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日胡杨
文/温智慧
干净的阳光早早地挤破了窗帘,把蓝天的信息也传递了过来。
曾经在胡杨最美的季节,来过几次达来库布,留在印象里的是沸腾、聒噪、摩肩接踵的稠密。没来得及细细的品味小镇的曼妙,就踏上归程。
额济纳辽阔,一眼望不到天际。达来库布平展,一眼足可以穿透小镇的方圆与纵横,瞭向天边。这份足够的辽阔与通透,是用文字描摹不来的感知。需要的是用心体会和体会。
达来库布的清晨静谧而安详,虽然也有几部早起驰驶而过的车辆,可是它们的叫声,如何也打不乱小镇的宁静。
环卫工人守着时间,扫帚起落的认真里,夹杂着漫不经心的随性。晨练的人不少,年轻人的影子不多,几位邻居大妈在马路中间停顿互致清晨的问候,多好的自由自在呀。

沿着马路走到了头道桥,手扶桥栏眺望,原本想能听到弱水拍案的涛声,谁知这个时间段额济纳河是干涸的,因为上游农事的需要这个季节不给额济纳河分水。河道因为近期的雨没有晒裂,湿润润的,空气好是个清新,苍翠胡杨林在河道两边绵延开去,铺成了达来库布最为倾心的景致。
达来库布这个小镇总是被额济纳这个大地名遮掩着,好多人知道额济纳,却不知道达来库布这个旗府所在小镇。达来库布这个意为“大海的深渊”的小镇端庄着属于她的端庄、安详着属于她的安详,不疾不徐地宁静着属于小镇清晨的宁静。东风航天城、胡杨林、居延海、黑城、怪树林……这些元素彰显这方土地的远古与现代文明的交汇与碰撞。达来库布地理意义上的僻远成就小镇自己的风情与独特。生活在小镇的人们近似麻木地对待身边的宁静,早有身在福中不知福的茫然。人们的心境大致是一样,在一个环境久了,只是不自觉地融入自然的大同里,却麻木了感知。人们抑或沉浸在如火如一样的福源中,尽情享受来自八方四面的赞美与歌唱,忽略了生活或者身边的细碎。

清晨漫步在胡杨深处,来自胡杨三个三千年的传唱,早已凝成额济纳特有的人文,呵护并关乎这一方水土的人民的荣光与梦想。
额济纳因为自身的阔远,加之历史的厚重,让人们仰望和畅想。茫茫戈壁、蔚蔚居延、滔滔沙海,耸入云端的航天发射塔,还有汤汤的弱水,无不给这块土地上人们以骄傲和自豪的资本,每当世界关注飞天伟业,每当胡杨黄遍,每当居延汉简记忆成为一种符号,这里的人们深深陶醉其间。
在七月的清晨走在达来库布的街头,走进胡杨深处,你享受到的不只是静谧与安详的环境之美好,更多的享受到了流连忘返的恋与不舍,似乎有风走过,沁凉沁凉的,但是风的行走似有似无,感觉到风的抚慰,却感受不到风的存在;在达来库布的清晨里呼吸,阳光的滋味也被足足的摄入,风和阳光的味道是一样的清爽干净纯粹。

漫步达来库布的清晨里,走在胡杨林的阵营中,身心所得的那种畅快,足慰我心。没有生活在这边远的小镇,偶然的介入,得到的就是精致精美精华的收获,体会到的是有别与他处独有的惬意。也能体会到久居兰室不得其香,耳鬓厮磨后生活的困顿与茫然,当然我知道达来库布的热、达来库布的冷、还有达来库布的偏远、达来库布以外荒凉和寂寥。
作为旅者我的心放飞了,如果真的留下来,是否也会滋生厌倦,滋生逃离,滋生对所谓更高生活追求的期待?
达来库布的七月清晨的静谧安详和沁凉其实很短暂,昨天蒸腾的溽热并没有完全被夜色过滤干净,升起的太阳又会将这个小镇照耀的热烈开来,胡杨在阳光的照耀下即将完成一圈新年轮的闭合与丰满,迎接属于它绚丽多姿染色的风霜。

如果可能的话,我会在不同的月份走近达来库布的清晨,抵达小镇久远的历史厚重,对接现代科技的辉煌与丰硕,听取胡杨集一身柳、杨、枫叶的蜕变承接和继往。掬一抔弱水滋养人性里节俭的文明,抚平狂躁与不安带给人生的不知所措。
在达来库布的清晨里完成提升与参悟,在额济纳的胡杨林中沉淀思考与人生审美!

〔作家介绍〕温智慧,笔名:海中渔,男,1970年生,满族,中共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内蒙古文艺评论家协会第四届理事,鲁迅文学院少数民族班第12期、第35期学员。曾在《博览群书》《朔方》《草原》《参花》《松花江》《回族文学》《天涯诗刊》《西部文学》《小小说月刊》《杂文月刊》《悦读》《草原论坛》《骏马》《草地》《科尔沁文学》《阿拉善文学》“人民日报”“北京日报”“内蒙古日报”“中国税务报”“甘南日报”“华西都市报”“新书目报”“北方新报”“呼和浩特日报”“内蒙晨报”阿拉善日报”等60多家报刊发表文艺作品。
出版著作:散文集《灵魂的雨伞》《大漠放歌》,文艺评论集《抵达的姿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