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图】路人甲乙
如花似锦一小桥,桥边二人在闲聊。
闲聊之际赏风景,欲过河遇路两条。
总评:述写达畅,语言稍微通俗,末二句可以引申写哲理,或者宕开写人情而留余味。
2【七律】虹桥春色
江南二月春光好,十里梅花映画桥。
玉树临风香冉递,亭台照水影飘摇。
清歌宛转声犹在,醉眼朦胧恨未消。
记得相逢曾共赏,几回梦寐到今朝。
总评:措辞闲俊,冉递对飘摇,对仗小疵也。二联言风景,三联道人事,末句亦能收束通篇,结构尚严。末句今朝与首联照应。只是几回梦寐到今朝,用意似有未妥,若言“常梦”,或“似今朝”似乎更妥当一些。此回梦寐自然是今朝,而前面梦寐,则未必到今朝,用一到字似不能表达联贯之意。
3【现代诗】踏春
草木初生,花开满地,
春风拂面,让人心情舒畅。
踏着春天的气息,
我们畅游在湖上梅林。
阳光温暖,鸟语花香,
微风拂面,轻抚花瓣,
感受大地的生机,
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活力。
踏春的步伐,
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
春天是个温馨的季节,
让我们一起去感受。
我们踏着春日的步伐,
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总评:语言优美,现代诗主要还是语言节奏的控制或者情绪氛围的塑造,诗人并未充分利用第十行以及末行的重复强化情感。通篇更有散文的味道。
4【蝶恋花】游春
小桥横过亭榭前。水色山光,尽入情人眼。十里烟波春水潺。扁舟载得梅花返。
几度寻芳归路远。柳外斜阳,又是黄昏晚。惆怅年来心事懒。梦魂只在江南岸。
总评:桥,过,前,潺出律,情人有歧义,若言有情之人尚可,若言恋人,通篇则非恋人所见。通篇合图切题,辞情并茂,很有天赋。
5【七绝】赏梅归来
梅花百树横疏岸,柳影千丝拂木桥。
最是多情湖上客,比肩日暮共逍遥。
总评:题曰赏梅,只有首句切题较紧,三四句写归来人象。首二句对仗写景,三四句转结人事,章法严谨,笔法老到。若写出新意,则更佳矣。
6【七绝】春
不负春光二月天,花红柳绿尽争鲜。
小桥石径连双岸,欲载清香趁早船。
总评:炼争字,形象见趣。图中并无落花,则香指花香,载为通感用法也。欲与趁字皆见情趣。
7【七绝】踏春
西岭梅花香满路,虹桥杨柳绿平湖。
几声燕语迎新客,一片春光入画图。
总评:绿作动词,可写杨柳倒影水景,而未切图象。通篇对仗尚有功力。
8【题图】无题
小鸟欢歌绿树头,红花明艳醉瞳眸。
画桥流水叮咚响,情侣赏春笑语稠。
总评:声韵响亮,四句每句一景,一二句花树之意尚能相连。
9【七绝】春游
小桥流水醉人眸,蜂绕桃红鸟语啾。
绿树参差连曲陌,与卿携手画中游。
总评:合题切图,结构尚可,措语畅丽。啾字多连用拟声。
10【题图】风景
请访四月赏园西,不过拱桥十六七。
愿结树海相思雀,再无风来北楼栖。
总评:新韵。访,无,楼出律,措语流畅,表意畅达。
11【五律】春景
大地罩春烟,虹桥两岸连。
黄莺鸣翠柳,紫燕向蓝天。
碧水如银镜,红花似锦笺。
怡情幽静处,赏景若飘仙。
总评:银为白色,不知如何形容碧水如镜。通篇色彩明丽,措辞华美,二联写鸟,三联亦有转意,末句收束尚可。当为今日之诗魁。
12【题图】踏春
河边空气新,小雀已成邻。
极目两岸处,凭栏一片金。
春柳垂满园,桃花串乡村。
莺歌燕舞里,与君携手奔。
总评:首联流畅,金有趁韵之嫌。三联满对乡未工。末句用意尚可。
13【五律】仙境
流水响叮咚,黄鹂深树鸣。
桃花红两岸,桥拱映清空。
锦绣山河美,人间仙境行。
飘摇临故地,梦醒乐无穷。
总评:文辞优美,表意达畅。两对清,字面未工,三联美为形容,行为动词,亦未妥。转句用意并未宕开。
14【题图】早春闲笔
诗余怕负好春光,柳绿桃红风霎凉。
已近南桥百无绪,一双人恰比鸳鸯。
总评:通篇用笔潇洒,比拟有趣,诗余,与后并无照应。末句结构,近似文法。
15【七律】江南春色
春风送暖拂神州,草色葱茏入眼眸。
梨白桃红花正艳,蜂飞蝶舞鸟声柔。
垂丝玉柳迎归燕,桥半弯弓盼客留。
莲步轻移寻旧梦,芬芳馥郁画中求。
总评:玉柳对弯弓,对仗微瑕也。馥郁即芬芳之意,稍微重复。首句缺一字,当为和或春字。
《中华题图鉴赏》4月17号(每日之星)获奖作品为11号作品,作者:清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