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成新 吴志义 朱海燕 张克明 徐彦平 刘宪宗 李昌明
★ 赵成新的诗
【作者简介】
赵成新,男,1957年10月出生,大专文化,中共党员,江苏省宿迁市人,曾服役铁道兵四师,现为铁道兵兵网文学创作中心志愿者自由诗部副部长。喜欢自由诗写作,诗风清雅,涉猎题材广泛,其读战友诗歌的感赋之作,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广受好评。
‖ 诗在春天放飞
——诗孙建军战友诗10首感赋
.1.
从江之源诞生的地方
巴颜喀拉的一滴水
展开春天诗的翅膀
诗走过千山万水
挥洒青春的光芒
乘一叶飞舟
在万里长江癫狂
做一只苍鹰哟
顺着巨龙开拓的沟壑
一路向东翱翔
让长之江
让宽之河
填充我的胸腔
丰富我浮想联翩的思想
是你的诗魂啊
牵着我的手去探访
一首诗颂赞长江
用你匠心独运的诗句
磨砺我的匕首
我曾紧握的钢枪
.2.
在你诗的意蕴里徜徉
那是一种愉悦啊
更是一种舒畅
黄河九曲十八弯
一泄万里的长江
每一道弯里
只有短暂的快乐
没有占有的幻想
曲曲折折的冲锋
弯道处浪遏飞歌那像黑色的闪电
把前进征途照亮
曲之水不腐,
曲之水恣肆奔放!
你的诗告诉我哟
不在曲径里随波逐流
要在千回百转中挺直脊梁
唱出自已的心曲
吼出诗者荡气回肠
不在弯曲里惆怅,
走出囧途啊,
一路向北向东
东方有一颗鲜红的太阳
.3.
我在你的诗行里
认识了大江大河
这是何等的恢宏哟
她是我们的母亲河
她滋润了小草禾苗茁壮
哺育了我们成长
河之大要用心去描绘,
水之阔要用情去想象
义无反顾地去追逐你
寻觅你奔涌不羁的足印
欣赏你美轮美奂辉煌
诗歌可让飞瀑挂前川哟
诗人的心胸如宇宙
一首诗囊括所有湖泽汪洋
.4.
你用诗告诉我呵
每个人的都经历过
是蓑笠翁摆渡你过河
要么你驾一叶扁舟
渡一群人过河过江
野渡无人舟自横
赶上了是你的幸运
等待摆渡需要雅量
日月可以摆渡人间
星辰可以摆渡时间过往
你一次次劫后余生
感谢与你风雨同舟的人
多少风雨雷霆中
一直等你渡你船工哟
是他是她啊是星光
摆过了春水一江
摆过了云烟雾霾
摆过了潮头细浪
也许人人都经过人间渡
可谁知晓啊
亚诺方舟摆渡彼岸
我们背诵唐诗三百首
吟咏现代诗一本本
驶向遥远的地方
那里是诗之国
那里是诗的天堂
.5.
读你的陇上诗稿
八百里秦川呵
横亘一道道坡
耸立一道道梁
这里出过秦皇汉武
这里诞生晋书唐诗
这里的父老乡亲哟
都会吼一段酸枣腔
啊,我的兄弟哟,
你可与诗圣诗仙比肩
因为你的长歌短赋里
有西风瘦马烈
有秦时明月汉时关
有戈壁漠海不倒胡杨
你的诗韵泾渭分明
你的诗语来自国殇
来自山村古巷
我啊我在江淮平原
我多想跟着你去麦积山
是倾听禅堂佛音
去敦煌石窟
临摹五台众僧合掌
在诗与歌的风沙羌笛里
奏出黄土高原人家
千年古窑洞温馨
现代化直插云霄
楼房
.6.
