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尘暴登陆,从开封追到许昌还撵到陕西,一路不停歇,日历已是谷雨。
自这一天起,忙忙碌碌,雨很少缺席,天气晴少阴多,事情却一件连一件不歇火,都到立夏了,才有大哥的信息。
父亲第一时间心急火燎的赶到我这里,把他给我大哥打通电话的消息激动万分地告诉我。我能理解他渴望已久的平安,牵挂大儿久悬的心总算能放了下来。

小暑前,大哥终于从远方归来,一身从容,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担心,他只是经历了不想让我们再操心的事情,所以我们也就忽略不问,以免让他再度难过。
大哥的整体精神面貌还是挺好的,体重比以前还重一些,面部只是多了一些太阳晒黑的痕迹,他的生活非常有规律,每天定点、定时的锻炼,饮食上非常注意。
大哥身上一直有母亲的稳重和纳言的影子,做饭方面一直是一把好手,尤其是细节上点点滴滴的关照,他总是把厨房安排的井井有条,打理得一尘不染,深得母亲的褒奖。

如今,时隔四年,我们都经历了三年疫情的封控期,还有解封后的“阳”和甲流,在生离死别面前、在自然界的无法抗拒力中,看淡了一切,所有事情都是擦伤,除了生命之外。
已近九十的高龄老父亲,经历了中年失伴,丧幼子之痛,还有陆续找的引号保姆背后的大小经济事件之后,依旧风轻云淡地拿他的真心对待现在的新一任枕边人。
我们兄妹四人也不干涉,只要老人家开心快乐就随他的性子去,毕竟亲生母亲已经离开整整二十一年了。当我们都疲于奔跑、忙碌工作和生活时,老父亲也有他习惯的生活轨迹。

时光不经老,一晃,我们都是60岁上下的人了,随着失而复得的大哥信息的落地,彼此牵挂的释怀,长长地出了一口气,活着,好好地健康地活着,平安就好成为当下的心愿。
面对浩瀚的宇宙,我们都不过沧海一粟,人间匆匆一过客,踏着小暑的节气,和大哥一起吃顿团圆的饺子宴,所有过往的风尘,也都在这一杯不烈不烫的酒盏中被一饮而尽。
吒着大红大紫的牛肉,尝着脆脆的小鸡腿,赏着翡翠般支棱的生菜,夹着鲜嫩的腐竹,在荤中有素里品餐桌文化,浏览赏心悦目的鲜花花语与水果上福绿寿喜的文案。

回味我们不仅走过五颜六色的青春,翻过五味杂陈的中年。中过征途上各种坑里的毒,被各种雷炸伤至苟延残喘,我们还趟过三伏的酷热,遭遇过三九的严寒。
只希望,我们这一群北方人,这一生都能与跟节气同频,在立春时翘望过田野,在芒种时欢喜过丰收在望,在寒露时收敛个性,在大雪纷飞时踩出半生的足迹,在大寒时可以围炉夜话戎马生涯。
楚丰华
2023.7.9
8:38
作者楚丰华原名楚凤琴.祖籍河南许昌人士,67年出生于铜川焦坪,大学学历,供职于市铝箔厂,现已退休居住在老区。作者自幼喜欢耕读于文字,曾有文稿在多家报刊、网络平台发表。希望在更多的文苑结识更多的文友,以便相互交流、提高,把更好的作品分享给更多的读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