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百岁老人陈耀荣
戴官宝
俗话说:人过七十古来稀。但在新时代的今天,人们的寿命越来越长了,你看看“五十六十小弟弟,七十八十多来兮,九十一百不稀奇”。
2023年的春风送暖、艳阳高照的三月九日,我应主人陈梦林夫妇邀请,和著名的电台节目主持人华中、《清江文学》编辑部总编胥全迎、市邮局工会主席秦博及淮阴区空竹协会会长王士华以及人保公司徐继谦和倪素云夫妇等老师,一道去百岁老人陈耀荣家作客。大家反复问主人,家中有何事?主人只是笑着答:只为图老太爷高兴的,老太爷喜欢家中常有客人来聊天,客人越多他就越高兴。我想:这应该是子女孝顺,老太爷幸福长寿的一种具体体现吧。这也说明老太爷还具有很高的生活质量追求,有一颗年轻人的心,思维敏捷,爱好广泛,特别喜欢“老友”,也爱交新朋友。
我去的较早,九点半钟敲开老太爷家门,保姆告诉我,老太爷在床上休息呢。又说,应该醒了吧,你进去看看,他可能在玩手机呢。我推开房门,只见老太爷躺在床上,聚精会神地看着手机。见到我进来,他骨碌从床上坐起来,并叫我坐在床边上。老太爷依然仙风道骨,精神矍铄。他长眉过目,用深邃的眼神慈祥地望着我。
刚寒暄几句,老太爷儿媳妇张云兰进来了,便说今天请你们来玩玩,没有什么事,只是想让老太爷高兴高兴的。我们只是把老太爷当三岁小孩子看待,每天都要让他高兴高兴的。“两岁”!只见老太爷笑眯眯的插话说道。我和张云兰都笑起来了!
敲门声响起,淮阴区空竹协会会长王士华进来了。寒暄片刻,只见王会长把老太爷家大象棋拿出来,摆放到老太爷书房的大床上,要和老太爷“楚河汉界”对弈。王会长要老太爷坐在椅子上,而老太爷却一步跨上床,盘腿坐在床上了。双方厮杀时,只见老太爷耳不傍听,目不斜视,聚精会神地起子有力、落子有声。

王会长一边忙着应付老太爷车马炮的进攻,一边对我说:老太爷下棋有三不:一是不走第一步棋,总是客气的说“红先黑后”,(因为他总把红棋让给对方,自己执黑棋);二是不要对方让棋,所有和老太爷下棋的人都是年轻人,太爷怕年轻人让他,撤掉一个车或马或炮;三是从来不“回”棋,就是说他自己落下手中棋子后,感觉错了也决不回棋。从这“三不”中可见老太爷棋风棋德,也可以看出老太爷一生为人。
他还常说“宁学敬酒意,不学下棋心”。这局棋最终老太爷以“和棋”收宫。老太爷和別人下棋,对手都是年龄比他小的人,为了不失年轻人面子,老太爷总是在对方败局已定时,首先提出和棋结局。以给年轻人台阶下。这正体现了现代人提出的,重在参与,而不是以输赢论“英雄”的比赛理念。可见老太爷虽已百岁,还那么紧跟形势不落伍。
席间,主人张云兰为老太爷,也是为大家一一介绍每位客人。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后,人们的谈兴渐浓。聪慧又幽默的华中老师站起来敬老太爷酒,并想考考老太爷记忆力说:老太爷您记得我是谁吗?(华中是第一次和老太爷见面),我是华中啊!“丁华中”只听老太爷随口而出,一秒钟都没有考虑,不但记得他是华中,而且还记得他姓丁,可见百岁老太爷的记忆力,是何等的好。
说实话,一般在酒席上,当主人介绍客人姓名职务等信息后,一会儿我就把多数人信息都忘记了,而老太爷却全部记得。当华中为大家唱起一段曲谱时,大家都还未听清楚是什么曲子时,老太爷脱口而岀“梅花三弄”,大家顿时都鼓起掌来。可见老太爷对曲谱之熟悉,思维之敏捷的程度胜过年轻人。
人们敬老太爷酒,都恭敬地请太爷上上嘴,意思是随便喝一点。但老太爷总是仰脖一干而净,并向对方亮起杯底,表示己喝干净了。酒司令这时候对他斟酒时,害怕他喝高了,总是斟上一点点,只见老太爷会说倒倒倒!意思是多斟些酒。老太爷吃菜总是要等转盘上五花肉,转到自己面前时,才会轻快的夹住一块带皮的五花肉吃。
我因为岁数比其他客人大些,主人按排我坐在靠近老太爷傍边,因此看的较清楚:这次二个半小时的宴席,老太爷共吃六块五花肉,也印证他儿媳妇张云兰所说:太爷每天中午和晚上都要喝二两酒。是否印证了人们调侃的话:“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吃菜中晚两顿都以红烧肉为主,好像也证明毛泽东老人家,在写作疲劳时常说的:来碗红烧肉补补脑子的说法,在陈老太爷身上,这两点都得到了验证。也就象有人说的:要长寿,喝酒加吃肉!

