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滨,流淌的母亲河。
30里南滨路,风景如画。伴随大美重庆“两江四岸”提档升级打造,在你一望无际,高高的护墙上,美术大师们用精湛的画笔,把流淌的母亲河——万里长江,跃然在你宽阔的臂膀上,同你雅俗共赏。
接连几天最高气温升至35℃,虽是晚春,犹如盛夏,晚春的那场暴雨,浇灭了闷热的天气。
趁阴好天气,同姐妹们漫步来到南滨路坎脚的江滩公园,被南滨路护墙上那幅,气吞山河的《长江生态人文画卷》,深深震撼。
加快脚步,来到南滨路端头护墙旁,放眼望去,那顷5米高360米长的《长江生态人文画卷》,气势磅礴好壮观。
那幅跃然护墙端头,粉黄色暗花的“长江生态人文画卷”,8个刚劲有力的大字,透视出身后那顷波澜壮阔的母亲河,犹如万顷热血,汹涌澎湃。
伴随大美重庆“两江四岸”的提档升级打造,30里南滨大道变美景。
昔日长江沿岸杂草丛生,芭茅、芦苇成片,偶有烟雾缭绕的民间小厂,炊烟袅袅的吊脚民房,早已被坚不可摧的防洪长堤、宽敞明亮的南滨大道、高楼林立、典雅豪华、美丽壮观的美食街替代;昔日菜园坝到铜元局、黄桷渡到南纪门、海棠溪到㑁寄门、弹子石到朝天门的过江轮渡,被菜园坝、石板坡、东水门、朝天门长江大桥取代。
真可谓:重庆直辖变化大,高楼大厦入云天;公铁大桥盖满江,两江四岸变美景;滨江大道一条条,立体交通连成网。
越过鹅公岩大桥,南滨路邻近巴滨路接壤处,南岸区住建委同四川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的师生们,用精湛的画笔,历时一年多时间,在一望无际的南滨路护墙上,将奔腾不息的母亲河——万里长江,绘声绘色浓缩在高高的护墙上,游人来此,既能饱览江滩上远古传说的“雅巴洞”石刻群雕、江岸美景,又能雅赏南滨路护墙上浩瀚奔流的《长江生态人文画卷》。
长江,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的沱沱河,从西向东穿越雪原、草地、群山险峡,淌过千里平川,流入东海,跋涉6388公里,滋养着无数生灵,润泽着千万城镇,播云布雨,亦真亦幻,呼啸而来,奔腾而去,云蒸霞蔚,万里锦绣江山,浪花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万里奔腾的长江,从源头巅峰雪原青藏一泄而下,奔云贵、切巴蜀、冲荆湘、消赣皖、肆吴越、出沪上,其高山峻岭在翻卷的云雾中逶迤腾挪,沿途收纳的巨川盘旋滚滚而下,一淌淌银湖靓海烟波浩渺,一处处名胜古迹缭绕着历史的烟云,一簇簇古村透露出遗存的灵光。
师生们运用中西结合,国画形式构图,写实油画技法,强调社会性,区别于宋代或明清大师画的《长江万里图》有之不同,不仅在构图技巧上,而且在思维、精神上,体现出当今绿色、生态、健康、和谐的新长江,体现了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的结合:
绵延的山川、浩淼的江河、别致的景观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呈现出“景随步移”,“可行、可望、可居、可游”的艺术效果。主线既连续,又时而断续和隐藏的技巧,沿途的景观和城市,犹如串在线上的金珠,在藏和掩之间,时而凸显“金珠”,时而凸显长江。
川美“江岸治理景观提升”项目工作室以长江为主题,分为七个生态文化区:自然神秘的青藏,七彩霓虹的云贵,诡异强悍的巴蜀,精细顽勇的荆湘,睿智通达的赣皖,细巧精致的吴越,五光十色的沪上。
其中川渝境内是长江最为险要、风景最为奇绝的部分,也是大师们创作的重点,主线分为“名山名峰、名江名湖、名胜名迹、名城名镇”四大板块,把长江生态人文画卷展现得淋漓尽致。
为打造这幅享誉中外的长江画卷,川美专门成立“江岸治理景观提升”项目工作室《长江生态人文画卷》创作组,由3名美院导师,15名项目工作室学生,19名项目学生,17名校外专家组成,大师们起早贪黑,为创作完成这幅举世闻名的《长江生态人文画卷》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长江生态人文画卷》的诞生,成为南滨路又一道靓丽的风景,创作完成一年多来,前来观光赏景的中外游客络绎不绝。
长江,你是母亲的摇篮,万里长江水流长,长江两岸好风光,麦浪滚滚,稻花飘香,你是我们的母亲河,把我们养育成长;你从唐古拉山走来,涌入东海,把东方明珠点亮。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千百万年来,你创造了中华民族的祖先,孕育了一代代中华儿女,吮吸你的乳汁,让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今天的强起来,综合国力名列世界之二的泱泱大国。
晚春时节万花谢,360米《长江生态人文画卷》走廊坎脚的那片美人梅虽然凋谢,焕发出一片翠绿葱茏的景色;正在绽放的烟花草花、红蓼花、江岸长势茂盛的芦苇竹,伴随屹立在护墙上的《长江生态人文画卷》吐露出迷人的芳香,观光赏景来打卡,长江生态好风光。
长江,我为你骄傲,我为你自豪,我为你歌唱,歌唱那首美丽动听的《在那南滨路的夜晚》:
晚风从江面徐徐吹来
轻柔的抚摸我的脸
那年南滨路上的相遇
你在我心里留下永远
无论时光过去了多少年
从未抹去我的眷恋
望着江岸多彩的夜景
好想你回到我的身边
……
南滨,流淌的母亲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