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8期《蒲公英农民文学社》明水建县百年征文现代诗散文类作品展





明水建县百年
(一)
明水原来有糖厂
文/ 乔士杰
明水的工业
当时,郁闷
明水的工业
当时,汗颜
农民的果实
要跨过江、趟过河
农民的收入
要越过岭、翻过山
一路风
一路雨
一路沟
一路坎
细算吧
返回的数字太失落
细算吧
余下的梦想太寒碜
愁了几十年
熬了几十年
苦了几十年
盼了几十年
于是,这里
才诞生了喜讯
于是,这里
才诞生了夙愿
糖厂,多像
一支歌,在飞扬
糖厂,多像
一首诗,在浪漫……
你虽然,已经远走了
乘着改革的航船
可留下回忆的味道
细品还是:很甜、很甜
2023.4.10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二)
工农兵饭店
文/乔士杰
一一它诞生于五十年代,座落在正十字街南路西,隶属国营企业,是明水县一道独特的风景……
明水县的工农兵饭店
那个时候,可谓稀奇
它要是老大
谁敢称第一
六十年前,与
大哥来尽兴趣
三个馒头
一条草鱼
半杯小酒
将诗灌迷
我馋了,我饿了,我急了
恨不得,再把桌子呑进肚子里
结账了
九毛七……
现在“巴嗒巴嗒”嘴
只能一狠心,嚼碎了记忆
2023.4.12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三)
明水有个老三八》是一道风景线
文/乔士杰
一一明水县第一副食品商店,因多数为女营业员,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三八……。隶属工业局。她诞生五十年代(具体日子不详)。地址位于正十字街西北角,即现在的名世商城。
你是让人难以启齿的话
你是让人难以触碰的甜
幻想,很近
现实,很远
只因兜里,惭愧
只因兜里,缺钱
眼睛,倒是吃得打响嗝
眼睛,倒是撑得滴溜圆
一一无缘
一一无缘
一一再见
一一再见
三八副食品商店
三八副食品商店
怎么说,都是一首抒情诗
怎么瞧,都是一首风景线
是明水的一个亮点
是明水的一张名片
历史,也真的很饿
历史,也真的很馋
2023年4月6日
一一一一一一一

(四)
明水的婴儿,祖国的未来
文/乔士杰
床
婴儿的床
能绘地图
一天好几幅,都
挂在了妈妈的心上
母亲
母亲的乳头
不多,只有两个
可是她,却
喂活了世界
爸爸
爸爸虽然没被驯过
却像一匹最忠诚的马
小儿子,骑上了
怎么打,他都不尥蹶子
奶奶
孙子的尿呲到奶奶
的脸上,她竟笑了
多像一场春雨
浇开了美丽的花朵
爷爷
爷爷的鬍子
被孙子,抓掉了
此时,他却乐了
而且,还年轻了好几岁
尿不湿
哎哟,咱们的尿不湿
不缺磷肥,不缺氮肥
在这上面长岀来的希望
既粗壮、又高大、还美丽……
2023.4.6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五)
赞明水
文/王贵启
我出生在明水
是这片黑土养唷了我
它的一草一木
都很亲切
不论我在外多久
那种魂牵梦绕
依旧传情诉说
曾经的贫瘠
曾经的曲折
都成了过往记忆
如今的明水
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每天都唱着
美好幸福的歌
家乡啊
我的明水
明泉喷出的是希望
田野
绿浪翻波
踏着广场舞的脚步
听着锣鼓奏乐
春天的舞曲
伴着明水百年辉煌
让守着这片土地的人们
发出自豪尽情的喜悦
明水的家园
到处呈现出
春天蓬勃的景色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六)
