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陈继业,笔名雨巷(藍調),独立诗人。
浙江省杭州市人。
籍贯:浙江绍兴 马山
1969届 杭州开元中学(6607班)毕业。
1983级 浙江电大经济类专业毕业。
长期从事外贸专业工作,曾担任多家省级外贸公司中层干部。
现在已经退休,居住杭州市。

鲁迅先生

鲁迅送葬的队伍有10华里长
读木心《鲁迅祭》随笔
作者:雨巷(藍調)- 杭州
木心是何等何等苦心研读鲁迅?
那是何等的耐心,何等的专业,何等的气闲神定之下的用功。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去世。很难想象,10月17日,先生还在努力工作,续写《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一文的中段。他没有料到,这是他最后的劳作。
鲁迅去世后,各界送葬队伍有10华里之长,尤以各校学生居多。鲁迅出殡时,共有16位青年为他抬棺扶灵,他们分别是:萧军,黎烈文,吴朗西,周文,靳以,姚克,黄源,张天翼,胡风,曹白,巴金,鹿地亘,孟十还,陈白尘,萧乾,聂绀弩和欧阳山。
几乎所有中国的名流都送了挽联和花圈。不分党派,包括曾经反对过他的人,都对于先生以极高的评价。
追悼会极为隆重,宋庆龄、蔡元培、沈钧儒、茅盾等名流都参加了追悼会。民国总统蒋介石先生送了挽联,上书六个大字:鲁迅先生千古。以表示对于这位浙江同乡,新文化运动的旗手、辛亥革命的元勋鲁迅先生的悼念。
瞻仰鲁迅先生遗容者络绎不绝,秩序井然,仅21日一天,签名者达4462人,另有人民团体46个送来了花圈和挽联。
全国学生联合会的挽词是:鲁迅先生不死,中华民族永生。
中共中央、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分别拍了三个电报,分别给许广平先生和南京政府以及《告全国同胞、世界人民书》,表示对于鲁迅先生的哀悼。
先生灵柩上盖着一面旗帜,上面书写着三个大字:民族魂。这一刻,鲁迅属于中国所有阶层、全民族。
自由之神-民族魂,在中国游荡。他之所以游荡,那是,那时的人们还没有更深刻地去认识他。就是先生的学生也未必如此。
民国四大才女作家,萧红、冰心、丁玲、张爱玲。其中萧红、丁玲是鲁迅的学生。
怒向刀丛觅小诗。柔石、殷夫、胡也频(丁玲前夫)、刘和珍们~。他们都是先生的学生,那么年轻却死在专制的屠刀下。
胡风、冯雪峰、丁玲、黄源,鲁迅的学生们同样在后来的变故中,受尽苦难而九死一生。
萧军当年投笔从戎去抗日,投奔了延安。延安有所当年很著名的学校,那是以先生命名的鲁艺学院。萧军在鲁艺学院担任文学院院长。那里走出了一大批人,后来都担任了要职。
很多自由知识分子在那里进行了脱胎换骨的改造。那些没有被改造好的,在以后的文艺座谈会后被清洗,有的甚至被杀害。譬如著名马列著作翻译家王实昧。专制早在延安时期,已经在那里初试锋芒。只不过延安的大部分人们被臣服了而已。
在延安,那时已有了等级制度。党内高级干部要去见毛泽东,也是件不容易的事。这需要得到允许后,方得约见。萧军是一个例外,不需要得到批准,随时可去毛泽东处去聊聊。
毛泽东在一次与萧军聊罢,随口问萧军说:“几乎所有的人都入党了,为何你不参加共产党?”
萧军气闲神定地回答道:“先生与我说,独立的知识分子是不需要参加任何党派的。参加党派会影响知识分子本身对于社会的批判态度以及判断力。先生教导我,不要参加任何党派,所以我就不参加了。"
毛泽东听后,一脸茫然陷入深思。他没有再说些什么,也没有为难萧军,这对于毛泽东的个性来说,也是很少有的宽容。
此后,萧军一直保持独立知识分子的角色,一生没有参加中共。他长期担任中国作协副主席,没有受到大的冲击,在历次运动中得以幸免。这在鲁迅众多学生中是唯一的一个。
自由之神在中国游荡。这自由之神-民族魂,就是鲁迅精神。
鲁迅精神的本色是什么?
我以为,那是批判的精神,独立、自由的立场,对于任何事物不迷信而始终抱有质疑的态度。
一部分人将他视为洪水猛兽,而另一部分人却将他作为现代思想的批判武器。这批判的思想武器真如鲁迅手中的投枪、匕首,向旧世界、旧制度再次发出批判的檄文、掀起批判的高潮。这是自由之神-民族魂的百年回归。
自由之神-民族魂,在中国游荡......
注解:
1.鲁迅在日本留学期间与秋瑾、陶成章、徐锡麟等参加反清革命活动,参加蔡元培秘密组织的光复会。
2.辛亥革命期间,鲁迅是绍兴宣布光复的光复大会的会议主席。
以上资料来自浙江辛亥革命展览馆。
2019年10月20日

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灵柩上覆盖着写有“民族魂”字样的旗帜

雨巷文学
责任编辑:陈继业
2023年4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