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文化复位和人类精神回归
文/雪流木
水的文化是一切文化的祖母。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我们所处的星球最早的文化是水的文化,水占地球面积70%,是水养育了生灵,泽润了这个星球上的一切事物,所谓“天生水,水生万物”是也。因而万物向水而兴,背水而亡,无论浩浩江海,涓涓小溪,乃至点点水滴,均为生命趋之。
人类应当是这个星球最新的物种,也是最智慧的物种。尽管这个物种的诞生有很多神秘和不解之谜,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与水有关。有趣的是,人体70%物质成分是水,与地球的比例一样,不知是否巧合。所以人类择水而居,依水而兴。不信你查一下,中国的地名与水有关者最多。因而也就逐渐产生了对水的崇拜、敬畏、依赖,以及许许多多关于水的文化。
因为人类祖先知道自己“从何而来,向何而去”。
今天的我们实在是迷惘了。忘了祖先的教诲,忘了生命的根本,仰仗凌驾于其他生命的智慧和聪明,放弃了对水的敬畏和崇拜,而且“恩将仇报”,去污染他,肆意破坏她,无休止的利用它,甚至“竭泽而渔”,“饮鸩止渴”,这就是悲剧的开始。
好在人类在一次次水危机面前终于有所觉悟,重新认识了水的价值,——特性、功能、韵味、风度、奉献·····
疏浚河道,休养生息,恢复湿地,保护生态,特别是各地恢复利用湿地已经成为一种风潮,西溪湿地、向海湿地、扎龙湿地、三江湿地等等,包括所有江河湖海的利用,开发旅游,依水生活,借水造景,用水发展。最典型的是松花江,在经历了大洪水和水污染危机后,哈尔滨加大保护力度,修养生息,恢复湿地生态,开发万顷松江湿地,打造百里生态长廊,成为中国最大的原生态多样性城市湿地,可谓功不可没。
这是水的价值重新利用,是水文化的复位。但愿人们不是仅仅短期利用。
人类重新敬畏水和依恋水,就是人类精神的回归。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新开始,包括人类对自然、对生命、对自己的重新认识和估价,是生命质量的提升,也是希望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