我去过表里山河吕梁
那是我魂牵梦绕
的地方
第二故乡给我以胆魄
那里有我初恋的姑娘
我爱汾水潺潺
更爱晋阳湖的浩荡
我登过燕山泰岳太行
让我至今难以忘怀哟
在连绵不绝的山峦怀抱
那从吕梁深处柳林沟
泊泊流出的千万条小溪
那由太行之巅飞落的
飞流投向大河的瀑布
是山中溪水啊
让山洪积聚惊天力量
它挤破了河床
携着泥沙汇入江洋
别小觑山间溪流呵
是它用细小的柔弱
丰盈了黄河长江
诗的隽永如一股清溪
当他与众诗者携起手
诗歌讴歌难忘战斗
诗歌赞颂岁月静好
诗歌擂响前进战鼓
诗歌与人民大众一道
迈步走向民富国强
.7.
你站在龟蛇峰巅
深情地喊一声川江
大山大江都听到了哟
听到你用诗写就的川之江
啊,
我们也听到了
听到峡江的号子
听到了三峡的传唱
听到乌江的问候
听到了岷江的波浪
你啊喊吧喊吧
喊出放排尽出山
喊出春山已葱茏
喊出春风绿翠岭
喊出三峡白鹤滩
喊出侗歌绕山梁
喊出千村万寨达小康
啊,我的战友哟
在你诗喊川江壮歌里
我们听到了啊
山村小学的孩子
朗朗读书之声
听到了苗寨的情歌对唱
我看到了啊
川江汉子黝黑的脊背
弓身摇桨放排
热血汗水注满春江
.8.
又是人间四月天
天下谁人不识你君?
林徽因啊
让多少文人墨客啊
为你抒情为你张狂
是她的与众不同
还是她儿女情长?
是啊,也不全是哟
她的柔美如诗
她的肝胆如钢
她曾以诗歌颂真情
她曾以诗讥讽豺狼
四月天是桃红柳绿
那是诗人与诗人心灵碰撞
诗是灵与肉的融合
诗人用诗祭祀诗人
把她的娇羞坚韧
带进我们同一个讲堂
引入漫长悠然梦乡
一个女人如此青春永驻
除了她的妖娆俏丽
还有她经久不衰的诗笺
让我们永远记住
她的音容笑貌
她的诗意文章
她素面朝天的脸庞
留给后人的念想
.9.
是你把诗凝成佳酿
在阳光明媚的日子
把它倒进夜光杯中
幸会的诗人们
来自四面八方
夕阳西下啦
趁着暮色举起杯
要喝就醍醐灌顶吧
要喝就不拘一格哟
把心之湖喝个精光
啊,你醉倒家门口
我清清大湖之畔
醉卧于扁窄船舱
在晨曦中醒来
仍一身裹着酒香
诗是心灵鸡汤
只有彼此拥抱哟
才能记起昨天
曾经的开山凿洞
曾经的花开芬芳
曾经的铺路架桥
曾经的钎锤闪亮
走进魂魄的诗让人铭记
诗心去贴近生活
才叫人永生难忘
饮酒作诗诗猷劲
写诗朗诵令人神清气爽
我膜拜岁月不老
剩余时光全给诗与远方
让我在你的诗苗圃
吸吮草尖上的营养
.10.
我爱枫叶红透时
更爱那秋日的金黄
一片枫叶红如火
那是西山红叶红
那是姑苏枫林晚哟
那是枫红染井冈
你把红枫写成火焰
枫叶红于二月花
它装扮了金秋
也灌醉了山梁
枫红色愈浓
霜袭无悲怆
我曾无数采撷枫叶
把它做成书卡
把它放入影集
若干年过去哟
枫叶依然艳红
而照片中的老兵
早已雪染冰霜
我们常常啊
铭记走过的地方
常常把名诗刻在心房
关于枫叶的诗
我记住了你的叮嘱
每年走进秋冬
总要回头远眺
诗在雪的飞舞里
枫是红妆素裹
枫叫醒绿茵下的纺织娘
.11.
