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云
我们的独生儿子,于2004年毕业于一所重点军校后,被分配到太湖之畔的无锡服役和工作,从此便成为了无锡的新市民,后来迎娶了当地一位蕙质兰心的好姑娘,两人于2012年拥有了一个生龙活虎的“龙宝宝”,于是,两位书香沁润的爷爷奶奶(江苏),甘之如饴地为孩子们承担起照顾孙子服侍家事的后勤工作。由于我们身处中原地区,平时大都是通过微信方式与他们进行相互情感沟通,真正亲昵地相互接触的机会屈指可数,所以,心里总是有着一种自怨自艾的愧疚感。
转眼间,孙子已经是一个正在读小学五年级的外傅学童,就在新冠疫情的远遁之时、春暖花开的仲春之季,我们决定远赴江南庶地看望阔别的亲人们,并且给孙子第一次过生日。当我们再次见到思念中的孙子的时候,禁不住惊讶不已,怜爱之情油然而生,他不仅褪去了稚嫩可人的青涩童颜,而且还长成了身板舒展的强健躯体,浑身荡漾着充满活力的朝气蓬勃,可是,他那张五官端正的脸庞上多了一副矫正镜,却让我感到十分惊愕,甚至是觉得不可思议的,因为在他这个孩提时代便佩戴上了眼镜,似乎显得有些不合时宜。奶奶(江苏)告诉说,三年来他经常要上网课,每天不断接触媒体视频,所以,对孩子们的视力有很大的影响。当我特别关注到他的小书架的时候,却发现了这些满满的书籍大都是课辅教材,或者是现代时尚的趣味学生读物,我顿时感到触目惊心,又使我浮想联翩,回溯起自己的童年时代和儿子孩提时代的生活场景……
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我们,大都是属于多子女家庭,由于父母工作繁忙,根本没有时间照顾我们,除了在学校读书学习之外,大部分时间都是由我们自己来支配和掌握,那个时候,学习努力不努力,主要靠的是自己的自觉性,根本没有人督促你,一根绳子,几块石头,就可以玩得酣畅淋漓,充满快乐的童趣……更主要的是,在那个火热年代里,人们的思想追求纯粹,生活方式简单,日常生活虽然清苦,但却没有人感到巨大的精神压力,因为,人们从入学到参加工作,似乎感受不到强烈的竞争压力,恰似“少年不识愁滋味”。
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子女,他们是生长于改革开放转型时期的一代新人,大都是属于独生子女家庭,父母们的家庭负担虽然减轻了,但却面临着与日俱增的工作和生活方面的精神和经济的双重压力,开始注重对子女们教育和培养的投入,更加注重树立“知识能够改变人生命运”的家庭观念,因此,对自己的独生子女给予百般宠爱,期许在他们的身上寄托自己未竟的奋斗目标。 
出生于二十一世纪的孩子们,他们是生长在一个百年大变革的新时代,随着国际化竞争态势的日趋白热化和科技飞速发展的严峻挑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内卷化的社会环境,他们虽然每天都生活在众多亲人们的精心呵护下,拥有着手机、电脑、网络等现代化生活方式,但却背负了沉重的学习压力和承载着未来的生活期许,从而失去了纯洁和快乐的天真童趣。正如独生的儿子儿媳所说的那样,他们虽然是时代的幸运儿,成为众人羡慕的国家公务员,但却愈加承担着众多的工作压力和社会职责,经常要加班加点地辛勤工作,倍感工作不易生活艰辛,他们只能奋力拼搏,竭尽全力为自己的下一代创造更加优越的成长条件,不断适应日趋快节奏的未来的生存环境,所以,这种愈加紧迫的人生危机感,导致他们不得不顺应当前拼命地塑造孩子们综合素质的大环境,免得自己的富二代“躺平”而沉没于时代潮流,这是他们这一代人应尽的社会和家庭的重要责任。
通过我们的亲眼所见和与孩子们的心灵交流,受到了强烈的思想震撼,体会颇丰,禁不住发自内心地感慨道:人生就是一场竞争激烈勇往直前的马拉松长跑比赛,唯有那些体魄强健、鼓足勇气、意志刚毅的真正强者,才能所向披靡战胜一切对手冲向人生成功的最高巅峰。
在给孙子第一次身临其境的过生日的简单餐聚中,我们又一次看到了11岁的孙子喜形于色的可爱模样,他爱不释手地把一顶金冠戴在头上,闭着眼睛,双手合掌,面对着点燃蜡烛的生日蛋糕,默然许下自己的神秘心愿,然后,他俯下身体一口气吹灭了如炬的烛光,我们老少众人一起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欢快真挚的生日祝福歌,在这甜美的歌声中寄予着我们大家对他的诚挚祝愿,愿他在今后的人生征程上像一名一往无前神力无边的“变形金刚”那样,成为战无不胜的时代强者。


作者简介:李云,网名:宏升、沧海起云帆,祖籍山东省海阳市。大学学历,高级经济师。80年代初毕业于华中工学院(华中科技大学),长期在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从事技术研发和企业管理工作,积淀了丰富的工作经历和生活阅力。自学生时代酷爱文学艺术,读书和习作一直伴随着心路历程同行。2017年在《河南人民岀版社》岀版了原创文学作品《岁月的印记》小说集,2021年11月在《纵横小说》网站发表连载长篇小说《生命礼赞之岁月如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