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读书中不断提升完善自我
作者:赵甲苗
我对书籍和报刊杂志的热爱是与生俱来的。小时候,正值“文革”末期,当时中国的文化市场几近萧条状态。记得那年代,新华书店里学生用的作文书,惟一可参考的好像只有一种名叫《阳光雨露育新苗》的书。每每同学买回后,我便借来如饥似渴地阅读,感到这些学生的习作写得可谓朴实无华,亲切自然,从中,我不仅初步学到了作文的技巧,写作上也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和提升。
那年4月,正在就读小学五年级时,我在终南镇同年级学生作文竞赛中,所写的《春雨过后》一文荣获全镇一等奖,我至今仍记得作文的末尾一句是“春雨过后万里河山分外娇,生活在这样的国度,谁能不愉快,谁能不自豪?!”

我被保送上了初中后,课程多了,紧张繁忙的学习之余,我自个儿经常借来伯父赵生林老师订阅的《延河》杂志来看。《延河》杂志创刊于陕甘宁边区的延安时期,是一份享誉全国、蜚声祖国各地的纯文学期刊,在这份杂志上,我认识了后来大名鼎鼎的陈忠实、路遥、贾平凹、邹志安、王晓新、京夫、王蒙、刘心武等一批文坛巨匠和知名作家;同时,我还利用课余饭后时间,阅览了《红岩》《雷锋的故事》《青春之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经典著作,并积极阅读班上订的《中国少年报》《语文报》《中学生》《少年月刊》《作文周刊》等报刊杂志,不但拓宽了视野,而且实现了写作水平和思想境界的双提升。
高中阶段,18岁的我在享誉全国、发行量高达30万份的《当代青年》杂志上发表了处女作――《同学们,携起手吧!》,一时引起巨大反响,令我陶醉不已,欣喜若狂。坦率地说,这成绩的取得与我平日热爱阅读、注重加强知识积累是密不可分的。

中学毕业走向社会30多年来,我一直坚持边打工,边在文学、文化之路上艰难跋涉,孜孜以求。我先后作过代课教师、单位文秘、报刊杂志采编人员等职,工作之余,我从没放弃自己对理想的追求,更未放弃读书学习,严格意义上讲,我是从未放弃阅读自己喜爱的图书和报刊杂志。多年来,我自费购买了数以千计的图书,包括文学、历史、政经、地理、风俗人情、人物传记、纪实文学等。日常生活中,无论工作有多辛劳,我购书、读书的热情依旧不减当年。通过读书学习,使我深感自己知识的浅薄,并决心在学习之路上不断提升自我,力求在工作上精益求精。
2013年,我创办了西安文驰图书编采印务中心,专业从事图书策划、编辑、出版业务,事业做得风生水起。回顾自己所走过的人生之路,我深感:没有持之以恒地加强读书学习的精神,就没有我今天的一切!
读书、学习,将一直伴随着我在未来人生历程中不断前行!



作者简介:文驰,原名赵甲苗,西安市周至人。自学成才。擅长写作机关公文和各类应用文体。中篇纪实文学《麻生西的传奇人生》出版发行。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读高二时,在《当代青年》杂志发表处女作。90年代,一直以采写消息、通讯而闻名。经过多年的历练,时评、随笔、序文、人物传记、报告文学等文体成为主创方向。曾任《周至电商资讯》总编辑兼主编,《陕西宗教文化》(杂志)主编助理等职。业余从事新闻报道工作30年来,一向以目光敏锐、文笔犀利、敢于直言、针砭时弊而享誉圈内,系周至县图书馆爱心志愿者,毕生倾情致力于文化传播,现系西安文驰图书编采印务中心主编、图书策划师。要印书,找文驰,文驰圆您出书梦。商务咨询:131-1914-3095 竭诚服务客户,期待合作、共赢!


【诗韵楼观】
~~~~~~~~~
纵情笔墨 快乐自我
~~~~~~~~~
特邀顾问:王芃 张地君
文学顾问:魏龙 凡夫易谈
总编:诗韵楼观
主编:陈洁 张香荣
编审:吴建辉
编委:宛雪 秋芝韵 吕孔雀
美术编辑:吕义孝
刊头制作:宋育平
文宣:魏龙 存良
法律顾问:陈昌文
投稿加主编微信:139911360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