今夜是诗的海洋
一首一首的诗
是一朵朵浪花绽放
你是每期一歌主角
你的诗早在昨天登场
在春风化雨里哟
你的叶绿枝壮
今夜我去河边折柳
在星月下编只藤筐
把所有的收诗语收藏哟
在早春二月吟诵
在阳春三月精读
读它个通宵达旦
诵它个地老天荒
在槐花飘香时节
约上蜜蜂一起哟
把最美的诗传给原野,
献给金色翻涌麦浪
啊,经典的合诵
绚烂了这个春天
也敲击我们的心房
赏读孙建军诗歌
我不会迷失前进方向
既然把诗嫁给了夕阳
我将用分分秒秒
写出诗的婉约豪气
唱出诗的丈剑铿锵
吟出诗的字如千金
诵出诗的柔情锋芒
★ 吴志义的诗
【作者简介】
吴志义,又名吴非,山东东明人,毕业于铁道兵学院(现为石家庄铁道大学),大学文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1964年入伍,参加过贵昆、成昆、襄渝、青藏铁路建设。曾任铁道兵第五师二十三团连队干部,后供职于铁道兵第一指挥部、铁道兵政治部以及中国铁建总部,从事秘书、宣传、人事、新闻工作,曾任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人事部副部长、中国铁道建筑报社长。多年坚持业余写作,倾力表达对铁道兵艰苦创业精神的颂扬之情。诗文散见于人民日报、中国作家、诗刊、解放军文艺、青海文艺等报刊,有诗集《心灵的雨丝》《心灵的潮汐》《心灵的故园》及古体诗集《丑石居诗存》出版,另有《丑石居散文》和新闻作品集《报海留痕》等出版。
在诗歌写作中,多年关注国内外哲理诗写作的衍变动态,潜心于哲理诗的写作与探讨。认为哲理诗是对宇宙空间、社会万象、人生理念的高层次思考,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超越。作者笔下的哲理诗,多是运用哲学理念、美学视角以及宗教意识,对现实社会中的人生百态、世态炎凉,进行细心观察和沉淀静滤,从而“幻化”出一首首可感、可思、可吟的诗行。
‖ 我沿着万里铁道走
2018年4月27日,我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的9月30日定为烈士纪念日。谨以此诗表达对新中国铁路建设中铁道兵英烈的缅怀之情。
我沿着万里铁道走
看望长眠在铁道旁的老战友
万水千山都是情
让我怎能,怎能不一步一回头
我尊敬的老班长
是你带我走上军旅人生路
新兵连里你教我叠军被
打靶场上你教我射击手把手
风雨夜,我站岗你带哨
你脱下雨衣披在我肩头
新兵训练结束时,你
拍着我的肩膀送我一句话——
咱们当兵的人
就是要天大的困难不低头
贵昆铁路重点工程梅花山
我与老班长奋战在同一个隧道口
没想到,一次隧道大塌方
老班长最后撤离,不幸葬身“老虎口”
我沿着万里铁道走
成昆铁路线上,攀枝花树下
再难见到当年的同乡好战友
犹记西南三线建设鏖战急
车轮滚滚日夜不停休
那天连绵阴雨里
一辆军车倾翻悬崖
战友韶华之年葬身金沙江
巨石下殷红的鲜血顺水流
我沿着万里铁道走.
当年的青藏铁路工地旁
排排挺拔的白杨依旧
越过哈尔盖
又过青海湖
天峻高原阵阵风沙中
关角隧道口的标语陌生又眼熟
山坡上堆堆黄土野草间
似有一双双臂膀向我伸双手
我沿着万里铁道走
走过德令哈
穿越察尔汗
又见高原新城格尔木
眼前的铁道兵烈士陵园庄严肃穆
坟墓一排排,一行行
依然是战友们当年出发时的阵容
生前,他们是天路的建设者
死后,他们是天路的守护人
他们把年轻的生命献给了天路
却没听到青藏线上奔驰的列车汽笛鸣
烈士墓碑前,我双手高举一束格桑花
以一名昨日天路建设者的名义
邀空中高洁的蓝天白云
邀横空出世的巍巍昆仑
同我一起
向天路修建中牺牲的筑路人表达深深的致敬
我沿着万里铁道走
看望长眠在铁道旁的老战友
万水千山都是情
让我怎能,怎能不一步一回头
‖ 永恒的守望
铁道兵战士心中最沉重的记忆,是在他们修建的铁路线上,永远留在高山下那一片片年轻战友的坟茔……
