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木秉凤散文诗选 787
川泽林麓美,徐徐神秘风

碧莲田田浓
瑶台赋真情
寒窗十年苦
只为弘道行

川泽一抹红
霞燃半星空
香径林麓美
徐徐神秘风

未识天涯路
求索海角行
看似江湖远
沧桑尽心中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沈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中华民族历来讲究风水之用,然而风水宝地之求,曾被百年国人视为迷信之谈,其实宇宙本是一团太极气场,日月星辰之光,天地氤氲之气,散则为风,凝则为水,而聚散随时、疏密有度、阴阳合和、风生水起之地,就是宇宙自然所馈众生的风水宝地!
从北京至南京,故垒萧萧,山枕江流,淮月依旧,几度夕阳,说不完六朝旧事,道不尽幽州沧桑。风水,虽然很多人将此打入迷信概念。其实,自然界藏风纳气,孤阳不生,孤阴不长,万物生于阴阳合和,风水只不过是大自然的气场聚合而已,而“金木水火土”五行之说,木风为动,风水流转,万物之生发壮老皆不出阴阳五行之律。
百川归海,人谦纳福。《易》之谦彖曰:“谦,亨。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终也。”其义理言:谦谦君子,自然感天动地,骄慢狂人,必定鬼害神敕。《尚书.大禹谟》曰:“满招损,谦受益。” 人不可逆天道而事,而应顺自然而为。风水宝地不在云峰之巅,不在九泉之深,而在阴阳交汇万物生发之地!人居其地,家丁兴旺,商落其地,财茂兴隆,都建其地,国运久长。曾经沧海,今变桑田,五岳九洲,洞天福地,人间所言风水,就是自然气场的虚实相生而已,真正风水在你我心中,这叫“同气相应”,古人通过“修心养性”而达到“齐家治国”之目的,自有其天地道理贯彻其中。
《道德经》言:“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天道,就是阴阳互动、穷通变久之道,事物发展到了极点,需要谦逊以收,厚德以载,否则,就要走向事物性质的反面。反之,事物坏到极点,只须顺道进取,积功累德,万事则渐走渐好,唯天地之道、唯人伦之德可以恒久。故尔,事业若想基业长青,唯以道行之,唯以德保之。富无百年,穷无十世,人生既需要儒家的积极入世自强不息,也需道家的无为出世厚德载物。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大千世界,看似纷繁复杂毫无秩序,其实大到日月星辰,小到花开叶落,各种现象的变化运动,都有个共性的基本规律,就是循环往复,周流不止且物极必反。犹如生命回转,天地轮回,四季更替,阴阳递推,日中则昃,月盈则食,水满则溢,家盛则衰。所以,中国古代智慧之人,留于子孙无形之德而非有形之物,他们将有形财产散尽,化做无形的功德、阴德、福德,以庇惠后人。从有形之财到无形之德的潜流变化,这就是人间财富在时空中的循环往复,富不过三,穷不过五;德者舍也,德者得也,先舍后得,智慧悟达之人,留德于后,家风贤达,犹如孔孟之嗣,故能惠及百世子孙。
茫茫堪舆 ,德者居之。风水从何而来?自然界中,有无相生、德财相承的运动现象警示我们,万事万物的发展,具有否定之否定再到肯定之肯定的周期性规律。宇宙风水对于万物永恒公平,这就是风水轮流转!但能不能利用风水来改变家业命运,就靠自己了!因为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所谓惠顾某国某族某家某人,仅仅是风水轮流转中,一表面截屏而已,内理其实深奥难觅。易有太极,以生两仪,阴阳相搏而万物生焉,万物形尽寿毕,又化无形重归太极,待阴阳合和随缘复出。因此万物都含有阴阳对立的双方,都含有肯定或否定两种因素,从而决定了事物发展的收与扩的两种趋势:或肯定自身,继续量的发展,或否定自身,向对立面转化。这是由量的积累而引起的质变的否定,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发展周期。这种规律性的东西,每天都在我们身边发生,只是凡客忙于生计、尘情,故而常见不知其理。日出日落之规律,我们能够察觉,而世事沉沉浮浮,几人又能精益求精中探究入微呢?寒极花吐,春尽芳无,花开花落,春耕秋实的道理,不也如之乎?
自然万象,风水向何方流去呢?水往低处流!这就是天道“祸盈福谦”的原因。我们用道眼法睛正确观察事物的变化,“物极必反,晦极生明”。对于矛盾双方在运动中相互转化的规律,我们应当有清醒的认识和精准的预测,当在一定条件下,矛盾的某一方面占统治地位或起决定作用时,事物就呈现出由它所决定而具有的性质,但这种运动是不会停止的,其中蕴含着弱小的对立一方,会不断经过量的积累,最终又夺回统治地位,使事物性质发生变化,让事物走向反面。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大家明了此理,人在困境之时,要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看到黑暗便思黎明曦光的到来,和日丽天下的景象。同样人在事业巅峰之时,要与社会有福共享,以物化德,这样当我们再次跌入低谷之后,社会才会有人和我们有难同当,这是自然规律,也是社会规律,也是历史规律,天地之律就是风水之则,风水之依。“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衣冠来往、车马喧阗的富贵云烟散尽,并随人事盛衰,东逝与狂澜,六朝荣枯兴替只有梁燕曾识乎?

