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云之公
——论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的公开公平公正
组委会主席助理 董晶
自2010年以来,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以下简称星云奖)已经成功举办了十三届。刚刚,第十四届星云奖的第一阶段荐选工作圆满完成,推出了本届星云奖七大奖项的24部入围作品和4位新星。星云奖是如何一步一步成为全球华语科幻界公认的公开公平公正的行业性奖项,本人自第一届开始参与星云奖评选办法的制定以来,感触颇深。
2010年,在董仁威、姚海军、吴岩三位老师的联合倡议下,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应运而生。办奖之初,如何评出一个大众认可的公益性奖项,成为星云奖组织委员会(以下简称组委会)一直在思考、尝试、探索和改进的工作。除了星云奖本身强调其公益性,绝不把评奖和作品版权关联、绝不把评奖和商业赞助挂钩外,如何制定出一套合乎公开公平公正之三公原则的评奖办法是关键中的关键。
前面几年,几乎每届都对评奖办法进行了实验性尝试。从最开始的业内投票评选,到后面的大众投票评选,再到后来的业内与大众评选结合,始终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没有找到最好的解决之道。
比如:在业内投票时候,众多作品几乎不可能做到逐一阅读,然后根据阅读体验进行投票和荐选,很多时候可能都是看人投票,导致人情票占比较高。
比如:在大众投票时候,则是根据作家的影响力而不是当期参评的作品质量。谁的读者群体庞大,谁的运作能力超群,可能谁的票数就多,就更容易获奖。这里面就难免会出现了令人不齿的寻租空间。
随着经验和教训的积累,每一届组委会本着一个公益性奖项必须坚持的三公原则,特别是第九届开始,迈开步子、大胆改革,终于探索并形成了行之有效的一套评选办法。目前看来,这个办法虽然还不能说完美,但至少在三公方面,是竭尽全力做好了的。
让我们来看看,现在的星云奖是如何评选出来的。
每届星云奖宣布章程以后,立即就会在组委会秘书长三丰和阿贤的组织下,成立一个围绕出台入围名单而展开工作的荐选委员会(简称:选委会)。这个委员会是由100多名科幻作家、幻迷、出版、翻译、学术研究等多方面的专业人士组成的志愿者队伍。每一个人都是科幻的狂热爱好者,十分珍惜这个荐选权利和看中自己投出每一票的责任。
当作者或者出版机构在规定时间内将作品提交后,选委会秘书处将组织专人首先对报名作品进行甄选,去掉不符合评奖章程规定的作品(如:非本届评奖时间范围内的首发作品、非正规出版社纸质出版或组委会认证网络平台正式发表的作品等)。通过核查的作品、人选信息,将上传到荐选委员会专用的网络平台系统,呈现在荐选委员们面前。
这时,选委会秘书处通过系统将把符合参评标准的候选作品随机分配给100多位委员,每个委员至少将被分配1部长篇作品,1部中篇作品和数篇其他类作品。被分配到作品的委员必须在限定时间内充分阅读,并写出较为详细的评价和给出自己认可的星级(10星为满分)。所有委员在完成自己任务后,还可要求加码任务或自由选择其他作品继续阅读和评价。所有评价都能被所有委员浏览参考,并可根据前面的评价情况再自由选择作品阅读和评价。这样,很多委员都会在完成自己任务后,阅读其他高评价作品,再自己给出合理评价,避免出现人情评价。比如:一个作品出现少数高分评价,多数低分评价,那么这个作品的高分评价很可能是人情评价。委员们则可再阅读做出自己的判断。反之亦然。
评阅任务结束后,选委会将发起第一轮初选投票,每个奖项的前10名(含并列)将自动进入复选名单。所有委员将再次阅读参加复选的作品,然后开启第二轮复选投票。复选结束后,每个奖项得票前四名进入入围名单,经组委会审议通过后在星云奖公众号上公布。
至此,选委会的任务完成。奖项评选移交给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评委会)。
每届星云奖的评委会主席都是在上一届星云奖颁奖典礼闭幕时候对外宣布的一位与科幻有关的知名人士担任。担任过星云奖历届评委会主席的有:韩松、吴岩、姚海军、刘兵、严锋、戴锦华、江晓原等。每届的评委会主席会秘密组建一支7人评委会,闭门开启最终评审工作。评委会要求每一位委员对入围作品通读,并给每一个奖项投出一张金奖选票,并说明投票理由或评语。如果某个入围作品获得4票(含)以上多数票则自动获得该奖项金奖。如果某个奖项所有作品都达不到4票(含)以上多数票,则在评委会会议上讨论确定金奖获奖者或空缺。最终,在评委会主席主持下,产生获奖名单。
评委会成员和获奖名单将在每届星云奖颁奖典礼现场对外公开,同时公布获奖作品的得票情况,宣告一届星云奖评审工作圆满完成。
相信这样严谨认真的评选体系,是少有奖项能够做到的,是真正体现了三公原则的,也是星云奖这么多年来深受从业者信任和支持的基石。未来,我们将继续总结尚存的不足,完善评奖办法,让星云奖更加公开公平公正,以科幻的名义,为科幻加冕。
附件:
第十四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荐选工作简报
第十四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组委会:
第十四届华语科幻星云奖荐选委员会自2022年12月筹备并组建以来,历经4个月,已完成了组织委员会授权的所有任务,下面先向各位委员做本轮复选投票的相关简报。
自2023年3月23日开始至4月7日结束,荐选委员会组织了第二轮复选投票,应投人数为121人,实投人数为119人,总投票率98.3%。其中分项统计如下,长篇项投票率为75.6%,中篇项投票率为73.9%,短篇项投票率为85.7%,翻译项投票率为63%,非虚构项投票率为66.4%,评论项投票率为58.8%,新星项投票率为72.2%。
4月8日上午10时,荐选委员会召开了全会(微信工作群),根据投票结果和章程规定选取了各个奖项的入围,并依此拟定《入围名单(草案)》。
通过后的《入围名单》将由组织委员会授权秘书处向入围的作品和作者发出《入围通知书》,因本届颁奖典礼提前的缘故,所以建议相应修订《章程》第三十六条关于收齐材料的时间截止日期,由5月1日改为4月19日。
因此,入围的作品及作者应在4月19日前,向组织委员会提交以下材料:
(一)电子文档1份,格式为pdf/word,须为全文;
(二)若已提供上述条款(一)项中的材料,则只需再提供纸质出版物1本/套;
(三)若无法提供上述条款(一)项中的材料,则另需提供纸质出版物7本/套。
若不能按时提供上述条款(一)(二)(三)项中的材料,则视作退选,不再列入《入围名单》进行评审,并按第二十八条第二款的规定处理。
评审委员会已由主席姚海军进行组建,《入围名单》提交评审委员会后,须在规定时间内,充分阅读讨论,并从中通过投票决出各奖项金奖,其他则为银奖。如有票数并列情况,由评审委员会主席最终裁定。
评审委员会须将获奖名单,包括对金奖投票票数及颁奖词等秘密封存,以完成评审程序。
在颁奖盛典之前,最终结果须对包括组织委员会在内的所有组织和个人保密。
第十四届华语科幻星云奖颁奖盛典将于2023年5月13日在广汉三星堆畔举行。现场开封公布获奖名单与评审委员会对金奖投票票数及颁奖词,并颁发金银奖奖杯和奖状。
与颁奖盛典同时同地举行2023科幻高峰论坛和星云年会,以及少儿科幻大会等系列活动。
第十四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荐选委员会
2023年4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