传承
———賀家乡明水县及崇德镇荣获“中华诗词”之乡
有感
文/宋伟中(一页方舟)
我们从这里出发
在土黑雪白的的岁月
种下淳朴的希望
蒲公英的幼草
在35年的清贫与寂寞中
苦苦的守望
用一份真诚
用一份敬畏
用一种忍耐
用一种坚强
文字是有魅力的
爱上它
便忘记了流年的轮回里
那所有哀愁
苦守的
是在创作路上的
那一行行诗句
有血有泪
有脚下深爱土壤里
不屈的的渴望
我们从故土春天起航
那繁茂的叶片
在阳光下
摇摆着希望
时代的号角在召唤
蒲公英的花蕾
在振兴县域经济的号角下
鏗锵绽放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神泉文化
崇德尚善
是文明的起源
是传承的力量
一代一代勤劳勇敢的
明水人
在新时期的现在
正以新的思想和格局
走在
跨越式运行的高速路上
我们从这里收获
仲秋的暖阳
温润了家乡的高楼与村庄
诗词的浸染
改变了太多的往事
那条条拓宽的公路
那座座荒川上的牧场
那沟通海外的互联网
诉说着
诗词之乡的明天
会更加耀眼辉煌
没有文化的传承
这个民族
就没有任何希望
只有民族的
才是世界的共享
这就是传承的情怀
这就是传承的力量
愿诗词之乡的故土明水
崇德越来越好
也祝福蒲公英的小伞
在未来
无法预知的日子里
传承灵魂深处
对诗词无比的膜拜
飞向远方……
黑龙江省蒲公英文学社
宋伟中
于2019年12月20日
哈尔滨市龙运大厦黎明前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七)
明依公路
文/杨继清
一条泥土的路‘
通向一座城
我
在路的臂弯里出生
挽着草原和田野
载着小屯儿最初的梦
风雨兼程
一条迷人的路
认识你
如同认识妈妈的眼睛
路边
那多情的石子
迷人的“婆婆丁”
留下童年金色的笑声
一条长长的路
我知道那头
有我小小的母亲城
而记忆里
她是那样美丽
繁华
神圣
一条宽阔的路
已被混凝土
凝结成希望与憧憬
母亲城啊
变得更加妩媚丰盈
百年了
一条路
依然连着
黑土地的血脉和神经
一条路
像臂膀
铺开松嫩平原
壮丽的风景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八)
建县百年征文
我爱明水我的家乡
文/王洪生
为了工作
我离开了你
我的家乡
多少次寂静的夜里
我把你思念
不知有多少泪水
在悄悄地为你流淌
祖祖辈辈的乡亲
用辛劳和汗水
在播种着希望
依稀地记得
我童年的梦想
幸福的时光
母亲每天起早
为我做好饭
叫我起床
风雨不误的
把我送到村里的学堂
我在这里学习
我在这里成长
几多岁月的轮回
我已变得坚强
现如今
我的家乡
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副崭新的模样
科技的进步
撒下高产的种子
在这片神奇土地上
孕育着
更多的丰收与期望
土道铺上了板油
田间的风景
美如诗画
那清澈的神泉水呀
正在欢快的把歌唱
新盖的楼房
宏伟又壮观
广场上的老人们
翩翩起舞
看醉了夕阳
我爱明水、
我爱这美丽的风光
因为这里是生我养我的地方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九)
明水县建百年征文投稿
我的故乡
文/张洪丽
温一壶老酒
邀皎洁的月亮
把故乡的路丈量
春已漫过山岗
故乡是否新绿荡漾
那条通往家的小径
是否也住满了春光
温一壶老酒
邀皎洁的月亮
将浓浓的乡思斟满
然后梦一回
那熟悉的老地方
母亲那晃动的摇篮
依然还留的温情的目光
岁月悠悠
三十载离殇
我的故乡
已经换了新的模样
再不见
低矮的草房
