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张,秀美乡村的“前世今生”
特约作者/饶晓辉/江西

早就听说东乡区虎圩乡何张村,经过几年的秀美乡村建设,已被市、区、乡三级树为新农村秀美乡村建设示范村。也一直很想去观赏一下这个秀美乡村,顺便写篇关于何张村发生巨大变化的文章,但基于工作的缘故,始终未能成行。近日,受邀于虎圩乡武装部长张韡春之约,说她们要在何张村组织退役老兵举办一个二十大精神“声”入乡村的宣讲活动。届时要我一同去给她们做二十大精神宣讲报告。我欣然应邀,于是,也就有了与何张村进行了一次“亲密接触”。

四月十三日上午九点左右,何张之行我如约而至。走进何张村,目之所及,一派春意盎然,到处花红柳绿,村子里现代建筑结构的房舍与保留的传统民居,融为一体,相得益彰。既有现代发展成果的高雅,又不失民间传统的乡土气息。但谁能想到,几年前的何张村,这里还是一个古老破旧的“脏、乱、差”村:危旧房屋多,污水遍地流,夏天蚊绳乱飞,臭气满村飘是曾经何张村的真实写照。用当地村民的话说,村子的环境跟垃圾场并无区别,没有乡村该有的样子。
然而,这种“没有村样”的抱怨,在2018年被改写成了历史。是年,该村被东乡区列为第一批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试行点。当地政府采用EPC模式进行打造,特别邀请浙江大学的专业团队进行规划设计,其设计理念既突出城市的干净整洁,又保留乡村的原始风貌。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和后续的不断完善,一个集产业、环境为一体的美丽生态新何张,已初具规模,成了东乡区,乃至抚州市的一张新农村秀美乡村示范建设的名片。
花香蝶自来,梧高凤必至。何张村通过秀美乡村建设,成功蜕变的经验,不仅吸引了周边兄弟县区来此取经,更是招徕了不少慕名前来游玩赏光的人们,成了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助力剂。

村庄变美了,环境更好了,但何张人并没有仅仅满足于现状,他们的眼光看得更长远,那就是让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生活富裕起来。近年来,通过当地政府的牵头搭台,先后建起了一个总面积三百余亩,投资二千多万元的钢架大棚蔬菜种植基地。后又与区龙头企业江西恒佳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联手合作,创建一个五十亩稻鳅蛙立体综合养殖基地。通过对这些新兴产业的调整优化,如今的何张村,一年四季瓜果飘香,村民的经济收入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何张,好一派“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田园风光,煞是诱人。
作别何张,我回头再望了一眼这个如画里般美丽的小村,但见进出该村这条笔直的沥青路两旁路灯杆上,悬挂着的一面面鲜艳的五星红旗更加光彩夺目。昭示着何张村的明天,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一定会红红火火越来越好。回到喧嚣的城市寓所,我在想,何张村今天成就的取得,仅仅是改革开放新农村建设潮流中的一个缩影。透过何张村发生巨大变迁的“前世今生”,我仿佛看到了祖国神州大地上,一幅蒸蒸日上,繁荣昌盛的美好画卷。


作者简介:饶晓辉,笔名:筱野,网名:竹林听雨,江西抚州东乡区人。1981年10月至1985年10月在福建厦门某部服役。1982年开始文学写作,先后在《解放军报》、福州军区《前线报》以及厦门、泉州等新闻媒介发表稿件。1992年南下广东汕头,就职于一家工艺进出口公司,任公司中层管理。期间,在《羊城晚报》、《汕头日报》、《特区晚报》等发表各类稿件千余篇,并被南方报业集团《汕头特区晚报》聘为特约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