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蕾争妍29期
出句:联蕾争妍,群蝶迷佳色;(陈士坛)
一、老师对句
1
联蕾争妍,群蝶迷佳色;(陈士坛)
柳烟浮翠,双莺戏暖风。(陈士坛)
2
联蕾争妍,群蝶迷佳色;(陈士坛)
诗舟放远,微澜送美声。(李国梁)
陈士坛、李国梁联,罗春华书
3
联蕾争妍,群蝶迷佳色;(陈士坛)
画坛寻韵,千山染翠屏。(陈金清)
陈士坛、陈金清联,傅和生书
4
联蕾争妍,群蝶迷佳色;(陈士坛)
腊梅独秀,丹心拥玉颜。(刘子荣)
5
联蕾争妍,群蝶迷佳色;(陈士坛)
梅花耐冷,疏枝抱异香。(徐肇敏)
陈士坛、徐肇敏联,李贵芾书
6
联蕾争妍,群蝶迷佳色;(陈士坛)
神州兆瑞,三春传好音。(谢复兴)
陈士坛、谢复兴联,陈培泼书
二、联友对句
7
联蕾争妍,群蝶迷佳色;(陈士坛)
诗声并美,满堂无俗音。(曾齐禄)
陈士坛、曾齐禄联,艾茂兴书
8
联蕾争妍,群蝶迷佳色;(陈士坛)
紫兰吐秀,一溪溢淡香。(余秋兰)
9
联蕾争妍,群蝶迷佳色;(陈士坛)
图文并茂,一书作胜游。(黄奕丽)
陈士坛、黄奕丽联,吴玉财书
10
联蕾争妍,群蝶迷佳色;(陈士坛)
庚星耀彩,满堂展笑容。(林芳汉)
11
联蕾争妍,群蝶迷佳色;(陈士坛)
赋辞比美,百笺飘墨香。(朱康元)
陈士坛、朱康元联,苏宏书
12
联蕾争妍,群蝶迷佳色;(陈士坛)
杏坛论道,诸贤献美芹。(许兆河)
13
联蕾争妍,群蝶迷佳色;(陈士坛)
诗纶钓月,一潭澄俗心。(张秀妹)
14
联蕾争妍,群蝶迷佳色;(陈士坛)
扁舟渐远,江心闪碧波。(孙德英)
15
联蕾争妍,群蝶迷佳色;(陈士坛)
诗翁钓韵,通篇逸雅风。(林崇垣)
16
联蕾争妍,群蝶迷佳色;(陈士坛)
水云摇艳,千山锁翠烟。(林生垚)
17
联蕾争妍,群蝶迷佳色;(陈士坛)
墨花吐艳,千蜂舞醉姿。(林占辉)
陈士坛、林占辉联,罗朝东书
18
联蕾争妍,群蝶迷佳色;(陈士坛)
挥毫作画,九龙戏玉珠。(夏礼芬)
19
联蕾争妍,群蝶迷佳色;(陈士坛)
陶公善赋,归田乐绮情。(夏礼芬)
20
联蕾争妍,群蝶迷佳色;(陈士坛)
春风送暖,万蜂闹绮园。(郑祥全)
21
联蕾争妍,群蝶迷佳色;(陈士坛)
体坛竞技,诸雄展俊才。(吴联泽)
22
联蕾争妍,群蝶迷佳色;(陈士坛)
簑翁猎美,孤江钓素娥。(林光淑)
23
联蕾争妍,群蝶迷佳色;(陈士坛)
书山竞秀,学宫作胜游。(罗宜疆)
24
联蕾争妍,群蝶迷佳色;(陈士坛)
春潮携雨,孤舟入碧源。(陈奎炳)
25
联蕾争妍,群蝶迷佳色;(陈士坛)
禅钟破晓,空山荡妙音。(俞昌灿)
陈士坛、俞昌灿联,陈金清书
26
联蕾争妍,群蝶迷佳色;(陈士坛)
文山毓秀,众人描锦图。(王丽萍)
27
联蕾争妍,群蝶迷佳色;(陈士坛)
楹坛溢彩,春风醉落花。(乐首二)
28
联蕾争妍,群蝶迷佳色;(陈士坛)
文光焕彩,云笺著锦章。(乐首二)
29
联蕾争妍,群蝶迷佳色;(陈士坛)
诗山步韵,千松傲劲风。(林静盈)
30
联蕾争妍,群蝶迷佳色;(陈士坛)
樱花怒放,娇娥戏蕙芳。(王春火)
31
联蕾争妍,群蝶迷佳色;(陈士坛)
诗心放彩,满坛献绝伦。(林起茂)
32
联蕾争妍,群蝶迷佳色;(陈士坛)
江山并秀,层峦撰锦章。(罗春华)