一位战友倒下来
一群战友向他奔涌而来
一位战友再也不能醒来
一块石碑在他身旁立起来
一个个纸做的花环枯下来
一片片圣洁的山花开出来
一堆堆黄土矮下来
一棵棵青松长起来
一片片坟墓静下来
一声声汽笛响起来
一个个名字被忘怀
一片片山村富起来
死去的战友用英灵守望过去
活着的战友用忠诚创造未来
(写于1998年7月5日铁道兵组建50周年纪念日)
‖ 最后一个军礼
我的相册里有许多照片
其中一张是一位资深的摄影记者赠予我的佳作
彩照中的人物很多,其中虽然没有我
但它却凝聚着我浓浓的军旅情感
这不是一张普通的彩照
她拍摄于1984年北京天安门前的国庆大典
这一年的1月1日
铁道兵脱下军装归属国家铁路建制
从此踏上了在市场经济大海搏击的新征程
这一年的国庆
是新中国改革开放之后
第一次向世界人民展示军容和国威的盛大庆典
昨日的铁道兵
祖国没有忘记这支为新中国建功立业的队伍
人民没有忘记这支志在四方艰苦奋斗的筑路大军
由原铁道兵所属院校和部队组成的国旗方队
被精心安排在此时此刻出场亮相
紧随于威武雄壮的人民解放军队列之后
行进在浩浩荡荡的群众游行队伍之前
新中国的历史未曾忘记
铁道兵曾经的官兵们未曾忘记
天安门前的华表和石狮未曾忘记
一九五九年的金秋
北京隆重举行新中国第一个十年的国庆大典时
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个兵种
铁道兵方阵那钢铁一般的阵容
以威武雄壮的步伐行进在三军部队受阅的行列中
经历过多年风雨冼礼
此年此日,此时此刻
一支昨日铁道兵的方阵
一支由今日筑路大军员工组成的方队
裤脚上带着铁路工地的尘土
怀揣着数十万筑路人的重托
眼含热泪,高擎着一面巨幅五星红旗
迈着军人的步伐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
这是一个历史性的精彩定格
是铁道兵人向祖国母亲致敬的最后一个军礼
此时此刻
这是一路风尘的铁道兵人
在天安门广场上的最后一次合影留念
这是一支整装待发的筑路大军
以铿锵有力的步伐
向祖国母亲宣读发自内心的如铁誓言
时光如流
几度回首
谨以此作,作为一幅彩照的题诗
留下铁道兵人历史瞬间的真情实感
★ 朱海燕的诗
【作者简介】
朱海燕,安徽省利辛县人,生于1957年2月。1976年2月入铁道兵,在铁道兵七师任战士,班长,排长,副指导员,师文化科干事。后调铁道兵机关,任铁道兵报记者。1984年2月,调铁道部人民铁道报任记者,主任记者,首席记者,多次参与铁路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1998年3月任中国铁道建筑报总编辑,高级记者,后任该报总编辑,社长。曾获第三届范长江新闻奖提名奖,第六届范长江新闻奖,是中宣传确定的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是中央组织部确定的中央直接掌握和联系的高级专家;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确认的全国新闻战线领军人物。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待遇。作品曾八次获中国新闻最高质量奖——中国新闻奖,创中国记者获此奖项的最高记录。另有90多篇作品获省部级新闻一二等奖。出版长篇报告文学,报告文学集,新闻通讯集,新闻理论集,新闻评论集,书法美术评论集,散文集,诗集达38部,总字数共2000余万字。2000年3月,调铁道部工程管理中心任正司局级副主任,专司铁路题材的报告文学的写作。是中国作协会员。
‖ 高铁过祁连山
高速铁路把中国的东部走小了
它把脚伸向更深更远的西部
去西部,它没有按规矩走路,跳过陇东的黄土疙瘩
双脚落在兰州,就去捞黄河浪里的落日
它嫌两山夹一河的兰州太小
