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诗品鉴

▍琴
□ 汤养宗
当一座森林跨过最后的高度
这才听到琴声
琴用最亮的灯照开木纹
我的指头,帝王的十兄弟
从白云那么高把梦押回人间
从树出发到一场雨水的降落
从雨到一个国家优美的耳朵
每一棵树都值得我们仰望
当一把琴被摔碎
帝王有十个兄弟无家可归


❂ 诗人简介:

汤养宗,男,汉族,出生于1959年9月27日,福建霞浦人,当过导弹护卫舰的声纳兵。退伍后在一个剧团里写了八年的剧本,后又在县文联坐了八年的班,主要从事诗歌写作。2018年8月,作品《去人间》获得了第七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

✪ 童年解析路径(文本细读)
第一节
高起点介入!
“一座森林”暗示在尘世大环境中的芸芸众生相。“跨过最后的高度”,其墨晕指涉那些业已跨越形而上精神高原的人群。“琴声”→暗示向内诉求之后被形而上“灵趣”浸淫的那一种享受。
第二节
“琴”指代源自神祗的某种无以言表的神秘力量及能量源。“最亮的灯”→隐喻“顿悟”与智性,还有那挥之不去的神性魅力。“木纹”指涉生命本原、鱼龙混杂的社会人生。“我的指头一一帝王的十兄弟”,其潜台词是拥有良知的人性与形而上的神灵借助“琴”实现彼此通感共情。“把梦押回人生”,旨在强调精神诉求与社会现实两者的辩证哲思,升华了对生命的认知。

第三节
“树→雨水”,隐喻生命→情感→精神价值洗礼→新认知→回归人性(生活)。
“雨→国家优美的耳朵”,其诗意语词直指诗骨,即作为有担当有良知的诗人内心的人文品相与民族文化情结。
“每一颗树”→仰望,诗人进一步坦露心语:从个体人性出发,尘世中任何一个生命都应敬畏。
第四节
“琴被摔碎”→指涉一旦人精神坍塌了,人将会失去灵魂支撑。
注意,所谓解诗学其实就是解诗者从个人私藏的工具箱中拿出特制的专用工具来对诗文本进行二度组装。
我已经讲得很清晰了,我想。


✪ 诗人简介:

童年,本名郭杰,男,汉族,1963年12月出生于安徽省蚌埠市,系中国诗歌学会会员。自1980年习诗至今已四十余年,笔耕不辍,师从洛夫、丁国成,乔延凤等前辈,诗风多元,中西交融,始终坚持创作实践与理论挖掘互补并重。曾策划中国诗坛第三条道路与垃圾派“两坛(北京评论诗歌论坛和第三./条道路诗歌论坛)双派(垃圾诗派和第三条道路诗学流派)诗学大辩论等各类文创活动,多部诗歌原创作品和文艺评论文章入选各知名文创艺术平台。代表作有《天黑之前》、《河》、《短歌》、《短章》等,著有《童年文化批评诗学札记》等文艺批评专著。基本诗观:诗是诗人主体对尘世、生命、人性、社会、历史、人文精神乃至灵魂品相艺术地观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