造出一首又一首诗词来,以此表达自己对故乡的热爱:
《七律 采野菜》
闲来郊外踏春坪,柳线开眉树啭莺,
地里还无曲麻菜,坡边已有苦婆丁。
从前为解饥寒事,今日只因品味情。
天赐神珍任我采,强身去火百家评。
父母都是普普通通的农民,那个时候,家里非常贫困,我们姐弟七个靠父母在生产队辛苦劳动,养活这一家老小,实在不易。
父亲是一位军人,年轻时,应征入伍,他写了一首《鹧鸪天 凯旋曲》
唢呐秧歌侧耳听,
国门喜踏凯旋程。
当年父辈投军旅,
跃马戎装去远征。
驱虎豹,保和平,
援朝抗美战功盈。
蓝天一曲精忠谱。
为国争光报捷声。
逯海军的一首《赞母亲》诗词,表达了儿女对母亲深深感恩:
十月怀胎倍受煎,相连骨肉共相牵。
有情养育如山重,无尚关怀似蜜甜。
劳碌终生为儿女,沧桑历尽不求还。
世间只有妈妈好,母爱无私可比天。

母爱,是这世界上最伟大的爱,从怀胎十月开始,就一直为子女默默承受、默默付出,不求回报。等到我们长大成人,她们早已渐渐老去。母亲对自己养育之恩都无法报答,报答母爱是天经地义的事,如此都做不到,人生的其他事情还能托付给他让他追求吗?
逯海军本来是一个学习很优秀的孩子,由于家庭困难,他念到初中一年,就因为数学非常差,索性不念了。当年他才15岁,就跟着村里的大人,在洮儿河边,钓鱼捞河蚌,充填家计。
岁月的流逝,时代的变迁,也给逯海军的人生带来了变故。正当他风华正茂、大展宏图之时,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他四十岁的那年,因为家庭琐事,妻子跟他分手了,他的精神彻底崩溃。面对困境与波折,有时候不是一个人坚强就可以的。现实的冷酷,婚姻的折磨,让他愁肠百转……由于自己的婚姻出现的“断裂”,妻子与自己分道扬镳了,各奔东西,这给逯海军的心灵蒙上了一层阴影,万般无奈,在那十分痛苦煎熬的日日夜夜。他又想起汪国真的诗歌“只要生命还在,我就不会悲哀……”于是,他只好以诗词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鹧鸪天 诗趣》
残梦频袭挥手删,心无杂念睡才安。
不学伯虎秋香戏,但拜陶公韵趣添。
多淡雅,少悲观,守神固体自心欢。
闲来把盏邀明月,兴至诗情运笔端。
由此可见,这分明是以写诗词,抒发自己内心的苦闷,苦中作乐。
其实,逯海军对妻子是很有感情的,既然分道扬镳,各奔东西了,但在他的诗词里,有多首是写怀念与妻子生活的日子:
《江城子 念离人》
残日暮染小山村,闭闲门,掩黄昏,
花谢庭前,莺语透悲痕。长夜灯前何独切?
闲愁事,乱纷纷。三更寂寞撞心门,
暗伤神,断痴魂,鸾帐枕边,无处不思君。
帘外栏杆留落月,曾经照,去年人。
另一首《鹧鸪天 醉寒宵》,更是令人
一把愁思何处扔?临窗遥望月朦胧。
山盟海誓成劳燕,地久天长变梦空。
寻往事,觅初逢,半生痴恋恨无功。
狂斟闷酒倾杯饮,醉卧寒宵泪未终。
《七律 并蒂莲》
暖昧何须嘴上说,
纯情醒目看娇荷。
同甘共苦迎风雨,
并驾齐驱抱碧罗。
媲染尘埃香韵溢,
流芳净水俏颜琢。
相携一世终无悔,
纵使凋零意不挪。
《七律 续梦难求》
曾记当年共爱舟,
东风四月正春游。
昔时有别千般恨,
今岁无恩几度愁。
原想白头同赴老,
谁知好梦竟难求。
滔滔过眼云烟事,
化作长江滚滚流。
您看,这是对妻子多么的思念啊!足矣见证大丈夫对妻子的留恋之情。
在愁思万绪的状况下,他背井离乡,到外地打工去了。即使在外地打工,他也没有放弃写诗词,回到写诗的岁月,他仿佛就回到了春天。也许,他就是为诗歌而生!有了诗歌,他每天不再胡思乱想,他只想怎样打好工,在休息之余,把诗写好,如何能把心中的情感,表达到极致。在工地,他《咏焊工》:
手持护罩立尘埃,铜铁随心任剪裁。
砸碎牢笼终必补,结成板块也须开。
支支焊棒熔浆溢,阵阵火花耀眼来。
两腿酸疲犹自慰,人家满意我愉怀。
在黎明前时,他《 问青天》:
风花雪月总伤情,忆初逢,恨难平,
独闯江南,谁共雨中行。
忽见归鸿遥故里,
心念起,泪盈盈。
黯然起首问天青,
理不公,断红绳,
人海茫茫,何处觅娇卿。
万物飘零情亦动,
挥素笔,寄重重。
他在工地的帐篷外《听风》:
皓月清辉入小窗,
谁摇瘦影舞轻狂。
三更枕上人难寐,
一夜灯前客正伤。
愁叹无缘缘已破,
怅怀好梦梦成黄。
卧听风啸敲竹韵,
叶叶声声断九肠。
他在异乡漫长日日夜夜里,见不到父母、见不到亲人的时候,他有自己的《乡愁》:
冬来秋去暮云寒,
眺窗前,望家山,
满目烟霞,何处是乡关?