狭窄的街道
我的故乡
这小小的村庄
你是我向往的
人间天堂
无论何时
风是故乡的轻
月是故乡的亮
人是故乡的亲
情是故乡的长
每一颗飘落天涯的种子
根
永远伸向故乡的方向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十)
明水百年建县歌
文/马刚(黑龙江)
明水建县
松嫩平原
美名遐迩传
政府为民
忠诚信仰
脱贫攻关万众欢
几代耕耘
历尽沧桑
工农并驾奔小康
美丽明城
步履昂扬
楼群靓丽
道路宽敞
车水马龙
惠风和畅
百年历程
大路康庄
勤劳的明水人
正把春天的歌高唱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十一)
为明水建县百年投稿
村路
文/李春学
曾经的土路
像孱弱的妈
背着乡村儿女
迈着艰辛的步伐
雨天一身泥
下雪脚下滑
心里多苦涩
日子也挣扎
如今乡村变化大
水泥路面铺到家
带来了出行顺利
带来了经济的发达
小康路上
洒汗水
忙坏了兜里的银行卡
如今妈妈多幸福
春风化雨大变化
如今的日子比花儿美
如今的心情赛密瓜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十二)
美丽富饶的明水城
文/马建文
当年的三里三,
年轻的明水
有些天真,
有些稚嫩,
有些儒雅。
一条条弯弯曲曲的土路,
一头连着县城,
一头连着乡下。
一样的土平房,
一样的土篱笆。
街道很窄,
几辆马车
轱轱辘辘,
拉着营养不足,
拉着消瘦的
岁月年华。
……
几十年来
改革的飞速运转,
几十年来
中华民族的
成长壮大。
今天的明水城,
有如美女
翩翩起舞,
有如帅哥
潇潇洒洒。
君不见
云中的楼台殿阁,
画中的农牧渔家。
三十八万人口,
用黑土浓情写诗,
用神泉圣水作画。
不见了
大靰鞡踩疼的
那段历史,
不见了
狗皮帽子
也冻得直咬牙。
不见了
邻街而立的
百货商店,
不见了
副食品商店
那个老"三八"。
只可惜呀,
老爸舍不得花的
那二斤粮票哟
只能尘封在
历史的犄角
旮旯。
2023,4,10日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十三)
为建县百年而作。
明水百年巨变
有诗意
文/马建文
长空雁叫
声声急,
呼唤明水
百年巨变大课题。
有人妙笔生花
写诗句,
有人激情豪放
写歌词。
有人看见
西部草原飞俊鸟,
有人看见
通肯河中锦鲤鱼。
有人看见
楼房林立民安乐,
有人看见
公路宽广车流急。
农家连年丰收
奔富路,
乡村振兴
共同奋斗
齐努力。
你要问我看见了啥?
嘿嘿!
告诉你吧,
农民诗人
乔老六,
当选为
绥化市诗歌协会,
副主席。
2023,4,12日
一一一一一一一

(十四)
明水建县百年投稿
安居
文/刘淑兰
人们长期居住的地方,
就是家,
时间久了,
就成了故乡。
我的家乡很美:
有肥沃的黑土地,
广阔的草原,
繁华水库碧波荡漾。
我爷爷小的时候,
住在碱沟边,
村里十几户人家,
清一色小马架房。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
我家盖了三间
土坯房。
安上了玻璃窗,
宽敞明亮。
爷爷奶奶满脸知足,
满心欢畅。
改革开放年代,
我们拆掉老屋,
重建四间房,
红砖沙石结构,
双层门窗。
窗台上摆几盆
母亲栽的
君子兰九月菊
花儿朵朵向阳。
今天我们的村庄,
一排排新居,
规划整齐。
室内有地热,
家电应有尽有,
做饭不再着急忙慌。
一条东西走向的
乡村柏油路。
再也不会
大风起兮尘飞扬。
小小村庄,
袅袅炊烟
安居乐业,
勤劳勇敢,
百年风雨,
百年辉煌!
