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家日记
文/任雅娟
宅家日记是我在2022年12月15日这一天,因为“不依不饶的疫情”(我家9岁大公子语),又阻挡我家五岁半的“二公子”方翰宇去幼儿园,和我一起宅在家里。其实,这对他来说简直就是好事!待在家还是自由自在的。
在这三年疫情的影响下,一般情况,二公子若不上幼儿园,我29楼的家就是他玩乐之处。早上10点左右他会从他家28楼上来,我和他便开始了“吃吃喝喝、读读看看、玩玩”的居家生活。这“吃吃喝喝”指的是吃吃水果,喝喝白开水,并不包括吃饭;“读读”就是完成每天必读的课外经典诵读。上幼儿园小班、中班时,每天诵读经典那是必须的任务。现在上大班了,除铁定的经典诵读外,还要加上一定的幼小衔接的学业:拼音识字、数学计算、硬笔书法启蒙书写习练。这“看看”呢就是看电视喽。动画片是主打,一开始是他自选的那种天马行空、打打杀杀的动画片,后来我引导并和他一起看完了《西游记》、《三毛流浪记》,现在正看《德育故事》。“玩玩”呢,就是和他一起下下蛇棋和飞行棋、打枪识字、背背《诗经》、小种植之类的家庭动手劳动等。
最近,由于我久坐过度,腰肌劳损再次发作,我中午去中医按摩理疗。下午3点左右,二公子也是姗姗来迟,来了后,我们先是几句寒暄聊天,然后就进入主题:《声律启蒙》习背“大脑风暴”。
接下来,我开始电话冬日送温暖问候。因为,今天我外出了,感受到了寒冷在加剧。二公子的台湾9岁好朋友魏弘宇哥哥好久不见了,我们电话相约见见。无奈,弘宇哥哥下楼和小伙伴玩去啦!那就和魏阿爸、魏阿妈见见面拉拉话吧……这西安的冬天啊!对南方人来说简直受不了……

这几天,二公子每次上楼来都带了一个手掌小本,总是喜欢随意地画画。这会儿,他又开始用我的红笔涂涂画画啦,这个时候也正好是我可以静卧沙发休养身体的时候,他画了一个自己心目中的怪物打怪兽的图画,然后兴奋地跑过来给我讲解。我瞟一眼说:“真好啊,你可是咱家的大画家呢。”站在沙发上,他画着画着,我发现他眼睛竟然盯着“先师孔子行教像”在一笔一划地描画呢,他那认真的样子让我愈发爱他啦!
后来,他把他画的“孔子像”先后让魏阿爸、魏阿妈给予欣赏点评。他拿着他的画作爱不释手,不断地和我探讨交流并加以完善。就这样,我一边看我的书,他一边画他的画。正当我们相互互动时,忽然“哗啦”一声响,我们头顶上方墙上的纸质条幅-----孔子画像掉下来了,我俩被压在下面,先是我发出惊呼:“哎呀,怎么回事啊?”接着二公子也笑着说:“哎呀,孔子老爷爷下来亲我们来啦”。我不由得惊叹:这小子大脑思维反应之快,语言表达之精彩!
顺水推舟,我接着说:“孔子老爷爷是古今中外最有名最好的老师,你这么小,敢给他画像,他当然可喜欢你啦。”后来,二公子继续拿着自己的小本对着画像,站到横躺在沙发我的肚子上,让孔子老爷爷看他的画像呢。折腾了一番后,二公子还是对自己创作的孔子画像不满意。我说:“你太棒了!这是你今年画的,等到明年,你长大了,再画一次,那肯定会更好。”我相信!等到明年,每日在经典熏陶下的二公子也会变得更加可爱、更加优秀的。

作者任雅娟系:西安市人。已退小学国学教师,西安汉苑阁国学馆创始人、西安归源国学工作室创始人之一、陕西真元文学社副社长、陕西省国学研究会理事,陕西省丈八文化艺术馆国学部讲师。为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中华传统经典诵读认证师。创办少年儿童国学教育机构,十五年来,以推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充满教育职业责任,汉服加身,吟咏诗文;研读经典,引领风骚;孜孜以求,让古今文化智慧在下一代中生根发芽,发扬广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