老太爷虽已百岁,但身体还是挺硬朗,早晨起来如厕、洗漱自己全能解决。正如《黄帝内经》所说:“夜卧早起,广步与庭”,在庭院漫步片刻,再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早饭后坐在电子琴面前,要弹上一曲,有时候还会跟着曲子吟唱一段。九点钟左右老太爷要躺到床上息息,或息息腰、或睡个回笼觉。半个小时后打开他自己的智能手机,他手机微信号自己定名为“九零后”,可见其幽默和年轻的心态。看看家庭群、朋友群浏览一会,有时候也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其他信息上写几句。午饭时老太爷都会和儿孙们喝上两杯,吃上几块五花肉,半小碗饭。
午休后老太爷生活更丰富多彩,首先是铺展笔墨,练一段书法,或者作一幅自己喜欢的诗画。如果有棋友来訪,即楚河汉界杀上两盘。每天下午三、四点鈡老太爷都要冲把澡。虽然子女多次说过:衣服留给小孩洗,可是老太爷还是会用洗衣机,将自己的衣服洗了。洗完衣服老太爷或是打开电视机看一会,或者把自己没看完的书,继续读下去。直到晚饭好,坐到桌前,拿出自己心爱的银质酒杯,喝上两杯老酒,吃上几块五花肉,一点点米饭。晚上老太爷有二件几十年雷打不动的事:一是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二就是写日记了。据陈梦林讲,老太爷写日记,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每天一篇,雷打不动的自律活动,家里珍藏他的日记本已有几十本了。

陈老爷历来勤劳、善良、淳朴、自律、节俭。他淡泊名利,自然而豁达。《菜根谭》“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他永记不忘,用来形容陈耀荣思想境界,一点不为过。他年轻时熟读巜菜根谭》,对他人生修养、处世,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他从不与人纷争,常常让利于人。原厂干部职工、邻居朋友,没有一个不夸他、不尊重他的。我和他聊天时,常感觉到他思想上充满了正能量,生活中充满了满足感。常挂在嘴边的是:现在家里丰衣足食,屋里窗明几净,新时代的好日子都让我赶上。那些“走”掉的就没有这个福气了。
他回忆儿时在蚕桑场(今市体校及其周围),和小朋友一起在废弃的运盐歪歪车上(曾经的西坝运盐小火车)玩耍时,边说边模仿当时的动作,显示得十分开心。一次说道坐公交车去杨庄,站在运盐古码头上,望着千年的古运河和淮河交汇处,早已没有了风高浪急,盐船船翻人亡的恐怖、令人毛骨悚然场景。现在是蓝天碧水,安澜的淮河五河口航道船来船往。遥望苏北大平原莽莽苍苍,诸水汇聚五河口浩浩荡荡,老太爷心情十分舒畅和满足。他对我说这些话的时候,全身就微微晃动起来,显得满满的幸福感。看的出他对现在的社会、生活都觉得非常幸福,也许是他长寿的重要秘诀吧。
衷心祝福陈耀荣老太爷,健康更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