陈士坛、罗春华联,谢怀德书
33
联蕾争妍,群蝶迷佳色;(陈士坛)
春风乘兴,千绦曳秀姿。(罗春华)
34
联蕾争妍,群蝶迷佳色;(陈士坛)
琴园奏雅,百灵和古音。(萧光峥)
35
联蕾争妍,群蝶迷佳色;(陈士坛)
诗花竞艳,众莺醉上林。(邓衍森)
36
联蕾争妍,群蝶迷佳色;(陈士坛)
春兰竞艳,千株溢淡香。(罗建玲)
37
联蕾争妍,群蝶迷佳色;(陈士坛)
春莺竞秀,层峦送妙音。(罗建玲)
38
联蕾争妍,群蝶迷佳色;(陈士坛)
梅花竞放,满坡散暗香。(陈爱香)
39
联蕾争妍,群蝶迷佳色;(陈士坛)
杏林探秘,全心扫病魔。(余育承)
40
联蕾争妍,群蝶迷佳色;(陈士坛)
春风送暖,千山着绿装。(余育承)
陈士坛、余育承联,王祥浩书
41
联蕾争妍,群蝶迷佳色;(陈士坛)
春花吐艳,千山换锦衣。(刘林彬)
42
联蕾争妍,群蝶迷佳色;(陈士坛)
莲花竞艳,千塘溢远香。(雷德胜)
三、联家联语
1陈士坛
(一)李国梁老师的对句,可供大家学习与借鉴:
联蕾争妍,群蝶迷佳色;(陈士坛)
诗舟放远,微澜送美声。(李国梁)
李老师对句能根据上联的意思进行整体构思。出句“联蕾”,对句“诗舟”,两者皆意象。诗、联是两种不同的艺术体裁,然关系密切,如此对偶有“诗联合璧”之美。出句写“联蕾”招来“群蝶”,对句写“诗舟”泛起微澜,“微澜”对“群蝶”虚实相谐,自然流畅,艺术美感强。出句写“群蝶迷恋佳色”,对句写“微澜”传递美声,此乃“有声有色”之美。出句写“近景”与“静态”,对句写“远景”与“动态”,此乃“动静互补相得益彰,远近结合明暗相间”之美。
李老师的对句豪迈奔放。“诗舟”由近到远缓缓而行,使人如见其景如闻其声,比起上联更胜一筹。
对句用词用字要仔细推敲,不可太草率。请再细品李老师的对句:“诗舟放远微澜送美声”。不知大家发现了没有,放的前面是舟字,倒读即放舟。有放有送,顺理。微妙之处不可不知。
(二)有关联友请注意:
【联蕾争妍】这块园地是要长期耕耘下去的。制成微刊传播很远,质量优劣影响很大。
因为不是统一时间截稿,所以会出现对句意思相近和用词相同等现象。让我举个用词相同的例子:“竞秀”对“争妍”的第一个人是乐首二,后面竟然有八、九个人步他后尘。用“艳”对“妍”的人也好几个,这难道是偶然巧合?以后对对子一定要查看别人先发出的对句,尽量避免相同情况。
你要的词,如果被别人捷足先登,也就是说被别人拿去用了,我劝你另选他词。短短的九言句就与他人同了三、四个字,还有什么创作可言的。
你若不愿拾人牙慧,那你就抢先创作吧!这是最好的方法。这次用“竞秀”对“争妍”相同的人太多了,能改就改一改,以后不要再仿效了,这种文风要不得。
(三)“蕾”是指含苞欲放的花朵。“联蕾”与书山、文江、学海、艺林等等同属偏正结构名词,即前偏后正,中心词在后,都是比喻的说法。例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书山”是对科学文化知识的形象比喻。“学海”是形容学问广大无穷犹如海洋,这也是比喻。“书山”的中心词是山,而不是书。“山有路”会说得通,如果说“书有路”就说不通了。“联蕾争妍”道理亦然。
(四)【联蕾争妍】解析:
