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融媒讯:4月22日,河南省“墨子杯”风筝公开赛暨鲁山县第七届风筝文化节在鲁山县城冶铁公园开幕,来自省内20支队伍参赛。河南省体育总会秘书处王磊,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冯亚珂,河南省风筝协会主席温淑娜,平顶山市教育体育局四级调研员刘子东,鲁山县政协主席杨聚强,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贾源培,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许杰,县重点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谷红涛,中国墨子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鲁山县关工委执行主任邢春瑜等参加开幕式。

贾源培在致辞中说,艺术属于人民,服务于人民。我们举办风筝文化节,就是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全方位展现民间艺术风采,传播民俗文化精华,推动墨子故里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并以此为纽带,联结四海之谊,打开开放之窗,扬起发展之帆,演绎鲁山之美,不断推动鲁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冯亚珂在讲话中说,《韩非子·外储说》记载“墨翟居鲁山,斫(zhuó)木为鹞,三年而成”,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风筝起源。在中国墨子文化之乡——河南鲁山举办“墨子杯”风筝公开赛和风筝文化节,旨在弘扬墨子博学多才、巧夺天工的工匠精神,传承飞天奔月梦想的摇篮——风筝文化,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和影响力。

风筝节开幕式由鲁山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许杰主持;河南省风筝协会主席温淑娜宣读中国风筝协会为本届大赛发来的贺信;河南省体育总会秘书处王磊宣布大赛开幕!
据了解,本次活动由河南省体育总会、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平顶山市教育体育局、中共鲁山县委、鲁山县人民政府主办,河南省风筝协会、中共鲁山县委宣传部、中国墨子文化研究中心承办,鲁山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鲁山县教育体育局、平顶山市老年人体育协会、平顶山市老体协风筝委员会、鲁山县老年人体育协会、河南闻名科技服务有限公司、鲁山县民间文艺家协会、鲁山县摄影家协会协办。
比赛活动分为传统风筝赛和运动风筝赛。传统风筝赛包括龙类风筝、翅类风筝、板类风筝、串类风筝、软体风筝、软体造型风筝、盘鹰类风筝。运动风筝赛有双线运动风筝团体芭蕾赛和四线运动风筝团体芭蕾赛。当天还进行了特色风筝表演。

鲁山县地处河南省中西部,伏牛山东麓,县域面积2432平方公里,辖25个乡(镇、办事处),555个行政村,人口102万,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是一个集深山区、水库淹没区和革命老区于一体的秦巴山连片特困地区重点县。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地质公园,是中国牛郎织女文化之乡、中国墨子文化之乡、中国温泉文化之乡,中国长寿之乡,中国屈原文化传承基地。
鲁山历史文化悠久,人文底蕴深厚。古称鲁阳,自汉置县有2000多年历史,是世界刘姓发源地,汉子鼻祖仓颉、春秋战国思想家墨子、唐代文学家元结、宋代抗金名将牛皋、现代诗人徐玉诺的故乡。

风筝,原名;木鸢,《韩非子·外储说》记载“墨翟居鲁山,斫(zhuó)木为鹞,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这是风筝的起源。墨子是墨家学派创始人,出生在春秋战国之际的鲁阳。鲁山县是墨子故里,民间每年三月三都有制作和放风筝的习俗。在墨子诞辰日(农历九月初八)举办各种纪念活动,为了更好地弘扬墨子博学多才,擅长工巧的工匠精神,传承登月飞天梦想实现的摇篮--风筝文化,特举办河南省风筝公开赛暨鲁山县第七届风筝文化节。
河南省“墨子杯”风筝公开赛暨鲁山县第七届风筝文化节的举办,将进一步传承弘扬墨子文化,推进文旅融合发展,进一步提振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提升鲁山的整体形象,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使古老文明的鲁山县在建设生态文化美丽富强新鲁山的征程上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马进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