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保留传统民俗艺术生活底色同时植入现代思维,学习来湘西寻找心灵成就自我企业家们身上的锐意进取精神,共同体现民俗艺术多元的人文关怀,推动湘西民俗艺术向前发展的历史形成呼应。

4月17日,湘西民俗文化艺术项目组,在湘西经开区创新创业示范园,以“回赏前行”为主题召开第一次组委会。持续深化打造一赛、一戏、一展、一会、一线、一基地的引进举措,完成人流、资金流、资源引进,撬动本土相关产业发展。

因地制宜实行一礼、一窗、一库、一渠、一商、一演的推广措施,把湘西文化、产业、特色产品推出去,促进民俗艺术发展的双循环。

据了解,自2023年1月成立的项目组,在过去三个月间,完成了项目探索、考察、筹建的历程。此次会上,执行主席杨光兴,以回望过去、对话当下、着眼未来,在新时代闯新路为重点,探讨启动外界企业家“湘西行”精品路线与打造“湘西大拿哥”推广IP的思路。

组委会战略顾问陈昊提出,过往诸多本土民俗艺术,一贯抱着等、靠、要、守的思想,一直在小众边缘徘徊,难以在外部大环境的挤压下生存。

湘西民俗文化艺术节的筹备举办要通过一系列遴选,兼顾民俗艺术经典口味与外部世界日新月异的大胆创新。真正做到自下行动,与“湘西行”的企业家们共同完成一场心灵对话革新。

把民俗艺术从传统室内剧场带到户外公共空间、社区、校园、商场甚至元宇宙。弃用单纯“我演你看”与观众毫无关联的现场演出、线上放映方式,改成提供参与创作和欣赏民俗艺术的无障碍环境。
逐层递进呈现出更加符合主力消费群体及年轻观众欣赏口味的样貌。

结合“湘西大拿哥”ip窗口突破传统局限,拓宽生存环境,积蓄推广力量。

州市政协委员、吉首市工商联副主席覃海洋参会时指出,外部消费环境的优化、新型消费的发展,民俗文化节能与企业跨界融合,借助企业成熟系统的营收模式打破民俗与普罗大众之间的消费藩篱。

为培养本土民俗艺术创新,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会后,执行主席杨光兴带领全体组委会成员,参观吉首市吉首大学新校区内的黄永玉艺术博物馆。
学习黄永玉先生美术文学作品的丰富想象力和创造性。为民俗文化节首批、首次来湘进行三天两晚考察游学的北上广深企业家们,寻找“一礼”的实物例证。
希望民俗艺术节组委会成为讲好湘西好故事、传播湘西好声音的排头兵。
编辑:余丽梅
来源: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