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张含天,笔名大漠孤烟,男,一九七二年岀生于安徽省宿州市泗县黑塔镇顺河村。自幼酷爱文学,略有作品见诸于刊和平台。一九九九年,师从于文化名家朱祥老师学习格律诗词,并立志于古文化传承。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安徽省诗词学会企工委副主任,宿州市诗词楹联学会分会长,宿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江南风诗社、《江南风诗刊》《江南风文苑》《江南风书法专刊》《江南风文学》《江南风文艺》创始人。

作者简介:杨丽萍,笔名兰心,江苏常州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常州市诗词协会会员,常州舣舟诗词学会会员,宿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江南风诗社副总社长,宿州诗词楹联学会会员,广东52文社学会会员,安徽省诗词学会企工委委员、常务理事。
江南风诗社总社长张含天、副总社长杨丽萍长篇连载小说(一)
南城(长篇连载小说)
作者:张含天 杨丽萍
第一章:城市的虫子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中国的改革开放如火如荼。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斥着香港歌星或甜得腻人,或故作沙哑的磁带音乐声。姑娘们穿着恨天低的高根鞋,穿着时髦流行的踩脚裤在大街上晃悠,全然不顾来自乡下农民叔叔与伯伯的诧异眼神。似乎一夜之间,全民皆商。一张写满头衔的名片,一身西装加领带,腋下夹个包便是一个公司。一个个皮包空头公司,如同雨后春笋生长在城市的角落。

和他们一样,高峰在城郊一块废墟上,几块铁皮一围,也和妻子晓霞成立了个废品收购站。名片上赫然印着:国际再生能源物资总公司中国片区华南分区总经理。说起高峰,还真不简单。他老家是在皖北的一个农村。凭着活络的头脑,他当过村里的民办教师。因为得罪了村支书被辞退后,便带着妻子到城市里闯荡。
初到城里的时候,举目无亲。两口子靠捡废品为生。几分钱的啤酒瓶,一毛多一块的建筑废砖,两口子分工而行。妻子晓霞负责走街串巷背着个大口袋捡拾瓶子,高峰负责用一把没有口的瓦刀把废砖上的水泥敲下,再一块块的码好。晚上,两口子推着木架车分别把废品卖给建材公司和废品站。然后,回到了用塑料布斜搭在一处废弃的围墙边的所谓的家。好在片区的民警早已熟悉了这一对不到三十岁的夫妻,没有驱逐为难他们。

凭着乡下人特有的耐性,凭着活络的头脑。几年下来,夫妻俩终于也有了自己的废品回收站。回收站的名字,难不倒曾经教过书的高峰。他早在妻子晓霞捡回来的大堆名片中,有了自己的名字:国际再生资源总公司中国片区华南分区公司。
就这样,一个乡下人开始了在城市中像虫子一样生存:随时被脚步碾死,不死,就艰难地爬着。生存,才是王道与法则。

这天早上,皖北一个叫高集的贫穷村庄,农村的媳妇儿与姑娘们顶着薄雾,早早地在村口的唯一土井旁排队打水。媳妇们相互拿对方的汉子开着玩笑,姑娘们只顾低头等待,装作没有听见。打完水挑起就走,心里慌慌地耳边发着热。这时,大路上走过来一男一女引起了别人的注意。路过土井时,一个眼尖的妇女叫了岀来:"这不是他峰叔与霞婶么,这几年岀去发财了。问杰叔你们去哪了,就是不肯说。原来是背着全村岀去发财了。"高峰一边抻了抻领带,一边和晓霞笑着和她们打着招呼。然后,冲着刚才那位妇女开了句玩笑:"几年不见,三嫂是不是想我了?"然后,嘻嘻一笑。"滚,当心他霞婶不撕烂你的嘴。"也嘻嘻一笑打水去了。
高峰这几年在外发财的消息,不到早饭的时间就传遍了全村。
一个人改变一个村子的帷幕,就此拉开。

投稿请加《江南风文苑》编辑部负责人微信:
1.总编飞雪中原:18684353469
2.副总编大漠孤烟:18248794546
3.主编杨丽萍:13092530161
4.副主编谢先武:13456043985
《江南风文苑》编辑部负责人
总编:飞雪中原
副总编:大漠孤烟
主编:杨丽萍
副主编:谢先武
编委:
小说编委组:踏雪无痕,远航,李光伟
报告文学组:他乡流浪,三月梦,岁月如尘
散文组:杨祖刚,日冉海天,正义之声,紫罗兰
杂文组:张洪斌,陈工,马俊华
总顾问:朱祥
艺术顾问:周明传
总校对:诗志不移
总制作:李军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