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新任总统卢拉于12日至15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中巴签署贸易、航天等领域的多项双边合作文件。巴西新闻网称,与中国的合作对巴西来说具有战略意义,卢拉称对访华成果感到满意。
文/韩增怀
对联,俗称对子,是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是古时识文断字的必经之路。请看两个小故事:
有位私塾先生受骋于财主人家,由于财主吝啬成性,先生也就敷衍塞责。年底,财主名为宴请先生,实则检查儿子能力。儿子没有真才实学,面露难色,先生说,你只管放心,只要看我手中物品行事。儿子应喏。席间,财主出上句:“白菜”;先生夹起一物,儿子会意:“萝卜”!财主出:“钟鼓;”儿子看了师傅一眼:“萝卜!”财主说:对不上!先生说:钟对锣,鼓与钹,合适!财主再说“岳飞”,儿子再对“萝卜”!财主生气地说:一派胡言!先生解释:岳飞是精忠报国的忠臣,罗布是穿白戴孝的孝子,忠臣对孝子,天下绝对!财主怒不可遏:你除过萝卜还会说什么?先生平心静气:你每天给我上顿萝卜,下顿萝卜,我眼里只有萝卜,不教萝卜教什么?财主理屈词穷,无言以对。
某村有朱丶项两大家族,人多势众,互不相让,两姓同时盖好了祠堂,都想用对联压倒对方。朱姓族长召集族人开会,讲了三个典故:后梁君主叫朱温,明朝皇帝朱元璋,宋代朱熹被称为“二圣人”,于是朱家祠堂拟联:“两朝天子,一代圣人”。项姓族长召集族人开会,为祖上没有大人物而发愁,于是就贴了征联启示,谁能作好联压倒朱家,赏银万两。果然有位江湖人士前来应作。他给项家人讲了两个故事,一是《三字经》中的“昔仲尼,师项橐”,一是项羽要烹刘邦之父,依此作联“烹天子父,为圣人师”。两家同时举行祭礼,项家人扬眉吐气,朱家人垂头丧气。
嘻!对联之变卦几何哉?止增笑耳!
附录:湖南隆回对联选抄
《对联畅想曲》(1)
对联的章法是无章可循。就字数来看,短联从“色难”到“容易”,长联古有“古今第一长联”美誉的孙髯翁大观楼180字长联,今有获世界纪录协会证书王耀武的2266字《大明湖联》,琳琅满目,令人惊叹!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武则天有无字碑,苏东坡有无字联。相传苏轼被贬地方期间,广收弟子传授知识。朝廷派人来监督,出一上联让学生对:
“宝塔尖尖,六层四角八方;”
学生们应答不上,又怕给老师丟脸,当苏东坡问他们时,一个个含羞摆手。朝廷官员窃喜:原来你大名鼎鼎的苏东坡,弟子也如此庸庸碌碌。苏却说你们全都答对了下联,而且对仗非常工整:
“玉手摇摇,五指两短三长”。
另说苏东坡与佛印和尚河中泛舟,瞧见岸上狗啃骨头,苏轼示意:“狗啃河上(和尚)骨”;佛印会意,顺手把写有苏试的手帕丢到河里,对应为“水飘东坡诗(尸)”,两人会心一笑。其实那是文人杜撰,也许什么也没发生。
古今对联浩如烟海,我抄写的对联成千累万,东施效颦之作只作孤芳自赏之用,丑媳妇终归要见公婆,我把这批古董整编检测,发至朋友圈。班门弄斧,万望海涵。
自作一联:
(上)自幼喜作对,与同事作对,与亲朋作对,与单位又作对,明知不对偏要对;
(下)平生爱抄联,在西安抄联,在深圳抄联,在北京也抄联,勿使雀联变鸠联。
(横额)不亦乐乎。
《对联畅想曲》(2)
入世入时入情入景如入无人之地;
舍近舍远舍新舍旧难达有史之颠。
(四舍五入)
这是我在整理民间笑话对联篇时编的“对联”。
一,遴选三条件
入选民间笑话对联篇的对联,必须符合“民间”、“笑话”、“对联”这三个条件。有幅极富理的对联:“若不撇开终是苦;各自捺住便成名。”这种高超的文字游戏即便出自民间高手,也难与民间融合。有些民间对联很不错,如“货有高低三等价,人无远近一样亲”,但你觉得可笑吗?它实在无笑可谈。也有的象“孙行者”对“猪八戒”是错误,对“祖冲之”是正确,因为“者"和“之”都是虚词。称他们为对句勉强可以,称为对联则未免牵强附会。因此,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二,评选三鼎甲
按此标准评审,范秀才一举夺魁。他为母亲过寿,想编一副对联,在祝寿联选出“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一联,又觉太普通,只有把“人”改为“娘”,才觉贴切。然而对联要求对仗,“娘”与“爹”才是原配。于是在他娘过寿那天,大门上欣然贴着“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爹满门。”
榜眼是“石先生”。说的是一位虽长得五大三粗但勤学好问的教书先生,向楹联名家讨教作联要义。名家指点说编对联一要随机应变,二要对仗工整。以他少年为例:上课贪玩,手在桌下喂小鸟,见先生来了,急忙把鸟塞进墙洞用砖挡住致鸟死亡。先生出了上句:“细羽小鸟砖后死”,他稍事琢磨,便对得天衣无缝:“粗毛大兽石先生”!
过去把教书的称先生,但先生并非都是教学的,还有风水先生,看病先生等。清代一位先生看病先生见一妇人抠痒痒,便吟出上联:“抠抠痒痒,痒痒抠抠,越抠越痒,越痒越扣,又抠又痒,又痒又抠”。民妇听了,即对出下联:“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有生有死,有死有生,先生先死,先死先生”。
探花是胡举人。他有五个女儿均已出嫁,大年初二是女儿回门的日子,胡举人贴出的春联是这样的:“家藏万金没有钱;外有五子缺少男。初二过年”。将“一个女儿一千金,一个女婿半个子”,《初一冷冷清清,初二热热闹闹的场面勾勒出来,令人耳目一新。
三,节选三正确
一要正确理解。两人对句,甲说“两碟豆”,乙说“一瓯油”,甲说错了,我指的是“花间两蝶斗”,乙说正确,我答的是“海上一鸥游”!俩造说讲得都有理,倒叫本县没主意。
二要正确张贴。过年了,东家请人写了各房春联。水磨房是“日日长流水,夜夜不离人”,横额:“生意兴隆”。这样贴切的专联被伙计贴在洞房门上,便成了笑话。
三要正确读字,该出口时就出口,该停顿时便停顿。家庭作坊门联:制酒缸缸好,作醋坛坛酸;养猪大似象,耗子全死完。被人家读成:制酒缸缸好作醋,坛坛酸;养猪大似象耗子,全死完。令人哭笑不得。
以上是我的点滴体会,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韩增怀,男,汉族。一九五O年六月出生于陕西韩城。一九七三年任教,中学一级教师,共产党员,取得陕西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凭。二0一0年退休,爱好广泛,自2014年以来,以“天马行空”笔名在电子禅网站发表诗文二千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