放不下一方和田玉,撑不起天山一片雪
它开拔起程,让高速梦在大西北繁殖
高速铁路,有不寻常的思想
它不愿吃别人嚼过的馍,不愿穿新鞋走老路
不愿看乌鞘岭上孤寂的的寒鸦,不愿去武威
它说马踏飞燕的故事老得已经掉牙,它在
没有翅膀的苍天下,给大地插上羽翅
它避开老的兰新线,直插西宁
和日月山握手问候,又与青海湖碰杯喝酒
然后扎进门源,从祁连山中捡回上帝丢失的
陶罐。从偶遇的羊群到百年的驼粪
从峰头的积雪到潺流的小溪,它踩着
祁连山破败的表象,悟到了祁连山明日的图腾
像一把钥匙,从门源找到打开封闭荒凉的锁孔
头顶三千丈白发的祁连山,突然变得年轻
出祁连,它惊喜地望着大漠孤烟,走向天山
对天山,几千里的思念竟缩短为半天时间
它感到天地很小,又觉得道路很宽
世界小,小得已经藏不住思念
道路宽,宽得可安下五湖四海,地北天南
(2014年7月12日 京西桃源)
‖ 大柴旦信箱
为兑现喜马拉雅山的请求
我把第二故乡置放在一个无春的不毛之地
那里没有名字,昆仑在南、祁连在北
荒凉与空旷,都是从月球上植来
它距海西州大柴旦一百三十八公里
望断雁翅的眼睛,从未逛过大柴旦的街道
虽然如此,这个遥远的小镇,却是最亲最近的邻居
大柴旦××信箱,成为第二故乡的名字
也因此,我变成大柴旦镇的一个居民
我把信箱种植在信封上,写上收信人的姓名
半月或十天,呼啸的黑风,流浪的黄羊,大漠的月亮
携着我滚烫的思念,叩响几千里外的门铃
十天或半月,故乡的声音,泛金的麦浪
母亲手做的千层鞋和花生米,便热吻起远游的儿子
看不见,摸不着的信箱,是我精神的家园
把我滋养成战士,把枯燥的日子把玩成温馨
退伍时,战友们含泪斟满六十度的互助大曲
为不曾相识的信箱干杯,那个光荣而神秘的符号
高兴得让人把酒当成白开水,咕嘟一声下肚
喝醉了,硬说景阳冈打虎的武松就是自己
二十年后,我终于走进大柴旦
邮局里关于信箱的资料,早被岁月掏空
只是说,当年在柴达木腹地的旷野里
曾住过一支修路的人,大柴旦帮他们邮递了
八年的思念,留下的一条铁路
就是他们被风沙打瘦的青春
(2014年7月28日 京西桃源)
‖ 一条铁路顽强地西征
世上,少有这样顽强而神奇的铁路
飞天的路上,竟一次次地断头
于海晏、哈尔盖、格尔木。像一棵斩首树
虽死未死,根系泥土,把自己抛进梦魇的荒原
历尽生之旅的峥嵘与残酷。微颤的唇呡几滴晨露
吞一把黄沙,喝几股胡风,接一口地气
用几年,十几年,几十年心头的呼唤
唤醒昆仑原上沉重的黄昏,那一缕萌芽的梦想
于断头处咕嘟一声,长出又一颗鲜活的头颅
重新调适体内的器官与血液,沿着未竟之路
坐在偷渡玉门关春风之上,抖一抖精神
孑然一身,再次攀爬原始芜漫的风程雪途
回望断头的病历,每一页都盛开着泣血的悲壮
不是被黑风掏去心脏,就是被飞石砸碎脑袋
不是被冰刀割断血脉,就是被虐雪扼死氧气
更多的理由,来自一个民族霜天萧条的尴尬
每次断头后的重生,史诗般地刻在西进里程碑上
也许如此,才构成了健康完整的天路
每次断头,结束的是一个简单的过去
开始的是一个全新的启航。等待复活的季节
是给缺钙的骨头补钙,是给失血的土地补血
是从失语中提出龙吟虎啸,是从瘫痪的辞海里
扶起动词中的上马,让它扶摇直上九重霄
是给高卧于冷色的荒原,栽下前所未有的柳暗花明
一页翻过之后,铁路总是以九死不悔的信念
颠扑不破的精神,向着远方高处长征
开天辟地的伟业,需要继往开来的接力
待后来的力量汇聚,于格尔木生成的那颗头颅
义无反顾地扯起一条奔涌的钢铁河流
一气呵成地扑向拉萨。连日光城的大佛们
都激动得要坐火车,静不下心来诵经
(2014年5月10日 京西桃源)
★ 张克明的诗
【作者简介】
张克明,河北固安人,1949.11月生,1969.1月入伍,曾在铁道兵宣传部任干事.喜咬文嚼字,曾作捻须惊人之想,却未能写出成器的东西,50载文字匠生涯.拿给人写讲话稿的手笔写诗,无外拙妇刺绣,明知不可而为之.一来为铁道兵诗友大咖们陪衬人气,二来试图激活日薄西山的脑细胞.预防老年痴呆.谨此.
