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烧烤带给我们的反思
文/甄春延
近日,凭着“烤炉+小饼+蘸料”的烧烤灵魂“三件套”,淄博烧烤在社交媒体上突然爆火,特别是在周末,各大平台上出现了“大学生组团到淄博撸串”、“坐高铁去淄博撸串”等相关话题,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热议。
网上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段子:“山东的大学生,一部分在泰安爬泰山,一部分去济南看趵突泉,一部分到青岛蹦迪,还有一大半去淄博吃烧烤。”据淄博当地媒体报道,近期淄博火车站一日到发5万人次左右,创下近三年来最高纪录,而其中大部分人都是前来品尝淄博烧烤的游客。
前几天一个短视频说的是江苏一位美女网上发声:“我买了火车票,预定了宾馆,文旅局长能否给找个“美男”陪同?”结果文旅局长真的就给这个美女找了两个大个子小伙陪同吃烧烤。
当你看到美女手捧鲜花接受大家的欢迎时,当你看到有人过生日,全场食客为其唱生日歌时,当你看到几乎个个烧烤店门前都排大队等候时的场景,你作为看客,你都为之感动和震撼。
一个烧烤现象能够引起这么大的反响,着实令人震惊。不过当你了解了当地政府为之所做的工作和付出,你就会理解这种现象。
据当地媒体报道,自3月8日起,包括牧羊村、小寒羊、犇羴鱻、旺旺大串烧烤、鲜羊村在内的抖音网红烧烤店轮番接受食品安全质量检查。截至目前,仅是淄博市辖区张店区就已自发成立多个行业自律联盟,成员商户达百余家。“自家的饭碗自家要端牢,不能把招牌砸了。”前述报道说。与此同时,当地政府也通过行动,进一步擦亮“淄博烧烤”这张新名片。
3月10日,淄博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坦言要抓住此次淄博烧烤“火爆出圈”契机,成立淄博市烧烤协会,发布淄博烧烤地图。此外,为了展示淄博烧烤文化,淄博拟于五一前后举办“淄博烧烤节”,并拟定3月至11月为“淄博烧烤季”。为了方便外地大学生坐高铁来撸串,淄博除了对途经烧烤店的常规线路进行重新摸排,主城区42条常规公交线路覆盖33家烧烤店,还专门新增了21条定制烧烤公交专线。
随之,“淄博烧烤公交线路”“淄博将要举办烧烤节”等话题陆续发酵,将淄博的热度推向另一个高度。不同于其他美食,烧烤本身自带街头文化和社交属性。随着其知名度的提高,淄博的旅游热度也随之上升。淄博宣布开始实施景区门票减免优惠政策,3月31日前,淄博全市国有A级旅游景区免首道门票,在全市34家A级景区推出“免费开放日”等活动。
淄博还将烧烤流量延伸到人才招引领域,想让“流量”变“留量”,提出全市38处青年驿站为符合条件的来淄求职、就业的青年学生提供每年3次、每次2晚的免费入住,来淄实习、游玩、访友的青年学生可享受每年4次、每次5天的半价入住。
某专家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美食是最受大众喜欢的一种“在地文化”,淄博烧烤文化独特,将山东卷大饼、围炉煮茶和撸串三者巧妙地结合起来,有着很强烈的仪式感和场景感。不同于其他地方的“撸串”,淄博烧烤是为数不多保留独立小炉纯炭有烟烧烤的城市之一。笔者认为,在城市里面有烟烧烤是恐怕在当今多数城市中是不被许可的。这在一定程度上让我们不禁对多数地方政府的做法产生质疑?就在几天前,报道称哈尔滨城管局还要求在全市范围内严厉打击室外烧烤的行为。
长春市一直就不允许室外烧烤。针对这些,笔者想到了很多。疫情三年,人们已经被禁锢了多长时间了?经济一直不景气,老百姓的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如何让经济重振,让老百姓生活恢复正常,让我们的城市恢复烟火气是我们的政府应该认真思考的。限制室外烧烤无非就是城市环保需要,可是笔者想问,是环保重要,还是老百姓的生存重要。
我忽然想起崔英杰案件,这是自有城管后第一例小贩刺杀城管案。有人称,崔英杰案件是社会弱势群体生存权,与城管执法合法性、合理性之间博弈的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法律专家认为:崔英杰案件和许多刺杀城管的案件一样,恰恰反映出了激烈的社会矛盾。为什么老百姓都认为不应被判死刑,尽管他们杀了人?为什么老百姓都同情案件的被告人?问题没有真正得到解决之前,这样的事情以后也必定还有,因为背后的矛盾根源没解决。
就在十几天前,有一幅照片引起舆论哗然,3名城管抓住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将其手扭在身后,我不知道城管是怎么想的?如果这是其中一位城管的奶奶,他会怎么想?说到底,我认为还是我们的政策有问题!城管体制存在问题!
看似烧烤问题,实际上是关系到老百姓的生存权问题。
过去有人说:投资不过山海关,说的是东北的营商环境存在问题,我还不太理解。通过淄博烧烤现象,我觉得是我们的政府服务的理念存在问题。当你看到小贩被城管追的四处乱跑的情形时,当你看到为了“国检”,整条街道静悄悄的时候,当你看到城管疾言厉色的训斥商贩时,也许你就会找出答案来。记得前些年,总理多次强调重视“地摊经济”,现在看,我们做到了多少?
淄博的烟火气能不能让我们的城市管理者,让我们的政府改变一下管理方式,明确政府就是服务的理念,这些真值得我们反思一下。
写于2023年4月22日淄博烧烤带给我们的反思
作者:甄春延
作者简介:甄春延 (笔名春城旧友)、男、现年65岁
岁、“春城资讯”义务编辑、吉林省直机关退休干部、
本人一生始终酷爱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