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千 字 文》浅释
之 六
作者:席建军
自 序
《千字文》乃我国南北朝时期,梁代文学侍从周兴嗣所编撰之启蒙读物。据说梁武帝命人从书圣王羲之书法中选出千字,周兴嗣一夜之间将其编缀成文,惊现一篇四字体韵文,包罗天文历法、地理物产、历史典籍、礼仪修养。流传千载,影响八方。

此文彰显华夏文字之博大精深,更激发无数后生苦练汉语。余于偶然之间萌生斗胆注释《千字文》之念,缘于在初读之时,“拦路虎”(生僻字)竟成群结队,不解之处更多乎其多,这令我这个教育工作者甚感汗颜。遂逐字逐句查阅典籍,难懂之处多方请教,所获心得随笔记之,竟亦聚沙成塔。其间得到翟彦申、高安、陈敏昭、赵进卿、赵峰等诸多领导挚友们鼎力支持,在此不再一一列举,一并深表感谢。
但,心中仍惴惴不安,深恐一己谬误偏见误传、误导各位学者。若遇需纠偏之处,贵请诸位不吝赐教,定为之多加完善。
本《释评》依据蓝本《四体千字文》。其正文采用繁体汉字,与君同领略汉字之会意绝美,共感悟文义浩瀚深邃。美哉,伟哉。

堅持雅操 好爵自縻
都邑華夏 東西二京
背邙面洛 浮渭據涇
宮殿盤鬱 樓觀飛驚
圖寫禽獸 畫彩仙靈
丙舍傍啟 甲帳對楹
肆筵設席 鼓瑟吹笙
陞階納陛 弁轉疑星
右通廣內 左達承明
既集墳典 亦聚群英

五十一、坚持雅操 好爵自縻
【注释】雅操:高雅的操守,高尚的追求,即:“仁义礼智信”五常之德,及父子、兄弟、夫妇、君臣、朋友五伦之道。能“持五常之德、行五伦之道”,才真称为“坚持雅操”。“好爵自縻”一句,出自《易经》,经云:“我有好爵,吾与尔縻之”。好(hǎo):使人满意的。爵:爵位,爵号,亦指官职。“好爵”即指代高官厚禄、好运气、好机会。縻(mí):牵系(jì),本义为拴牛的绳子,引申为到来,并被牢固地拴住。
【释义】一个人只要能够长期坚守内在高尚的道德操守,官职爵位就会自然系临其身,好运自然会来到,哪里用得着向外求索呢?
【评点】自“性静情逸”至“好爵自縻”六句,是讲个人在道德修养方面的方法与目的。进行道德修养的方法主要是“养心”,心正方能行端。强调性静情逸,保持人的天性,弃恶扬善,切勿外求,莫追名逐利。


五十二、都邑华夏 东西二京
【注释】都邑:都城,京城。华夏:中国的古称,“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尚书》。华夏是古代汉族的自称,亦作“诸夏”。“华”意为“荣”, “夏”意为“中国之人”。“中国”是中原之意思。二京:指西京长安与东京洛阳。京:京城,古代帝王治国理政与居住场所。
【释义】华夏的京都,东京洛阳和西京长安。
【评点】黄河流域作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是中国政治文化经济的核心地带,孕育出两大政治中心——长安和洛阳。其一东一西,辐射整个华夏大地,不断凝聚着民族向心力。


五十三、背邙面洛 浮渭据泾
【注释】背:背部对着。邙:指北邙,山名,在河南省西部,东西走向。西起三门峡市,东止伊洛河岸,东段称北邙山,多古代帝王陵。面:向着,面临。洛:指洛河,水名,黄河下游南岸的大支流,在河南省西部。西起陕西省华山南麓,在偃师市境内纳伊河之后称伊洛河,至巩县洛口以北入黄河。
“浮渭据泾”是指长安城西傍渭水,东依泾水。浮:漂在液体的表面。渭:指渭河。黄河最大的支流,在陕西省中部,源出甘肃省渭源县鸟鼠山,东流横贯陕西省渭河平原,在潼关县入黄河。据:凭依,依靠。泾:指泾河,渭河的支流,于陕西省中部。源出宁夏南部的六盘山东麓,东南流入甘肃省至陕西高陵县境入渭河。
【释义】东京洛阳背靠北邙山,南临洛河;西京长安西临渭河,东靠泾河,被渭河泾河所滋养。
【评点】以上四句介绍东西二京依山傍水,地理位置犹胜。言简意赅,由此可知周兴嗣老夫子地理知识之丰富、文字功底之深厚。

五十四、宫殿盘郁 楼观飞惊
【注释】宫:指帝王所居高大华丽之室。殿:帝王受朝理政之堂,亦指供奉神佛之堂。盘郁:曲折幽深,形容建筑规模宏大。楼:两层或两层以上的房。观(guàn):古代宫门前的双阙,亦指楼台,亦指道教的庙宇。楼观:泛指皇宫中的建筑物。飞惊:飞,指宫殿楼阁的飞檐向上翘起;惊,是指建筑物屋脊上的各种飞禽走兽等陶制或瓷制的装饰吉祥物。
【释义】东、西二京的宫殿建筑规模宏伟壮观;诸建筑物结构甚为精巧,其顶部各种装饰瑞兽栩栩如生,精美传神。
【评点】这是介绍我国古代高超绝伦的宫殿建筑艺术,反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无上智慧。