(西碱沟边,那时土地还没开发那么多,
出门就是碱沟)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十五)
明水建县百年
献文 /周喜山
春风送暖琼瑛放,万物萌新浴艳阳。明水缘于泉濑涌,百年荣辱岁沧桑。
我们可爱的家乡明水于(民国12年)公元1923年设局建县,由于镇南有明水泉子定名明水。 一百年的艰辛坎坷,一百年的腾飞发展。
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在南湖红船,南昌武装起义将革命的火种点燃。人民军队 百折不挠,浴血奋战,打败了日寇击溃了蒋顽,剿土匪,打土豪,分耕田。
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从此国家有了主权,人民有了尊严。"工农商学兵。奋发图强自力更生,靠自己的智慧改变落后贫穷。
农村从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到1958年7月1日人民公社成立至1983年12月人民公社历经了二十五年,成绩巨大可观。
其间兴修水利,改造良田。对工业进行了技术革新。使农业,工业,教育卫生等都能突飞猛进地向前发展!
家乡明水成就突显,稻谷丰收,淀粉盛产。农机水泵,白酒明川。
明水品牌闪耀着光环,产品打入北京销到海南。这是明水人的骄傲,这是明水人的贡献。
明水是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七百年前元朝诸王之首乃颜将宗王府建在通肯河畔(繁荣乡古城村)现有遗址残垣。
明水人有担当愿奉献,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有诸多英雄为国捐躯地下长眠。
全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梁军女士,团中央书记处书记馮军等多位知名人士,像繁星一样在明水人心中绚烂。
已故县志办蔡华伟主任,是绽放在寒地黑土的文学之花。一生勤学苦练笔耕不辍。撰写《明水县志》著有巜华伟文集》出版。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著名乡土诗人绥化市诗歌协会副主席乔士杰,在三十八年前就把蒲公英农民文学社创办,蒲公英种子传播长城内外,花香地北天南。
特别是疫情过后,在县委政府支持下,再次登上峰巅。《杰出蒲公英》正在印刷出版。
艺术大师常殿泉老师琴棋书画样样精湛。深受明水人敬仰,令人刮目相看。
这是明水人的自豪,这是明水人的骄傲,这是明水人的浪漫。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明水发生了巨变。
县委、政府把民生工程时刻放在心间。无论是棚户区改造,还是脱贫攻坚,都能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愿群众之所愿。
民居高楼如林,生活舒适温馨。小区规划配套,娱乐锻炼
健身。
脱贫工作细致耐心,做到了脱真贫真脱贫。
三年抗疫万众一心,疫情清零成果喜人。
城乡公路直达村屯,车水馬龙通畅无尘。
公园设施齐全,广埸地铺硬板。练操打拳扬扇舞剑。
教育卫生工作深得民心,人才培养不惜重金,选贤任能,学子莘莘。
医疗条件彻底改善,看病治病,医疗保险。
引进项目,环境优良。立足长远,造福一方。开源节流。积水成江。
通肯河鱼美又肥,西林湖畔鹤翔飞。天然碧毯牛羊壮,旭日泉流泛锦辉。
祝愿家乡明水山河壮丽,五谷丰登,社会和谐乡村振兴。人民勤劳,官员清政,同心给力,早日实现中国梦!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十六)
盐碱洼”下的故乡
—四排七(大兴村)
文/钵盂蓄慈
白云悠悠的
蓝天之下,