‖ 冰雕连
饥饿和极寒,将这威武的方阵铸造成冰雪的群雕
依然是那样雄风浩荡,个个紧握武器,躯体前扑
依然保持着战斗的姿态,宁可冻死也决不后退半步
特别是那些炯炯目光,可以将敌人撕碎
勇士们的躯体已升华为崇高与不朽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世上所有著名的雕塑,都不能与之同日而语
那是灵与肉的雕像
是东方一个伟大民族的雄魂,瞬间的定格
是保家卫国,捍卫世界和平,崇高意志的神圣图腾
是大忠大勇大爱大美铸成的,无法逾越的巍峨山脉
在人类文明的殿堂里,是永恒的偶像
从一位叫阿毛的上海籍战士身上,发现一首短诗:
我爱亲人和祖国
更爱我的荣誉
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
冰雪啊,我决不屈服你
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的
坚守在阵地上
阵地前,美军军官带领他的士兵庄严列队
向英雄群雕行礼,表达军人对军人的敬慕
他们知道面前这些勇士们只要每人有一个土豆充饥
他们就绝无在阵地前站着的幸运
就因为没有这个土豆,这些美国兵才捡了条命
罗丹的《思想者》,以思想著称
米开朗基罗的《大卫》,也是位战斗英雄
而较之冰雕连这些有思想,有信仰,有血性的勇士们
就显得微不足道,因为
那些著名的雕塑宣示的只是作者的才情
而冰雕连的方阵,则是用众多青春的生命铸成的无敌的伟岸
永远的惊心动魄,荡气回肠
每当面对岁月深处这些发黄的照片
眼睛总是禁不住潮湿,心中滚动着雷声
来自冰雕方阵的力量,足以诠释这样的历史事实:
不可一世的侵略者终于乖乖地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同冰雕连一起被西点军校珍藏的,还有志愿军出奇制胜的经典战例
那个霸凌而狂妄的国度,亦不乏头脑清醒的人
题记:活大半辈子,何止百千次的使用"拜读"一词,然而未曾深究其真正含义.总以为那不过是礼貌的谦辞.近日有幸目睹从江城前线凯旋归来的多位白衣勇士的抗疫日记,我懂得了拜读的分量.它是低垂如注的泪水诉说的感动,是高山仰止的瞩目诠释的崇敬,是激情热血的澎湃抒发的振奋.烈士张静静的向死救生尤其让我心灵震撼.我将这些史诗般的文字和英雄们的故事溶汇成一支心曲,凝聚成一束光芒,照耀你我前行的路.
★ 徐彦平的诗
【作者简介】
徐彦平,土家族,重庆酉阳人。1978年入伍,先后在铁道兵司令部、铁道建筑总公司、中国铁道建筑报工作,期间就读于复旦大学中文系作家班。1998年下海经商,创办北京德诺广告公司,2000年参与创立同景集团,进入房地产业。2006年创办西安高山流水集团。2013年,赴柬埔寨成立中柬金边经济特区。先后任陕西省川渝商会会长,陕西省政协第十届、十一届委员,陕西省总商会第十一届副会长。2011年获复旦大学管理学院EMBA学位,2019年获香港城市大学商学院DBA(工商管理博士)学位。出版诗集《游弋的小屋》、《中国商人》、《徐彦平诗选》及管理著作《知音文化管理五讲》、《情商中国》。
‖ 千户村
地图在墙上
母亲乘坐的飞机到哪里了
昨夜母亲来电话说她要回去
“怕在外头。”
我正在读余光中的诗
在外头?是我怕在外头
母亲走了
我很高兴让她离开那“非典”的都市
只是我给她的爱太少了
再多的爱都太少
给她的孝道还在折叠懊恼
我说母亲
你知道我是商人
我是从你那一亩三分地里长出来的中国商人
我不能来送你
我在开发大西北
父亲去逝得早
母亲的心脏操劳得太病了
我在办公室的墙上看着地图……
我曾对大夫说愿意用我的心脏去换她的心脏
怎样才能让你安心呢 母亲
可是你还在用唠叨勤劳你那一亩三分地
我对你说过西安有一个千户村
是儿子为孝敬母亲连村庄都搬到长安来了
你只是笑
那天你让我看你消肿的心窝时我却看到了你干瘪的乳头
看到母亲在怎样哺我
我在生日里写过一首诗
“生日是母亲煮不完的红鸡蛋
一个挨一个排成一长串年龄”
后来我开玩笑说:母亲 那些红鸡蛋值多少钱?