“联蕾争妍”这个命名非常好,无可非议。楹联的句子要求平仄交替,作为三明楹联学习园地的四字微刊名,如果不能做到平仄交替,说不过去。四字平仄只有两种:要么用“平平仄仄”要么用“仄仄平平”。本刊名“联蕾争妍”采用后者(首字平仄自由),这四字符合平仄要求。从语法结构上说,“联蕾争妍”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属于短句。主语部分“联蕾”是名词(偏正结构),联指楹联是用来修饰“蕾”的,也可以说联是蕾的定语。谓语部分“争妍”是动宾结构。“争”为动词,“妍”为形容词,妍是美的意思。“联蕾争妍”是比喻的用法。有人认为“蕾”不是花怎么会争妍呢?这是用静止的眼光看问题。我认为蕾绽开的过程就是在争妍,如果蕾不争妍就不用开放了。“争”这个动词,说明是不断地动,不断地变化。“联蕾争妍”能不能说得通?还可以让辞典或百度来说话。先查“蕾”是什么意思,再查“花蕾”什么意思。发现“花蕾”与“蕾”意思相同,最后看看有没有人用“花蕾争妍”写诗造句。由此得出结论:“花蕾”与“联蕾”结构相同。“花蕾争妍”能使用,“联蕾争妍”也能使用。
2李国梁
@陈士坛 解析我的对句甚到位。您的出句工稳凝炼,虚实有致。对者要注意气脉顺畅,也就是上下联要关联,既有距离以避合掌,又不能跳脱隔景。
3许鹏程
对《联蕾争妍29》之思考
出句:
联蕾争妍,群蝶迷佳色;
对联较之于诗词别有特色,自古为独列之一支,可見其在古典文学中之份量。
喻近体诗之五七律为本科,楹联为硕博不为笑谈。江湖联趣味联不在此议。
我三明楹联群对古楹联之敬畏,之严肃认真,创作之正气,出句之典雅,对句之求工,楹联界之表率可当之。
本期出句貌似词平义浅,以天对地,红对绿似可一踟而蹴。然与诗作词作不可脱根浪漫同,此"联蕾争妍"乃本群标牌,以"花″对"蕾″,以"斗艳"类对"争妍"又似乎平常。
本人拟对:
阿房独俏,孤篇压晚唐。
注:
阿房,《阿房宫赋》杜牧
遗憾:"孤″、"独"同义,敬请群中老师们正拙。
4九木
@陈士坛 陈老师,我一直有个疑问想向老师请教,就是请问联蕾一词所表达的是什么意思?是对联的新秀,还是对联的不成形作品?"联蕾争妍"作为群标刊号,"联"的词性有三:名词,动词,量词,在这里毫无疑问选择名词“对联”,"蕾"通常在句子中作名词,作为主语或宾语,那么在“联蕾争妍”这个短句里"联蕾"不是双主语,从词性上应该也和春蕾,花蕾一样是偏正式合成词,“联”是修饰或限制“蕾”的词素,那么蕾是中心词而非“联”是中心词,但事实“联”才是中心词,能招蜂引蝶的是蕊,而不是蕾,只有花开了才露蕊,我们在对联、对句中,不管水平高低,作为期刊出了,它就被认为是成联,应该是“花”而非“蕾"。个人觉得"联蕾"一词造得不妥。对联,我们在对句过程中只有正确理解出句者所有字词所表达的内涵,以及正确理解作者出句的思想意图,才能设身处地地站在出句者的立场上,考虑对对联,对句进行整体构思,也只有在此基础才能区别对联还是对句。请恕学生肤浅了。
5徐肇敏
我看到了,就想说一下,不对的请陈老师指正。
联蕾争妍这一分句,蕾是主语,争是谓语,妍是宾语,联是蕾的定语。
争什么?争妍。谁争?蕾争。什么蕾?联蕾。
6山海
联蕾只是一个代名词,含苞欲放、娇艳欲滴,十分可爱。象征性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