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老北京来说,喝豆汁儿算不上时尚,应该是一个习惯,一种时时挂念的享受。检测一个人是不是北京城里的“原始部落”,要掂量掂量他对豆汁儿是否赞不绝口。懒得看这绿不叽儿的汤水儿;懒得闻这似酸似馊的邪性味儿;更不敢悠闲自得地慢慢享用,不可能是正宗的皇城根儿底下的人儿。
豆汁儿是什么?豆汁儿是北京“可乐”;豆汁儿是京城“酸奶”;豆汁儿是北京爷们儿无冬历夏的“饮料”。有本儿《燕都小食品杂咏》里说:“糟粕居然可作粥,老浆风味论稀稠。无分男女齐来坐,适口酸盐各一瓯。”说的就是这老北京街头一景儿。可乐算什么——那是舶来品,“蝌蚪啃蜡”翻译成这个名儿 还是几十年前的事儿。酸奶算什么——尽管也有年头儿 可与咱豆汁儿的“道性儿”没法儿比。
豆汁儿是京城特有的“俗”吃。绿豆泡喽、过滤喽、淀粉沉底儿喽,好东西备着做粉丝、做淀粉制品,剩下来的绿不叽儿的汤水可是宝贝。发酵成了 生豆汁、熬喽就是熟豆汁儿啦!
据说潇洒倜傥的乾隆爷,也好儿这口儿。一来二往豆汁儿 时不常地上了御膳了。于是乎,早年间辽宋间走街串巷儿的“俗”吃登上了大雅之堂。老北京有句老话,“不喝酸豆汁儿,不算北京人儿。”对豆汁儿味道的脸色变化,鉴别了籍贯的出处儿。不是北京人儿,闻不惯、喝不下的,鼻子嘴都歪歪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