水草肥美,
鱼米飘香。
牛羊欢歌,
蒲苇荡漾,
碑林遍野,
歌声嘹亮,
忠魂吟绝唱。
美丽传说,
人人颂扬,
风流倜傥,
先辈示顽强。
茵茵青草,
碧波清亮,
草原风情,
微波掀水浪,
都是我们不灭的回想。
鸟儿翱翔,
鱼儿游荡,
春绿变秋黄,
夏热转冬凉,
白雪皑皑,
北风呼啸,
刺骨浸寒,
碧野苍黄,
便是我们美好的歌唱。
自古以来,
英雄激昂,
人杰地灵,
龙脉朗朗,
起伏跌宕,
风流伴韵事,
也是我们神话的传扬。
不灭的魂,
我们颂唱,
不灭的根,
我们培养,
祖祖辈辈,
源远流长,
英才济济,
百炼成钢,
光宗耀祖,
皇天浩荡,
后继有传人,
更是我们无尽的祈望。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父老乡亲,
谦卑恭让,
礼貌待人,
慈悲善良,
敬老爱幼,
侠肝义仗,
和睦相处,
福气吉祥,
尊师重道,
知书贤良,
安居乐业,
天天向上,
勤俭持家,
互助互帮,
童叟无欺,
彼此担当,
追求时尚,
感恩一切,
“疫情”之下,
绝不退让,
攻克时艰,
铲除“毒殇”,
领导垂范,
群众随上,
心心相连,
团结就有力量,
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盐碱洼下,
是我们无限的向往;
盐碱洼下,
有喝不干的玉液琼浆;
盐碱洼下,
是我们可爱的故乡………
未来—
这里,
“别墅”林立,
道路宽敞,
鸟语花香,
引歌高吭,
领导“廉政”,
人民时尚,
生活美好,
长寿健康,
富饶丰益的“盐碱洼”下,
一定,
实现我们伟大的“中国梦”想!!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十七)
崇德记忆
文/宋伟忠(黑龙江)
三里三的西部
有盐碱沟
大片的草原和荒滩
民国时期
一个叫丛树德的人
架起了草房
开起来了酒烧锅
匾额是手写的
门口的酒幡是手写
苍劲有力
飞舞于烈烈风

喝酒的人多了
大车店里的
贩夫走卒拉长了
贯穿南北东西的通途
通肯河以西
松花江以北
剑指齐齐哈尔昂昂溪水师营
文化在这片土地上
复兴

黑夜里的恶犬
狂吠着
撕咬着黎明
其实
那年的冬天很冷
镇子上的商家
弓着腰
塌着背
来往送迎
一条泥泞的依明公路
三代人在
痛苦的跋涉着
听太爷爷说
膏药旗横行的日子
他和爷爷被抓过壮丁
父亲出生时
正值雄鸡
一唱天下白的黎明
奶奶的三寸金莲
在春种秋收里
无数次摔得鼻青脸肿
还是最乐观
常常和着胶东的口音
哼哼
她不知道名字
别人也听不懂的话

父亲少年时
也成为了新中国
第一批
初中生毕业生
当上了村干部
走出了新农村
做了全民国企工
丛家烧锅
是我最不敢忘记的土地
那里有我激情燃烧的岁月
也有我无疾而终的爱情

如今
我远离了故土
在华北的山水间流浪
我的思绪无数次
折返于山峰与海洋的高空
把这片黑黑的土地仰望
在莽莽的雪野上
有我泣血的诗行
从家烧锅(崇德镇)
在一百年的路上
从来都没有沮丧
而是,昂起高贵的头颅
伸展硕壮的臂膀
把一片片荒滩涂绿
把一垄垄良田
插上希望的翅膀
大地无语
黑土沉默
激情满怀的从家烧锅人
从此
迎着朝霞满天的太阳
携手共进
挺起了不屈的脊梁
2023年6月14日 青岛

(十八)
庆祝明水建县百年
《给梦插上翅膀》(歌词)
文/赵洪双
独白:明水 明水遍地康庄
明水 明水百年辉煌
情在黑土地 家家住洋房
这里的人们追求梦想
山水路田全都变样
乡村振兴 文化兴国 最美诗乡
立足黑土地 大作粮文章
这里的人们勤劳善良
优势产业做大做强
上下一心 奋进新征 凝聚力量
给梦插上翅膀
爱的使者 共享快乐时光
赢在未来 笑容如约绽放
插上时代的翅膀 让爱永放光茫
给梦插上翅膀
爱的世界 沐浴温暖阳光
铸就梦想 力把心灯点亮
插上智慧的翅膀 再创百年辉煌
2023.04.11 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