你只是笑一笑说:不要乱花钱
今天我怎么也忍不住眼泪要流下来了
看着地图
我说我记住了 母亲
我说我现在在开发房地产我要让你住进去
我说我要把房地产开发成千户村
我说我还要开出一张支票交给你
叫: ——G——D——P——
‖ 姐姐·姐夫
姐夫是个没有文化的庄稼汉
生活在风景优美的武陵山
肌肉就像山梁
几颗牙齿像石门
把天地间的阴阳变化都关在了石门外
呼噜打的像风箱
心里憋出的火
时时破门而出
大骂土地为什么长不出粮食
骂得我幼小的童年
在半夜醒来
直叫姐夫
姐姐就像赶子溪的水
随着黎明的曙光流出
不停地流进劳动 流进辛苦
在去县城的路上流来流去像一道风景
她去卖豆芽
卖各种蔬菜
然后换来清澈的心情
回娘家报高兴
给我们的童年
喂得甜甜蜜蜜
‖ 大哥·大嫂
大哥是我的偶像
是我心中的山神
大哥的箫吹得屋前屋后的小动物都静穆下来心跳
吹得夏天的小树林也想入飞飞
大哥是我们山里很有才气的年轻人
二胡拉得山舞银蛇
把“文化革命”斗跑了的山鸟
夜晚又被拉回來
咕噜咕噜扯闲谈
拉得夏虫也欢欣鼓舞
拉得还没过门的大嫂也忙里偷闲跑到我们家
找妈妈聊庄稼地的包谷出穗
聊稻子熟了沒?
大哥是个军人
是一枪能消灭几个假想敌的神枪手
他的事迹被部队传来传去
大地震时
他把他的战友从废墟里背出来了
他把老百姓从废墟里背出来了
他把他自己也背出来了
背上了立功
背上了表扬
背上了解放军报……
大哥是个优秀的乡干部
转业回乡当了武装部长、乡长、乡党委书记
像打枪一样打出来许多乡村工作的经验和成绩
在乡亲中自豪
在乡里乡外相传
★ 刘宪宗的诗
【作者简介】
刘宪宗,1942年生人,1962年8月高中毕业入伍,1964年入党,1965年提干,曾在铁道兵团政治处、师政治部机关、文工团任组织干事。1983年转业至北京市体育局体育博览杂志社,任主编、副总编、北京市体育记者协会副秘书长。1978年开始喜欢诗歌创作,先后在《铁道兵报》、《志在四方》、《北京文艺》、《北京文学》、《解放军报》、《解放军文艺》、《人民日报》等报刋发表作品。
‖ 绘图员
窗外,天上银河缀万点繁星,
一颗颗,像礼花五彩缤纷;
窗台上,浩洁的月光姗姗走来,
一缕缕,仿佛在催他走进梦境。
可这又怎能打断他的思路,
图纸上跳着一颗火热的心。
三角板里映出道道绚丽的彩虹,
旋转的圆规牵动着飞驰的车轮。
帐篷内是多么幽静,
听得清他起伏欢跳的心音,
合着闹钟嘀嗒嘀嗒的节奏,
伴他迎来报捷的清晨。
当图纸上纵横交错的红线,
在大地上化成条条铁龙飞奔,
他那一颗充满理想的心呐,
早已飞向二十一世纪的早晨……
(写于1980年)
‖ 林海炊烟
缕缕炊烟呵,
雾一样浓,
云一样淡,
飘上湛蓝湛蓝的天……
多少年呵,
人们这样评论炊烟:
说它轻浮、性野,
四海飘荡,不把家安。
战士自有战士的情感,
和炊烟结成了亲密侣伴。
缕缕炊烟飘呵飘,
把战士的脚印追赶。
春天,它溶着红色的花瓣,
飘起了战士心中燃烧的烈焰;
冬天,它溶着纷扬的雪花,
仿佛是战士心中美好的祝愿!
