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广宗县,城北四十二华里。有个千年古镇,董里集村。
地属冀南革命老区,董里抗日高小就诞生在该村。它位于四县之交界,古战场之要冲。然而,村名来历一度失详。
于无声处听惊雷,皇皇厚重载史册。笔耕撩开黄土地,村村名正言真顺。董里集村名,是由里正图董,演变而成。
在古代,里正图董是村长,乡长一级干部的统称。先秦时期,五家为邻,五邻为里,至到唐朝百户为里,千户为营。里,居邑也,里正是村长。图,地图。董,骨董,人死肉腐之地,墓地也。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大兴土木,建造《阿房宫》。房即村,村庄则始。人类的生老病死,从此纳入统一规划系列。组织体系阶段升级形成。至明朝时代,燕王扫北,战争狂野滥杀无辜,千里赤地无人烟,大批移民从各地迁来,董里一带,繁荣昌盛,商贾云集,好一派经济开发区的阵势,集市贸易兴起,一三六八上董里赶集,顺理成章,延续至今。《广宗县志》有记载,宋朝时,董里集村就有恢宏的崇宁寺一座。明朝起集,地标董里镇。
另据《三国演义》赘述:东汉末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黄巾军农民起义。巨鹿郡黄家屯张角,张宝,张梁三兄弟,揭杆而起。皇帝派大将军董卓三兄弟前来镇压,大战庄头村。八百将士阵亡。战停硝烟灭,屯兵遗址存。三董里村址,就是当年董卓,董旻,董擢三兄弟的屯兵三阵地。历史的长河风起云湧,典故的轶事演义有据。
西汉著名的司法官员,首位人权法律专家,路温舒就是巨鹿郡东里村人。
东董里,西董里,北董里。社会在发展,村形地貌在演变。正是千百年来,中华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赓续传承,方承上启下五千年,滚滚长江东逝水。更具惊颜地是,泰国有个董里府,相传是从大陆去泰国经商的华人后裔创建。改革开放后,外交渠道官员,真有人来代访查证,说他祖上故宅后面有寺庙。正合中国传统文化,宁住庙前,勿住庙后。
千年古镇,悠悠远村。史书凿凿,遗址犹存。燕赵风物,万古长春。不忘初心,天地之魂。赓续传承,以励后人。乘风破浪,再造乾坤。
如今三董里的地理方位,正合乎东汉末年,董卓三胞弟,奉皇命率兵前来镇压黄巾军农民起义的屯兵战形。庄头村,正在三董以南里许。古时,五里为通,通指千米之距离。
诗曰正是:
皇天后土一方人,村址地域缘古今。
黄河故道沙丘苑,三国大战巨鹿郡。
法律人权路温舒,史记凿凿东里人。
千年古镇董里集,中华龙脉小康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