五十五、图写禽兽 画彩仙灵
【注释】图写:描绘,描画。禽兽:指祥禽瑞兽。画彩:用颜料彩绘而成的图案。仙灵:神仙和神灵之总称。
【释义】宫殿的墙壁与梁柱上描绘着祥禽瑞兽,栩栩如生;四处刻画着神仙的生活与故事,企盼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评点】颂扬我国古代人民高超的绘画艺术,质朴的信仰图腾。

五十六、丙舍傍启 甲帐对楹
【注释】丙舍:古代王宫旁边的别室、配殿。其门户朝东西方向开启,故称傍启。傍是旁的通假,傍启即旁启。甲帐:是汉武帝所建造的帐幕。因帐幕多,故用甲、乙次之。以珍宝镶嵌为甲帐。对(對):本意是双手封土或把握东西,字之左边是业版,上朝时大臣所用记事之物。如今仍有成双、两两相对之意。楹是堂屋前滚圆粗壮的柱子,有满圆之意;亦指计算房屋的单位,一列为一楹。此处指宫殿中的第一排圆柱。(楹柱上通常悬挂木刻对联,称为楹联)。
【释义】描述皇宫里正殿两侧的配殿从东西两侧开启。甲等的豪华帐幔,与成双成对的楹柱。
【评点】自“宫殿盘郁”至“甲帐对楹”,描绘东、西二京建筑规模宏大,殿之内外精妙细节,反映我国古代技艺高超、天人合一的建筑艺术成就。

五十七、肆筵设席 鼓瑟吹笙
【注释】这两句皆出自《诗经》:《诗•大雅•行苇》中有“肆筵设席,授几有缉御”之诗句;《诗•小雅•鹿鸣》中有“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之诗句。
肆:陈设。筵yán:筵席。指筵饮时陈设的座位,泛指酒席。设:筹备,陈列。鼓:敲,弹奏,使乐器发出声音。瑟:古代的弦乐器,形如琴,无徽位,通常有二十五弦,每弦有一柱,按五音阶定弦。由低至高,弦之粗细不同。古代瑟常与琴笙合奏。笙:管乐器,用若干根装有簧的竹管与一根吹气管装在一个锅形的座子上所制成。
【释义】以《诗经》诗句来描述宫廷里设宴席款待文武百官之情景。宴会中乐师鼓瑟吹笙奏乐助兴,歌舞升平,场面热闹非常。
【评点】描写皇宫里的王公大臣们物质生活豪华与文化生活丰富。

五十八、升阶纳陛 弁转疑星
【注释】升:由低向高移动。阶:阶梯,台阶。纳:使进入。陛:帝王宫殿中的台阶称为陛。“弁转疑星”这句出自《诗经•卫风•淇奥》,诗中云:“瞻彼淇奥,绿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弁(biàn):是古代的官帽,有爵弁和皮弁之分。皮弁是文武百官戴的皮帽,缀有一行行闪闪发亮的小玉石,光映下其烁如星。转:旋转,移动。疑星:好象天空中的星星一样众多。
【释义】众多文武官员沿着通往皇宫的台阶拾级而上,进朝见天子,站在陛阶之下向天子奏事。百官帽子上的玉石闪闪发光,就如天上星星众多,明亮。
【评点】描述众多文武官员朝见皇帝,共商国是,其宏大向荣场面。

五十九、右通广内 左达承明
【注释】通:连接。“广”,本读 yǎn ,甲骨文与金文的写法象屋墙屋顶。内:指皇宫或帝王所居之处,叫做大内。此处指广内殿。达:通向,通往。承明:宫殿名,承明殿,供大臣们休息之所。
【释义】大殿的右侧是通往皇宫藏书的广内殿;左侧是通向供大臣们休息的承明殿。
【评点】指明广内殿与承明殿在皇宫里的具体方位。

六十、既集坟典 亦聚群英
【注释】"既集坟典"说的是广内殿,"亦聚群英"指的是承明殿。
既:已经。集:收集,收藏。《坟典》:是《三坟五典》之简称,传说中我国最为古老的典籍。“三皇”伏羲、神农、黄帝的著作是讲大道,称之为《三坟》。“五帝”少昊、颛顼、高辛、唐尧、虞舜的著作是讲常道,称之为《五典》。聚:聚集。群英:指众多的文武英才。
【释义】皇宫的广内殿里珍藏着《三坟》《五典》等上古时期传世典籍;承明殿里聚集着文武百官,群英荟萃。
【评点】历史上圣明的帝王皆注重文治武功。发展繁荣文化,珍藏典籍,注重培养任用各类英才。
(待续)
作者简介:席建军,男,河南省洛阳市洛宁人。1969年入伍,1974年复员。1976年起,从事教育工作,教书育人,孜孜不倦,奉献终身,现已退休。平日欢喜读史阅经,兴起偶写小文。
朗诵:杨庸,男,1976年生,江苏省常州溧阳人,喜爱文学,朗诵,热心慈善公益,江苏汖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惠众便民大篷车】发起人,长寿乡联盟企业委员会副会长,美音溧阳阅读会 秘书长。
十年专注于秋葵的种植与开发,被称为中国秋葵第一哥。秋葵农业结合文旅康养,通过丰富的体验,带给大家健康美丽平安 。
🍀🍀🍀🍀🍀🍀🍀🍀🍀🍀🍀🍀🍀🍀
纸刊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bailu6698@163.com
纸刊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