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都说“中”的地方之三
——邴玉君

三十五年随风去,回首弹指一挥间。而今又见红旗渠,渠水欢歌今依然。
2023年4月15日,时隔三十五年岁月时光,我又来到中国“水长城”,“人工天河”红旗渠。渠水静静的流淌,年复一年的浇灌着林县万倾良田和大地山川。
有一个人的名字,永远刻在巍巍太行山上,有一个人永远长眠在林县大地,守护着这一渠清水,守护着生也林县,死也林县的故土家园,这个人,就是当年带领林县人民战太行,引漳河水入林县的红旗渠总设计师,好县委书记杨贵。他是一座矗立在太行山上的山碑。
李先念挥毫为红旗渠题词《山碑》。红旗渠工程,惊天地,泣鬼神。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旷世伟大水利工程。“人工天河”红旗渠,是林县人民为有牺牲多壮志,誓把何山重安排。向大自然的挑战。它彻底改写了林县千年来逢十年必九旱的苦难历史。“中国水长城”红旗渠,是世界奇迹万里长城、埃及金字塔等不可比的又一全世界都为之惊叹的伟大奇迹。

杨贵,两袖清风来去,生也林县,死也林县,父老乡亲生死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好官。杨贵,敢为天下先的气魄向大自然挑战,改写了林县千百年来滴水贵如油的历史。没有杨贵,就没有红旗渠。没有红旗渠,就没有杨贵。红旗渠静静流淌,它在默默的告诉人们,一个情系父老乡亲的好带头人,可以唤起父老乡亲排山倒海的千钧之力,可以凝聚起战胜千难万险的一种精神。他所做的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将永远永远惠及子孙,彪炳史册。

我沿着观光栈道来到郭沫若题字的红旗渠青年洞,我驻足在这里,望着被千锤万钎开凿的壁立千仞的太行山留下的痕迹,我看着这从漳河引来的一渠清水。思绪万千,感慨万千。我被当年十万人战太行的林县父老乡亲所感动,我的心灵被当年林县父老乡亲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红旗渠精神所振憾。
我站在红旗渠边, 仿佛听到当年出工收工,回荡在大峽谷中的阵阵缭亮的军号声;仿佛听到当年开山凿洞,叮叮当当锤击钢钎声,仿佛听到当年开山凿洞的隆隆放炮声;仿佛看到当年开闸放水,漳河水像一条巨龙跃上太行山,千年来缺水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林县父老乡亲惊天动地的欢呼声。

军号声、钢牵声、炮声、水声、欢呼声汇聚在一起,这是林县人民重整山河谱写的一首英雄交响曲,这是林县人民劈开太行山,牵着龙王上山来的一幅长长的英雄画卷,这是林县人民战天斗地一部厚重的书,这是一座矗立在太行山上的永恒山碑,就是留给后来人一种极其宝贵的红旗渠精神。
打开尘封已久的记忆,回到63年前的 1960年2月,红旗渠开工建设拉开序幕。县委书记杨贵在誓师大会上,以壮士断腕,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壮志雄心,向林县父老乡亲鏗锵有力的说:“如果红旗渠修不成,我就从太行山跳下去向林县人民谢罪。”

一场十万人战太行的修渠战役打响了。修渠大军风餐露宿,天当被地为床。冒着生命危险,一根麻绳拴在腰间,吊在太行山半山腰凿炮眼,放炮开山。他们迎着号声出工,听着号声收工,日日夜业奋战在工地上。大家就一个心愿,修渠引水重新安排林县河南,用双手改写林县十年九旱的千年苦难史,为了水,就是把一腔热血都洒了也值了。
十年时间,削平1250座山头,建151座水槽,开凿隧道221座,修建筑物12408座,挖土石方2225万立方。红旗渠全长1500多公里。一道人工天河像我一条玉带绕山而过,一道中国“水长城”建在太行山山腰上。

通水的那天,林县万人空巷,男女老幼集聚在渠边,等待着一渠清水上山来激动人心的时刻。这一刻啊,林县父老乡亲盼了千年的岁月时光,这一刻啊,林县父老乡亲热泪盈眶,这一刻啊,只有在新中国才能实现,这一刻惊艳了中国,惊艳了世界。
三十五年前,我第一次来到红旗渠,遇到当年修渠突击队的对员,他深情的对我说:“开闸放水那天,一个多少代人千年的梦成真了,你不知道当年多缺水,女儿出嫁,最珍贵的嫁妆是两大坛水,那时真的滴水贵如油啊!杨书记带领我们开渠引水,他就是当代的“水神”,红旗渠是林县父老乡亲的生命水,救命水,幸福水。”

他说着说着,眼睛上掛满泪花,这泪花是对过去缺水生活的回忆,更是对漳河水上太行,生活大变样幸福生活的感动,两坛水做嫁妆,早已是讲给后人听的故事了。
红旗渠历时十年引来漳河水入林县,把林县山穷、地穷、水穷、人穷的帽子扔当太平洋里,荒山绿了、荒地绿了、小草绿了、村庄绿了,父老乡亲富了。红旗渠的建成,打开了林县走出大山的山门,迈向世界的通天大道。
纵观世界水利建筑史,有那一个国家的人民用钢钎大锤等最原始的工具,最原始的作业方法,用十年的时间,建成世界上最宏大的水利工程,没有!有那一个国家的人民,凭借两双手在十年时间,创造了伟大的世界第八大奇迹,没有。这就是中华民族自力更生的精神,这就是中华民族的中国力量。
太行山永远不会忘记,一个一心为父老乡亲造福的“七品芝麻官”杨贵。太行山永远不会忘记,当年战太行的老一代先辈们。他们的名字,刻在巍巍的太行山上。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新“愚公移山”的故事,在静静清澈的渠水中流传。
林县人民树起了一座山碑,巍巍太行山就是这座山碑,它永远矗立在天地间。
太行山如碑,红旗渠如歌。红旗渠有永远说不完的感人故事。红旗渠精神赓续、历久弥新。永远激励着华夏儿女,在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追梦路上,万众一心,踔立奋发前行。
十年开山壮志酬,丹心一片映日月。致敬!为官一任,造福林县一方的好官杨贵。致敬!当年抡锤把钎推小车开山修渠战太行的老一代先辈们。红旗渠,我们心中一座耸立的山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