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都说“中”的地方之一
作者 邴玉君
二胡配乐 李德州
朗诵/配唱 Coco可可

人间最美四月天,出门旅游相结伴。今年的4月12日。朋友李士民、刘喜杰相约我和老伴走出大山,一起来到古老的中原大地。一个人人都说“中”的地方。一个美丽、古老、富饶、崛起,唱响新时代,书写新华章,青春唤发的河南。
第一天游玩有感/:登封小城第一站,观看武术精表演。十八般武艺开练,武功高强小少年。少林寺里寻古风,天下古刹三大殿。坐上缆车登山去,中岳嵩山景无限。册书涯高刺破天,涯边栈道空中悬。栈道下面沟壑深,极目远眺峰相连。
自古英雄出少年,看了一场河南少林武术学校精彩的武术表演,满场座无虚席,人生鼎沸,掌声不断。武术表演以少林棍术拉开序幕,接着多人在悠扬的乐曲伴奏下,表演一套健身八锦段。硬功夫的表演看的台下观众心惊胆战,“铁头切钢板、双枪锁喉(两个人手拿长枪,枪尖顶住喉咙,最后枪杆变弯)、铁布衫叉上悬转。”最后一群少年刀、枪、剑、戟、钩、斧、锤、叉等十八般武艺一起表演。真是天下武功属少林,绝不是花拳绣腿光乃看。少年强则中国强,少林武功天下扬。这场武艺术表演,看的游人呐喊声跌荡起伏,拍的我手红红的。

著名词曲之大者王立平为电影《少林寺》写了两首歌,当年上映时万人空巷,票房收入至今没有被超过。其中一首唱到:“少林少林,有多少英雄豪杰把你来敬仰。少林少林,有多少神奇故事把你来传杨……”这首歌入选城市最美音乐。
来到中国第一名刹少林寺,一首宋.无门慧开禅师,不染浊尘性本空的佛歌随风飘来,入耳入心入境:“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清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春花生厌秋月影,夏风无常冬雪凌。不染浊尘性本空,无心如是利有情。”一首佛歌洗去了一路风尘,净化了天南海北身在红尘间游人的心灵。

总感这首觉佛歌的前部分是为我的家乡林都伊春而写,我作一次小小改编: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沫清风冬听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伊春旅游好时节。

天下第一名刹少林寺建于公元前495年,距今已有1528年。少林寺游人如潮,有许多久远的故事和传说,在这千年来的香火的青烟燎绕中。少林寺的院中有一棵一千五百多年的中国银杏树王,枝繁叶茂高耸入云,树冠像遮天蔽日的大伞。它像一位一千五百多岁高龄的“耄耋老者”,向游人诉说少林寺的前世今生,诉说着历代王朝的兴衰,诉说着它经历的千百年来唐、宋、元、明、清的故事。有一块石碑,有唐王李世民的御批刻在碑上,读御批,我想起少林寺十三棍僧救唐王,助李世民建立大唐王朝的故事。
在少林寺参观了塔林之后,坐缆车直奔中国五大名山之一的中岳嵩山。唐诗佛王维有诗吟诵;《归嵩山作》:“青川去长薄,车马去闲闲,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中岳嵩山面积450平方公里,主峰海拔高度1512米,有大小72座山峰,中岳嵩山像一条腾飞的巨龙横卧在河南中原大地。诗经中也有“嵩高惟岳,峻极于天”的诗句。中岳嵩山敢与天公誓比高,当你站在中岳嵩山之巅,俯看七十二座千峰万岭,一揽众山小风光无限。你要高举双手,仿佛有触摸到青天的感觉。

中岳嵩山第一景,壁立千仞书册涯。涯高数百米。书册涯是嵩山石英岩地貌景观之一,距今有十八亿年,是一次强烈的中岳运动形成的,书册涯,离天三尺三,刺破青天未锷残的壮观。书册涯像接地齐天藏书千万卷的巨型书柜,高高耸立在云端。这部地质史书在山风中散发着十八亿年浓浓的书香,记载着十八亿年的演译变迁。书册涯,是世界上石英岩地貌独有的极为罕见的景观。不登书册涯就没来过河南。我好想亲手翻开书册涯这部厚重的十八亿年的地质史书,去寻找中岳嵩山尘封已久的故事,去寻找十八亿年前,远古时期的演译变迁。
在书册涯几百米高的半山腰,一条观光栈道围涯而建,走在栈道上,身在云雾中,有险而不惊。山风扑面来,不见鸟语鸣。我站在书册涯栈道上想,苦读寒窗的学子,如果来到书册涯,沾沾书册涯的天地之灵气,一定会金榜题名中“状元。”

河南,一个人人都说“中”的地方。河南;是一个藏龙卧虎的地方,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后,墨香依旧的地方;一个人民解放军逐鹿中原,红色旅游的地方,一个林县三十万人战太行,千锤万钎凿出人工天河《红旗渠》,创造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地方;一个中国五大名山之一的中岳嵩山的地方,一个当年抗日烽火燎原在中国脊梁的象征,巍巍太行山的地方;一个有八百里伏牛山、老子隐居地、天下仙山老君山、恐龙蛋之乡的地方;一个牡丹花开动古城的地方……
河南,真是“中”,就是“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