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
重返母校——原底中学
文/冯晖
2022年八月十日,学校会计通知退休人员一定要返校必须亲自填写一个表格。
我过了两天有事回老家,顺便在学校填表。
当我来到学校门前后,我以为我走错了门,原来高大的门楼不见了,雄伟高大教学楼不翼而飞……
这座门楼是1993年和六边形六间三层教学楼一同修建。门楼是把旬邑县委门楼扩大了十倍修建而成的。它高大宏伟,魏然屹立在原底街道西北面,是原底街道一座靓丽的风景,它是旬邑县首次给原底中学修建教学楼门楼的,体现了县委县政府教育的重视!它是原底街道的东方明珠!它坚守了原底中学二十多年,可以说是战功赫赫!没有了它我的心里真有点空落落的。
那座六边形六间三层教学楼,是我亲眼目睹建造起来的。我们在这里送走了多少莘莘学子,这里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是绘制蓝图的温室!有多少园丁们付出艰辛劳动!琛流了多少汗水!
有很多干部子弟都慕名而来,在这里如饥似渴学习文化科学知识。从这里走向高中——大学——研究生!成为精英,最后奔赴各条战线担当主力军 ,成为祖国建设的人才,排头兵!
今天没了它我心里感觉不是滋味!
我的母校是我学习知识的神圣殿堂,是我洒过汗水的地方。我离开只有七八年时间,今天突然一切都变得很陌生。没有认识的一个人,我曾经不管晨曦和幕夕随便进入的地方今天门卫不让进去,问我是干什么的?我的心里好像有人用一盆凉水从头上浇到脚下,心真凉透了,失落感由此而生!过去主人一下子变成外人。真像离开老家多年的游子回到家乡“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回想七十年代我们读书的原底中学,当时校舍简陋,我们都如饥似渴地学习知识文化,汲取文化素养!
每天清晨四五点钟就起床,同学们互相你叫我,我喊他,一起跑步去学校。
上操前操场上,教室前后就有很多捧着语文书读高尔基的《海燕》……有的读Yingglis……有的读记数学定义、物理公式、元素符号……
校园里一切都是欣欣向荣景象……
晨曦阳光洒落的时候,操场就有跑步师生们,他们喊着“一二三四,一二三三四”洪亮口号声响彻云霄,铿锵有力的步伐跑向前方……
时过片刻,每一个教室里传出朗朗的读书声响彻原底中学上空……
1989年,我很荣幸又回到母校工作,学校已迁回了新校区。当时正是母校教育教学鼎盛时期,各种大赛都取得优异成绩,当学校学风正,有很多学生发奋读书,每年中师中专学生录取学生最多,升学率在全县遥遥领先!
我亲眼目睹1993年建造的宏伟的教学楼,和高大的门楼、实验楼。这里记载了很多老师和学生们学习的故事。
我清楚的记得我所带班级里,有一位蒙胜利同学,他浓眉大眼,聪明伶俐,学习刻苦认真。学习成绩特好,上课踊跃发言,每次都回答的比较完满。老师都说这个同学将来一定能成为大人物……突然有一天,有同学说他在家遇害走了,老师和同学们都很惋惜……
2015年我退休离开了母校。
时光荏苒,我离开学校已八年多,这里一切都发生特大变化,教学楼、门楼不翼而飞!新的教学楼正在建筑中,门口是一个很大的电动门,门卫已实行严格的进出登记制度,陌生人不能随笔进入。
门卫我一个都不认识,他让我给会计打电话,会计告诉门卫我才走进校园。园中一切都变得特陌生,到处都是楼房,后面的宿办楼又五层高,也特漂亮,没有我在校时的一点踪迹……
回想起1989年的原底中学,虽不是过去原底寺改建的学校。它坐东向西,走进大铁栅栏门,门口面对面有六间门房,有当时司铃、门卫人员外,还有几个老师宿舍。北面是一排教工宿舍,大门南面是学校领导的办公室,中间是教职工会议室,最南端是教师职工饭堂。第二排还是教师宿舍。
从第三排开始是教室。当时初一是四个班,初二三个班,初三两个班。后来学生越来越好了,初一就六个班级,后面两个年级也相应的增多。因为学校升学率逐年上升,有很多学生的慕名而来,有镇政府干部、企事业单位、周围乡镇的学生,我记得有当时的县委书记梁奉民的女儿都来原底中学上学。好有外县好多干部的子女都转来原底中学上学。
当时的校长秦新民、副校长席俊民,教导主任于忠孝等一班人领导有方,治教严谨。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迎来了母校教育教学质量大提高的春天!
1999年改革开放,把临街道一排教工宿舍让出来,向外租赁,让小商贩开门面。促进了学校经济……
这些事好像就在昨天,不知不觉二十多年飞速而过……
今天站在陌生校园里,没有了教学楼,也不知道学生在那里上课,校园里没有一个人,不知道会计室在那里?北面有一排教工宿舍,有好多个都门锁着,有的门开着不见人,我站在那里一时不知道何去何从?
我在莫大的校园里转来转去找不到会计室,好不容易才遇见了一位女老师,她才告诉会计室。
会计也是位年轻人,他很热情干练,我很快填好表。
走出校园,我感慨万千!
今非昔比,时光变迁。很快八九年过去了,昔日的校园已面目全非!过去是大房接蔽,今天楼房林立!时代的步伐真的好快啊!很快把我们摔的好远啊!难怪门卫不认识我……
母校啊!我一定还会来看你的!
作者简介:

冯晖:男,生于1955年。祖籍陕西省彬州市龙高镇香庙冯家村人。陕西省旬邑县原底中学退休教师。自幼喜欢文学,2015年退休后旧笔重提,歌颂生活。曾在《检察文学》《旬邑文艺》《豳风》《咸阳文艺》各种刊物上发表过诗歌、小说、散文几百篇。2021年3月份参加了咸阳市三家联合举办山青水秀小说大赛,小说《老书记笑了》获得二等奖!咸阳市作协会员,旬邑县作协会员,县诗词楹联协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