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好书照亮我们的生活
——在黑龙江省图书馆第28个
世界读书日朗诵会上的发言
赵国春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大家上午好!
龙江书院艺术朗诵团在第28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在这里举行朗诵会,非常有纪念意义。因为读书,既是个人的事,也是全社会的事。大家组织在一起读书朗诵,能够形成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也有了强大的磁场,使读书走进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世界读书日,让我谈谈读书的意义。其实,读书的意义不用我说,大家对此都会有深刻的认识。在此,我谈一点我的读书体会,与大家分享。
回首我走过的60多年,多数时间都是在与书打交道。具体说来,就是在读书、写书中度过的。
上小学的时候,犯愁没有书可读。读书,最初是为了完成学业,说白了就是为了生存,为了提高自己的修养和本事。
通过读书,我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找到了无限的乐趣,我在阅读中快乐地成长。我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遨游的时候,如同与高尚的人畅快地对话。通过读书,使我从一个懵懂的农场孩童,成为一个文博战线的“专家”。从一个连封家信都写不好的高中毕业生,成为今天活跃在北大荒文坛的作家。
我尝到了读书的甜头,我也感受到了读书给我带来的收获。或者说,不读书就没有我的今天。不读书,我也不会领略到书中的无限风光。
为了鞭策自己勤奋读书,我在36年前就把自己的书房命名为“勤奋斋”。为此,我还写过一篇《我的勤奋斋》的散文,发表在《人民日报·海外版》。

发现有读书的活动,我都积极踊跃报名参加。1996年12月,我因读书后创作成绩突出,被黑龙江省职工自学成才奖评审委员会授予全省自学成才奖。2007年5月,我写的书评《一部与读者亲切交流的好书》,荣获由中宣部、中国作家协会等部门主办的全国“我最喜爱的一本书”征文二等奖,发表在《文艺报》。
读书时间长了,就有了写书的愿望。于是,我就开始了在阅读中进行创作,在创作中带着问题阅读。从1991年在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第一本散文集《珍藏的记忆》至今,30年来我创作出版了24本书。无论我的工作发生什么变化,我都没有放下手中的笔。此时,我在饱尝创作过程艰辛的同时,也体会到了作品出版后的愉悦。我的最好老师,就是各种各样的书籍。最佳的学习途径,就是不停地阅读。
在此,请允许我用中国作家协会铁凝主席为北大荒作者的题词与大家共勉:让好书照亮我们的生活!
最后,我代表北大荒作家协会,祝各位团员朗诵快乐!祝省图书馆龙江书院文化艺术朗诵团朗诵会圆满成功!
(此文系作者在4月23日黑龙江省图书馆举办的“和你一起读中国”世界读书日朗诵会上的致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