又起离愁思父母,
应更切,盼儿还。
怀亲别绪寄毫端,
墨盈笺,笔凝宣,
去雁无踪,心字与谁传?
最是边城明月夜,
魂梦远,泪潸然
在背井离乡的数日后,他背起行囊“打道回府”,回到了家乡,家乡的一草一木,一步一景,步履蹒跚的老人,放学归来的儿童,都让他眼泪浸衣巾。于是,诗情磅礴,迸发而出:
他在洮儿河畔,写下了《赏荷》:
湖光无限彩云游,
水清流,醉君眸,
莲花吮露,垂柳细如钩。
美女悄悄景相投,
红艳艳,绿油油。
夕阳轻影上江楼,
意浓稠,韵无休,
池塘蛙语,小橹默摇舟。
又见蜻蜓莲蕾落,
香颤颤,水悠悠。
他在月亮湖里,摇着一片小船,情不自禁的咏诵一首《荡轻舟》:
云开霞起雨丝休,
破晓轻开一叶舟。
雾笼依稀寻远渡,
风飘暗淡送香幽。
红苞艳染佳人俏,
翠叶匀裁巧妇羞。
且放狂喉歌一曲,
堪斟浊酒醉三秋。
他在自己院子里,看到一朵朵绽放的黄菊花,他写下了《咏菊》:
不羡繁华不慕娇,
古今当有美名标。
经霜自展三分俏,
入世不弯一寸腰。
虽寂寞,未萧条,
平生骨瘦亦风骚。
深秋寒彻添新韵,
独绽馨香傲暮朝。
在中秋佳节,他与亲人团聚,写出了《共度中秋》:
极目天边薄雾收,
冰轮泄韵照中秋。
星光烂漫穿云宇,
菊彩芬芳绕院幽。
纵笔烹诗邀满月,
携朋品酒举杯讴。
欢声笑语人心醉,
乐在今宵已忘忧。
到了冬天,他闲来无事去,到月亮泡里去《冬游》:
雪飘四野覆银川,
万里琼疆寒冻天。
奇绽晶花松妙韵,
惊眸素景赋联篇。
穷思六瓣因何故?
细想天台定有仙。
放犬沿江寻野趣,
诗情一路醉心欢
怀旧,就是缅怀过去,怀念往事或故人。如故友相见,杯酒正酣,对少年亲密无比的朋友关系之怀念,对社会复杂人际关系之感慨;如锦衣华服,荣归故里,独自站立于已然干涸的小溪前,感慨昔日下河摸鱼、力逮泥鳅黄鳝的欢乐时光。在元旦到来之际,他诗兴大发,写了一首《元旦怀旧
》词:
至今难忘那时情,
来往亭前踏落英。
忍看残花心已碎,
频思旧事梦常惊。
年头哪有归鸿影,
岁尾何来过雁声。
水远山长音信断,
愁波怨浪几时平。
在他到了“知天命”之年,他毅然很有《诗趣》:
老去年华忆念增,
儿时学海未功名。
梦中总想童学苑,
故里常追少友情。
心若许,志难更,
黄昏诗趣又重生。
经年墨砚磨锋笔,
作赋填词任我行。
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要活得越来越务实,越来越真实,越来越沉稳。当然,他在人生的道路上,走过来半个世纪。半个世纪以来,他有更多的《感怀》
半世清高望九重,
浮云乏力落疏庸。
应怜弃读耕荒土,
不悔离家做苦工。
春雨沐身焉叫冷,
秋风掠志哪言穷。
在这样的状态下,他也要学一学郑板桥,来它个《难得糊涂》:
世事纷纭看未真,
糊涂难得莫寻因。
谁人心里无份痛?