虽然,它雾一样浓,
却把欢乐带给了雪山、林原;
虽然,它云一样淡,
却把希望带给了沙漠、荒滩。
(1980.8.1)
‖ 清泉
白云深处飞来一股清泉,
亮晶晶,格外清澈;
它从战士的帐篷窗前流过,
光闪闪,流下山坡。
每天,战士上工从水边走过,
去开山放炮,去铺轨筑路,
每天,战士收工归来,
挂满脸泥花,带一身烟雾。
清泉捧出了香甜的水,
为战士洗尘,为战士庆贺。
即使战士进入了梦乡,
梦中也会有泉水流过……
★ 李昌明的诗
【作者简介】
李昌明, 1958年岀生于安徽省砀山县,1976年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在部队凭借自学取得辽宁大学中文专科文凭。1984年转业北京,曾任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党委宣传部处长、副秘书长、巡视员。系 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现任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两项国家艺术基金获得者。作词歌曲《共和国从这里走来》入选“心中的歌”一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人百首红歌推荐曲目;作词歌曲《你还记得吗》入选中国当代歌曲创作精品工程“听见中国听见你”;《与雷锋同行》被中国文联等单位评选为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主题歌;《中国只有一个》《人民选择了你》《朋友,你好吗》《母亲》等荣获省部“五个一”工程奖。作词歌曲《ok,星期天》在全国校园广为传唱;《贝侬》被确定为东盟十国一一中国乒乓球国际运动会永久会歌;《身边有我》被国务院国资委确定为中央企业志愿者之歌。为《喋血钱塘江》等多部影视剧及北京城外诚、上海畅铭保安公司等多家企业创作宣传歌曲。荣获首都“五一”音乐奖及文化部、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文联、中国作协联合授予的“深入职工创作实践活动”优秀个人荣誉称号。
‖ 坐上高铁喜洋洋
坐上高铁喜洋洋,
感觉就像飞一样。
咫尺天涯成历史,
地球变成小村庄。
清晨天安门前看升旗,
下午在热闹的黄浦江。
坐上高铁喜洋洋,
心情跟从前不一样。
那年春节回老家,
一天一夜咣当当。
满身疲惫走下车,
已经是大年初一大早上。
坐上高铁喜洋洋,
窗明几净多舒畅。
一路春风一路歌,
看不够那窗外好风光。
身旁的姑娘不停的拍照,
她要把美丽的家园来珍藏。
(刘福全曲,获中国高铁征歌金曲奖)
‖ 中国龙,中国风
在祖国的江河湖海上,
一条条银色巨龙呼啸飞翔。
在美丽的绿水青山间,
一只只银梭穿越忙。
在巨龙飞过的地方,
高楼林立,歌声悠扬,
在银河穿越的地方,
绿色田野,鸟语花香。
中国高铁,中国龙,
中国速度,中国形象。
中国高铁,中国风,
巨龙牵引世界目光。
中国龙,中国风,
大国崛起,中国力量,
风生水起中国梦想。
(由王立东作曲,获中国高铁征歌优秀作品奖)
‖ 你把你的手伸给我
你把你的手伸给我,
如春风一缕拂起我心灵的寂寞。
你把你的手伸给我,
青春岁月里多了一份温热。
你把你的手伸给我,
血脉搭起的桥撑得起风霜雨雪。
你把你的手伸给我,
人生的沟沟坎坎我们共同跨越。
你把你的手伸给我,
未来的日子我们一起把握。
(获莲花杯全国青年歌词大奖赛唯一的一等奖)
选自《铁道兵诗库》〈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