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坯情思
文/鲁汉

过去盖屋,主要材料是土坯,底下的砖叫“碱脚”,垒的主墙就是土坯。土坯是经人工多道工序,出大力气才制成的,在用坯盖房子的时代,土坯干了,房子就成功了一半。
土坯是用模子脱的,脱坯前的准备是复杂的,也是很累的,须经过盖房主人一冬一春的准备时间,找人工、场地、运土,洇泥窝、家什用具等,多项程序,主人筹措奔波才能实施,经过多道工序,多人劳作才实现的。
脱坯主要是好土,有一个大的场子准备凉(放)坯。

首先折泥窝、是在土堆的顶上整平了四周陪上沿,踩实了挑上水不外漏,就整成泥窝。
经过挑上水慢慢的洇土,叫洇泥窝、挑水把泥窝洇透,不能急,急了会跑“漏子”,这样不但洇不透土,还容易把泥窝冲坏了,再整泥窝更误事。
泥窝洇透后就是脱坯了。和泥的是第一首选,是脱坯的主力、身强力壮的大力士,任劳任怨不辞辛苦的,其次是架泥的、掌泥板的;工具有模子、利锥、架兜、锨镐……
和泥的是脱坯中最累的,而且要早下手,围着泥窝转,不能“窝工”,要有专人帮着泼水、撒麦穰,帮忙的要有眼色,哪里缺水就往哪洒水,麦穰要撒匀,这是有关土坯结实的大事,麦穰是泥中之鳔,坯的质量好坏全在泥的均匀程度,就如厨师蒸馒头和的面。掌泥板的是师傅,是脱坯的主力。

泥和好了,脱坯就开始了,上锨的、架兜的、掌泥板的一起忙起来。掌泥板的选好位置,放好模子,不管天气冷热,赤着脚,架泥的架着泥兜小跑步来到模子跟前一拗,叫齐了勁“呱”地一声,准准的倒进模子里,泥板师傅抬起脚“啪啪”两脚,把泥踩得成了一团,同时也平了,用泥板在摸子里四周抹一圈,一来一往两泥板把泥抹平了,那坯也就板正,漂亮,利锥贴模子利一周,两手将模子两端的系儿一提,一个坯就成了。接着把模子移在下一个方位,紧跟着、继续着上一个的动作,下一个坯就产生了。这样不停的直到脱完,腰不能直,手脚并用,都是重复着这个动作,直到主人送来茶水休息。一天脱不完的,有的要脱三两天。通常形容人的麻利,总是说“三脚两泥板就结束”形容人的利索、能干就这么来的。

坯脱完了要捹坯,坯不捹起来,一是干得慢,二是在地上平躺着不动会裂,一裂两半的还能用,一裂三块的就废了,受了累就白干了,捹起来就不会裂。坯干了又要架坯,把坯一层一层的架好,摞三层、或四层,拿上盖头这样防雨,一架一架的,直到用时运走。
2023.4.21

【作者简介】:鲁汉,姓名赵化美,惠民县人姜楼镇人,喜文史,山东省、滨州市诗词学会会员,滨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出版乡村纪事:《惠民乡风》、《刘冲还村事》、《生产队》三部作品,诗词一千余首,散见《都市头条(滨州)》等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