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遐思 ——王春平


行走义乌古道的策划组织者王曙光,每次安排都像有天助一样,这一次也不例外。天气预报说谷雨的前一天有中到大雨,但这次计划是提前数天就约定好的,不能随便改变,况且群里文友鲍老朴子说“下铁都要去”,那就更坚定了这一次仙坪古道之行。天公真的作美,到达天坪茶厂约聚地之时,远近山峰云雾弥漫,景色别有一番高亮,温度适宜,身心具爽。站在观景台上,向西北眺望,缥缈的云雾似白纱般流泻,山腰白茫茫,山头露峥嵘,似幻非幻,是山非山,远处的浦江县城时遮时现,恰似一幅海市蜃楼图。我们不由的发出美景之赞。美妙的仙景美景不是一般晴天的日子可以看到的,于是大家留连欣赏,拍照留念,个照合照,在这个美丽的仙坪,这个美好的时段里,尽展山川的妩媚和我们由衷的开心

天阴着给我们凉意,天阴着𣎴雨给我们登古道创造条件。午后,我们就从仙坪古村落遗址开始了仙坪古道之旅。仙坪古道我是第一次来,早就想探访这块义乌飞地的神秘,且古道又是通往浦江白石湾景区的,更增添了我的探奇心。我不知道仙坪古道会给我带来一次什么样的印象,但肯定会给我一次新的感觉和收获。或许能引起一场共鸣或遐思,抑或发生些许情思,也就达到了我的初衷。

从仙坪古村落遗址往下走过一段泥泞的废弃小道,就踏上了古道。这一次我们走的不是从下往上,而是从上而下。这条古道是过去义乌西乡黄山一带农民和仙坪人下山去浦江的必走之迳。据向导所述,已有近六百年左右历史,不知是先有古道后有仙坪,还是先有仙坪才后有古道?不过这已经不重要了。向导姓项,本地人,他轻车熟路领着我们一行人往下,沿古道两旁,高大粗壮的树木,林深荫蔽,我还以为走进了原始森林,向导告诉我们,其实这些树木树龄并不长,只有六七十年历史,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荒种植的。这让我大吃一惊,这些树岂不是和我们同年。我看这块山上的土壤,土质丰厚,植被茂盛,千百年来,地上的树植也换了多轮了吧。四季轮回,树木轮回,生命轮回,天道轮回,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看自然变换,在人生中也该多点领悟吧。古道用块石垒成,不宽,三四十公分,层叠错落,沿势而弯,时断时续,有几段真的很漂亮。踏在上面让人感概,好象自己也回到了那个挑着山柴,拄着担柱,挑担如飞的年青时代。幽幽长长,矻石错落,斑驳陆离的古道,承载过多少代多少人的沉重,古道上回响过多少的欢歌笑语或者悲苦长歌,都已随长风飘去。林深阴幽的古道上寂静,寂静。鸟静春山空,泉响山更幽。一直往下,迂回曲折。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沿着梯级古道,一直下行,因为人重心前移,不多久腿就有些酸抖,半山处,一些队友就返程了。但这一次,我却坚持要走完全程,信心的力量是无比的,我坚信这一点。


越到峡底,景色越美,白石湾瀑布泉声在耳。在一个十字路口,向导告诉我们,向右,可从另一条山径向上返回;向左,沿古道可到白石湾叠瀑。我们自然异口同声向西向西。果不其然,转过一道弯,沿石阶而下,小叠瀑从高处泻下,在几块大石横拦下,又分叉几处往下继续瀑跌,从我们所走石桥下流过,再往下奔腾而去。看过叠瀑,古道折向北向,继续向下,这段路程已看不到古道原形,已是水泥板筑就的路径了。我们感叹生命力的屈健顽强,从一棵春笋就可看出,沿水泥板路没走多远,项向导在脚下发现一棵笋尖,水泥板已经隆起,他掀开水泥板,一棵硕大的春笋豁然在目,足有五六斤重。它横躺在水泥板下,用自己的弱小根茎,吸附地底的营养,使自己逐渐长大,撑破重压,引颈而出,让大家惊欣不已,纷纷拍照。连根挖出春笋,又大又嫩,项向导欲削去壳,被大家制住。这棵意外收获就归文友晓·雪子了。

到达白石源右溪,山路古道基本走完,再往前就下山进入白石湾出口了。此地有一地下抽水蓄能发电站正在建设。地下抽水蓄能发电站?我们很惊讶,从洞口到洞深机房长1275m,机房覆岩厚度达277m至315m。装机四台,装机容量1400MW。。长探洞开工日期从去年7月5日开工,到今年3月31日全部完工。这个蓄能抽水电站的建成,将大大造福于浦江人民。

我们折道往东,由下而上开始返程。登山不远,左溪白石就在眼前,这里是白石湾的主要景点。瀑布从宽大的白石上一顷而下,凉风夹裹细细水丝迎面而来,旁边的岩石上,映山红伸出枝头,和白石瀑布相衬,说不出的美境。其实,这一天,我也是为你而来的,白石源。掏一泓清泉,携一缕清风,在映山红的陪衬下,染上年岁的斑白,这是对过往最好的遗赠。

古道也是,今天,我又走过了一条古道——仙坪古道。让我们拂去时间的尘埃,去细细回味这条古道过往,穿过历史的烟云,我们会感悟很多。比如那些树木,比如那棵春笋,比如那条美丽忧伤残缺不全的狭窄古道,比如那些仙坪村的人和事,比如那些淙淙山泉和烈烈瀑布。沧桑落寞的感觉有没有?催人奋进的感觉有没有?细细回想起来,兼而有之。岁月风尘无情地消蚀着离我们渐去渐远的古道,也消蚀着我们的青春和过往。人生也像攀古道一样,有上有下,有曲有直,有失去有得到,有逆境更有美景。


2023.4.20
作者介绍:王春平,网名南江一石。浙江义乌市佛堂镇人。现为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国际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艺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金华市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佛堂作协主席,佛堂书协顾问,《佛堂镇志》《双林》杂志主编,佛堂乡贤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佛堂镇党委政府文化顾问,义乌义商智库研究员,浙江中西部文化中心研究员,耕社社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