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朵半枝莲
——读李紫陌散文集《半枝莲》
郭广阔
以前在报刊上、网络上经常读到李紫陌老师的散文,虽然与她人不是很熟悉,但因文识人,早就对她人和文章熟悉得如同邻家小妹手里拿着自己的绣花品,在那里垂目端详着,亲切而欣喜。
葵卯之春,她的散文集《半枝莲》出版,就着春风读美文,倍感春天的花香四溢、清新醉人。打开《半枝莲》这部散文集,我似乎看到了李紫陌文学生命的绽放和成长历程。文如其人,我突然感到,她就是一朵半枝莲。在她的内心深处,隐藏着一种顽强的内在力量,这种力量不断支撑着她,以独特的生命奋斗方式,痴心如狂地追寻着真和美,不断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正像她在散文中说的:……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人,也有闪光,也有灿烂;没有显赫的身世,没有科班培养的荣耀,甚至没有适合生存的土壤,有的只是坚韧和不堪的经历,不曾屈服的努力,奋力地挖掘争取难得的机会,只要给点土壤,给点阳光,给点雨水就会活出生命的璀璨,就如这半枝莲盛开时照样风华绝伦。作者以“半枝莲”自喻,就是向世人宣言,自己为阳光而生,阳光愈强烈,生命力愈旺盛,为生命开放……

为文即做人,读文即品人。李紫陌的散文创意来得真诚、自由。阅读的直觉告诉我,她一直是在真诚地用心写作。时至今日,几近达到挥酒自如的境地,也写出了真正让人爱读、耐读的文字。其散文比较侧重于妙发性灵,独抒女性情怀一类,文字清新,情感细腻,妙思顿悟,诗意自成;怨而不恨,哀而不伤,堪称美文。我在这里使用“灵性”一词来评价李紫陌的散文,是有文化渊源出处的。性灵说,源于古代诗以言志之论,性指本性,性情,本真;灵有灵机、灵巧之意,侧重于情感表达的技巧,后来又加入了天赋、契机、生趣等含义。自南朝刘勰、钟嵘之后很长时期内,性情、性灵、在文学批评中出现的时候,只是侧重点的不同,并不存在大的差别,都是在古典诗学性情论的语境中使用。我把这拿过来述评李紫陌散文,还是比较适当的。性灵追求创作个体的情感体验和生命本真,自然也就深入到了世俗、琐碎的社会生活,开始坦率地表达对世俗生活的热爱和精神性灵的追求,注重创作主体在精神上的独立不倚,强调灵感触发的创作冲动,以童心、幽默、风趣以及冲决传统伦理的信念,倡导清新、灵动、自由的文风。在李紫陌的笔下,一座山、一条河、一棵树、一片叶、一朵花都是灵动的,都吐露出浓浓人文情怀。比如,《身在蒙山中,何处不风景?》《江北水乡——沂蒙河东》《千顷棠林舞彩蝶,万亩荷塘飞白鹭》《五河湖畔闻天籁》这些散文,情景交融,百态纷呈,流动着诗画的灵致韵味。她把自己的情感寄托于美丽的自然之上,在自然山水中表现着她的命运感慨、现实感受和人生理想,体现对山水美景的热爱
近年,有文学理论专家提到,当代女性散文写作的两种趋向:一种趋向指的是对内心隐秘持续开掘的“内窥镜式”书写方式;另一种趋向则指的是来自边地或边疆视野的表达。无论哪一种趋向,这些作品都是和更广大的女性在一起,感同身受,以独具女性气质的方式言说我们的命运。为女、为妻、为母,是女性特有的印记,李紫陌也不例外。然而,生活里的李紫陌,将缤纷的人间烟火气息,亲情、爱情、友情、乡情,折射到她的文字里,则是为女孝顺、为妻贤淑、为母典范。《夕阳下的父亲》《母亲的嫁妆》《怀念姥姥》《孩子,我拿什么爱你》等系列亲情散文,作者在寻常的生活景象中,于细微之处着力表现生命中“情”的真诚可贵。在作者笔下,那些铭心刻骨的亲情,温馨感人的友情,不绝如缕的乡情,让人感动。
社会生活是世俗的,在人们世俗的认知世界里,对一个女人的人生成功和幸福与否,也是有一个世俗的判定标准的,那就是或者她们自己事业有成,或者好命嫁得“金龟婿”,锦衣玉食,风风光光。其实,就如世界是五彩斑斓的一样,女性的人生也应该是多姿多彩的。一个女子,少女时代布衣棉裙能在山花烂漫的春天原野奔跑,青年时光才华横溢能评说天地山川草木虫鱼激情澎湃,中年相夫教子事业有成且能立德立言雍容华贵,可谓人生之大幸焉。李紫陌就幸运地拥有了这种美女人生,虽然这其中经历过下岗的苦痛、求职的艰辛、人生的失意,甚至与死神擦肩而过,但她内心始终不变的是坚忍不拔的追求,在几十年的创作生涯中,她选择了散文作为生命开放进入心灵的一种最佳方式,把文学当做生命中灿烂开放、默默展示的一种形式。从广义上讲,她的人生历程和文学创作早已合为一体,皆为生命而开放。
一本书作者写了一千,读者的想象发挥出了一万,那才叫好书。这也是我从李紫陌老师的散文集《半枝莲》里感悟到的。没有烟火,不成生活,读懂了烟火,也就读懂了生活。其实,谁的烟火里没有向往,谁的烟火里没有真情。指缝太宽,时光太瘦,一辈子原来真的很短。蓦然回首,惊觉岁月忽已晚。光阴流转,也许物是人非,但是时间会记得,作品也会记得。
作者简介

郭广阔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临沂市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临沂市文学院副院长,临沂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会长,临沂市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创作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临沂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民艺学术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河东区作家协会主席,临沂《汤头温泉旅游》执行主编。他长期在宣传系统工作,积累了大量的文史资料和红色文化资料,工作之余潜心创作,在各类报刊发表文学、文史稿件百余万字,主编(副主编)《美德河东》、《二十辉煌铸春秋》、《凤凰乡音》、《凤凰乡韵》、《凤凰乡情》、《汤头温泉节》六部,个人原创纪实长篇小说《陈毅在沂蒙》、报告文学《生命之歌》、文化纪事《河东汤泉》、地方文化概览《化民成俗》、文史报告文学《沂沭烽火》等五部。
京都书画艺术网
山东书画周刊
编审/徐学胜 主编/王树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