祝贺:三木秉凤(周凤森)先生的红色小说出版!!!

“三木秉凤杯”第十八届大型征文启事!!!

第十八届“三木秉凤”杯网络征文再次开启新程,我们依然期待着天下正能正见正义的文化作品百川归海,我们期待着才子佳人再显风采,共同扛起用文化作品为t中华民族文化建设增砖添瓦的历史责任!为了使本次活动达到理想效果,我们征文内容做出部分调整,现将征文事宜公告如下:
一、征文种类:
现代诗歌、古诗词、散文,小说共四类。
二、征文要求 :
1. 现代诗歌类限投3首,没有字行限制。
2. 古体诗词类作品限投3首。
3. 散文、书评、随笔、杂文等散文类作品各限投1篇,字数限定在1500—3000字以内。
4. 小说类作品,包括即微短小说,也包括中长篇小说的某一章节或选段,但字数限定在1500—3000字以内。
5. 戏剧作品征文标准参考小说作品。
6. 参赛作品必须原创首发,同届征文中作者向多个诗文类种投稿,只限领奖一次。
三、投递要求:
1. 来稿请发裸文,并注明“三木秉凤杯第十八届征文”字样,无标注者将视作普通来稿不予参评。
2. 附作者简介及照片一张,并将作者真实联系方式主动告与征文主编,以备联系,暂无证书及奖杯。
3.评奖结果公布只按投稿时微信网名,敬请作者不要轻易修改自己的网名。
4.一经投稿,不管是否获奖,除政治原因外,不得以任何理由要求主编删除。
四、征文时间:
5. 本届征文计划2023年1月1日起至 2023年5月底截稿。
五、征文与评审流程:
1. 主办单位组织成立征文及评审委员会,负责征文与评审。
2. 初选入围作品要求:
(1)文质优秀,思想健康,正能正量,坚决杜绝三俗文化作品入选。
(2)阅读量300以上者可入围三等奖以上等级,阅读量500以上即可入围二等奖、一等奖,特等奖范围。
(3)文章评审以文章质量为主,同时参照文章点击量量、尾评、打赏、阅读反馈等各种综合因素作出评定。
(4)征文的目的是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社会正能正义正道正见之文化作品,坚决拒绝三俗文化作品以及国内外各种负能文化作品列入候选。
(5)涉嫌购买阅读量点击量者,欢迎群众举报,我们一经发现,立即取消参赛资格!且永远不得参与本平台的赛事!
(6)特等奖由评审委员会以投票形式,从各位主编推荐出点击量高,且质量好的文章中优中选优。征文评审结果将在网络中公示七天!公示内容包括获奖作品序号、作品名称、作者笔名三个部分。
(7)为了鼓励广大作者书写出优秀文化作品,弘道承德,我们特别设立了优秀奖、鼓励奖各二百名,从阅读量未满三百但已满一百的优秀文化作品中择优挑选。
六、奖项设置:
特等奖1名:奖金5000元。
一等奖5名:奖金600元。
二等奖30名:奖金200元。
三等奖200名:奖金50元。
优秀奖200名:奖金20元。
鼓励奖200名:奖金10元。

投稿主编:希望之梦
微信:yangrrong123
邮箱:1628586637@qq.com

【世界大同文化传媒】由三木秉凤先生建,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
在中央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为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民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三木秉凤团队于2017年 2月正式创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网络文化队伍。该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以文化自信促文化复兴,以文化复兴促文化繁荣,以文化繁荣促文化大同,以文化大同促世界大同。
三木秉凤老师带着一支草根文人组成的编辑团队在征文领域走过了六年,在这充满传奇色彩的17届征文中,每个获奖者的奖金都来自他个人倾囊相授,而他又是为了什么?为了中华文化的复兴与繁荣,这是中国文人践行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的真实写照。在利益至上物欲横流的的世界大背景下,在道德滑坡与诚信迨丧的今天,三木秉凤老师能带领一支网络文化团队,无畏艰险,逆袭而上,只为文化发声,只为文化复兴,只为文化昌盛,同时又让更多的征文者,能在中华5000年的文明沃土与文脉传承中,感受作为炎黄子孙的骄傲与伟岸,以身作则去弘扬正能正量,传播优秀文化,启迪宇宙智慧,这就是大爱无疆的中华文人典型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