哪片天空不染尘?
水遇高山知绕路,
船逢大浪险沉身。
闲庭静坐听风雨,
尽了残壶再续新。
他视诗歌如生命,他用心血、用灵魂写作。也正是他对诗歌创作的不懈追求,感动了文友,赢得了文友的支持。文友鼓励他更好地创作,更坚强地生活!作为爱好诗词的他,时常也邀请诗友前来家里做客,并陪着诗友观光,每一次观光后,都写下了诗词,留做纪念:
《省总编赵庆跃老师携诗友来套木嘎观光感赋》
携友邀朋踏小村,
契丹渔猎早惊闻。
今朝小聚同来此,
共觅前朝那迹真。
还有那《诗友来洮儿河下游月亮湖畔观光感赋》
绿岸清江丽日祥,
沙床蚌骨话前凉。
欲言碧水说衰盛,
有梦汀州往事藏。
原本金戈辽蒙地,
从来渔猎契丹乡。
诗朋共聚寻踪迹,
2020年春节期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作为农民诗人的逯海军,本着对人民高度负责的责任感,于是写下了《七律 战毒魔》:
元开鼠至雾霾生,肆意毒流武汉惊。
岂怕瘟神掀恶浪,且观勇士起雷霆。
八方援手英雄气,四海传来兄弟情。
力扫阴魔澄玉宇,乌云散去楚天晴。
当他看到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役而日夜操劳的驻村“第一书记”,他诗兴大发,写下了:《鹧鸪天:赞扶贫书记》:
负重辞家总驻村,
扶贫助力领航人。
情温百姓染乡下,
意暖千家送党恩。
寻富路,断穷根,
孤残檐下自躬身。
拨云引路心向远,
致富征途携手奔。
对于逯海军的诗词,大安市诗词前辈们,都给予了高度评价。
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吉林省诗词楹联协会会员、著名诗人贲景和先生的评价是:“他完全掌握了做词的规定要求了。”
大安日报社原总编辑姜艳林老师评价的那样:“没人指导,也是逯海军自己看了诗词写作规则的书,能写出这样的诗,已不能再称作‘农民’了。
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大安市雅集轩书画院副院长王洪文先生的评价是:“本词优点是押韵,感人,表达了作者对家乡親人的无比思念。”
大安市雅集轩书画院曹锐峰副会长这样评价逯海军:“他无师自通。那还是靠自己的勤奋和好学。真是高手在民间啊!”
大安市雅集轩书画院秘书长宋瀚波先生的评价是:“ 很不容易,没有一定功底写不出来。没检测,但能看来格律基本上无大瑕疵。 ”
白城市文联主办的文学期刊《绿野》,在2020年第四期发表了他的一组诗词。这是他18年来,创作的诗词,第一次登上了文学的“大雅之堂”。
2019年,逯海军在召开村民委员会上,被选举为大安市红岗子乡新合村村主任。
由此可见,逯海军的诗词创作,是有很大成绩的。但还需要努力向老前辈学习,增长诗词创作方面的知识,正如贲景和先生所寄托的那样:“年轻人,还可以在诗词创作造就,把意境提高一下。”
祝愿海军在今后的诗词创作中,要跳出“闭门造车”的个人自悟的“小圈子”,走出家门,走出乡村,多拜师向诗词前辈学习请教,得到诗词创作方面的指点,努力提高自己诗词创作的水平。
作者简介:江其田,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会员;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吉林省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吉林名人》杂志社记者;白城市作家协会文学评论委员会主任、名誉主席;白城市政协文史专员;大安市政协文史专员。
创作体裁以散文为主,兼写杂文、随笔、诗歌。研究国学、史学。出版散文集《其田其文》。


责编:芬芳•那样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