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纪录》通讯员 周婷 毛长秀

湖北麻城六小曦光教联体成立于2022年10月,是以一所优质龙头学校(麻城市第六小学)为核心学校牵头与三所薄弱学校(麻城市龙池桥办事处内松鹤小学、红石堰小学、七里桥小学)通过大校联小校的方式进行全面重组的融合型教联体单位。
秉着“光照生命、助力生长”的理念,遵循“规划统领,文化引领,民主管理,人文关怀”的管理方针,让教育联合体里的每一名学生享受平等优质的教育,让每位教师在互动中共同发展,并力争一年内建成省级示范型教联体试点,三年内打造成“环境生态化、设施现代化、管理系统化、资源融通化、教学优质化、学习先进化”的教联体校群。
麻城六小曦光教联体是麻城首批省级教联体试点单位。在试点建设的初期,摸着石头过河,走的是一条“文化熏染、特色引领、资源辐射、师生卷入”的路子。阅读工作的推广就是主要抓手之一。
在“曦光教育”特色文化的引领下,紧扣“时光课程”体系,紧密依托各种优质资源开展阅读工作。大力推动了具有阅读常规模式化、阅读场景多元化、阅读指导专业化、阅读活动特色化、阅读展示成果化、阅读人群扩大化等“阅读六化”教联体阅读工作特色的形成。

一、阅读常式化
每天20分钟朝读经典、30分钟午间阅读,安排进课表,设铃声,课后阅读设为固定作业,鼓励家庭开展亲子阅读。学校每周开设一节统一时间的阅读课,师生沉浸式阅读。
这些做法推广到教联体成员学校的第一步就是“阅读理念校长先行”。教联体将阅读工作的部署纳入每月工作会议议程。4所成员校的校长践行“校长宣言”,坚持每周一升旗仪式上为学生读书,进行好书推荐。校长重视建设学校图书馆(室),亲自并带领教师开展阅读工作。
常规易定,坚持最难。教联体自上而下抓阅读,从总校到分校、从校长到教师、再到学生,层层落实,人人督促,从而形成自觉遵守的模式。

二、场景多元化
教联体各校区建立或调整学校阅览室。为班级配备书架和图书,配有专职的图书管理员老师,六小书库资源与各校共享。学校利用食堂外走廊空地设置“校车等候阅读区”,购置带书柜的凳子,创设“书香营养”的氛围,方便早来晚走的校车学生阅读。
让图书在教联体内班级与班级、学校与学校之间交换漂流起来,实现了阅读场景多校孵化。
三、指导专业化
学校建立“微光”教师读书会,积极组织教师、图书室管理员参加各项阅读培训,并将读书活动纳入校本培训。时光课程体系中专门设置了阅读课程版块“书有光、读最美”,引导教师参与课程研发,打造阅读课程资源包,供各校教师使用。
组织阅读种子教师担任“阅读推广师”,在六小校内走班阅读,再轮流到3所成员校进行走教。“种子教师”的取名寓意将阅读的种子播撒到更多的地方。
有了专业的培训和指导,各校的教师们组织阅读有方可循,有案可依,辐射与引领效果明显。
四、活动特色化把阅读当成项目来做
学校以做项目的方式推进阅读工作。项目组的老师们经常在群里交流和分享阅读方面的经验、做法。每月,教联体组织为“优秀阅读校区”、 “优秀阅读班级”和“优秀阅读教师”赠书,鼓舞了师生坚持阅读的热情。
六小每年都会举办隆重的读书节,活动充满仪式感,使师生沉浸在节日的氛围中勤读不懈、乐读有成。
六小校区举办的各种活动,都会联动各成员学校,同步开展。开学伊始,教联体4所学校同上开学阅读第一课《大展宏“兔”好运年》;今年3月,六小依托公益组织引进的中国科技大学教授的科普讲座活动,已在3所成员校顺利进行;3月底,我们教联体读书节开幕了,各分校也纷纷行动起来,阅读的力量让我们同步、同频、同心。

五、展示成果化
阅读项目组的班级制作了班级阅读美篇、编撰了“我们的阅读故事”文集、编排了阅读情景剧、设计了阅读作品展板。
读书节“我的书屋我的书”、“我的故事我的书”、“我的光影我的书”、“我的分享我的书”、“我的班级我的书”等系列活动更是高潮迭起、硕果累累。
无形的书声影响和感染着教联体学校的师生,有形的成果更能让大家尝到读书的甜蜜、收获的喜悦。

六、人群扩大化
让更多老师、学生、家长“卷入”是阅读推广的一项重要任务。
教联体成立了“我们的围读”教师社团,建立了“我们的曦光”交流圈。4所学校的老师每月共读一本书;每天在曦光圈无障碍交流。短短两月时间,老师们发布的阅读或教学随笔已经超过1700条。
建立“教联体家长学校”,多次家长会、家教讲座都以“阅读”为话题开展,让区域内更多家庭重视阅读,让更多家长愿意陪伴孩子读书。
教联体为进一步推进阅读工作还进行了一些深度探索。
培训教师、提升能力,使阅读指导更具实效性。
阅读经验、校区分享,稳固常规阅读模式和成果。
主题阅读、同步活动,加强校际之间的师生联动。
“时光课程”、共研共用,形成阅读校本资源体系。
阅读启智、引领成长;书润曦光,照亮未来。
坚持:让师生亲近书本,常读书、乐读书、会读书。
我们坚信曦光教联体:师生们能从阅读中受益,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