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马扬鞭自奋蹄
新伍村位于古鲫鱼湖北岸,素有“荒田野舍”之说,有着得天独厚的荒滩资源优势。依水而居,依水而生的新伍人,有着传统的养殖习惯和丰富的水产养殖经验。村上人搞养殖喜欢动脑筋、讲科学,喜欢探索、比较、总结,不默守陈规,几十年来,走过鱼虾、鱼蟹、鱼虾蟹等套养模式,但都因市场因素、套养品种之间相互抑制、相互影响等原因,结果这些模式表现得问题多多,效益平平。
2015年以来,我们新伍村通过不断摸索,定量放苗的做法,进行龙虾、河蟹套养,养殖太平无病,龙虾河蟹产出规格大、质量优、产量高。接下来几年,村民们敢首创,继续这样做,并且通过塘口之间、邻里之间一传十、十传百,传开来这样做,养殖产出的龙虾、河蟹都达到了“双优、双高”的标准。
而老方法龙虾、河蟹套养,就是简单的将上年留塘虾作为翌年春季就塘饲养的种苗,这样就无法控制数量的多与寡,往往基本苗数量过多,养殖过程中表现出水草难栽难保,水质难调难控,发起病来,先死龙虾,后死蟹,最后收成无几,养殖结果养殖户只能谈亏,不能谈赚,弄得许多人提到养殖龙虾就“色变”。如今这一新模式在新伍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成功的解决了这一历史性难题。
现在只要你步入到兴化市海南镇新伍村,《国家级健康养殖示范基地》的标识牌和"新伍村龙虾交易市场"便会耀入您的眼前。多年来,我们新伍村凭借这得天独厚的水产资源优势,提振“干部敢为”精气神。培育敢为的底气,注重专业作风,拓宽敢为的视野,抢占先机,掌握主动,扛起敢为的责任,勇敢面对问题。憨厚朴实的新伍人民,以前一根竹篙一条船,便会日夜穿梭在一望无垠地芦苇丛中,他们用勤劳智慧的双手,将隆冬时节的芦苇收获回家,编制物件置换货物补贴家用。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自古以来新伍人民对水的眷恋之情非常深厚,利用荒地滩涂开挖精养鱼塘,变废为宝,成了集体的资产资源。人们凭借着一点粗放的捕捞技术,开始摸索新的养殖技术,主养、套养更新交替,夹杂着蟹、青(龙)虾几经试养培育,产生的经济效益不断攀升。后生可畏的吴良芹、扬启信、扬启义是小龙虾、螃蟹套养的倡导者,也是先行者,他们身经百战,敢于实践,摸索出一套稳产高效养殖模式,亩均纯收入万元以上,被江苏省水产研究所将这一模式定为"兴化模式",并在全省予以推广。每年的6月下旬,正是新伍村小龙虾上市的捕捞季节,每日凌晨1点至4点都有6、7万斤小龙虾涌向市场,大小商贩沿中心公路一字排开,此景壮观不言而喻,唯有车辆人等拥挤不堪,一时成了当地交通隐患的焦点。夜间媒体曾多次报道,这充分证实了新伍龙虾的喜人场景,如何营造“地方干闯”的大环境,那就要向着目标闯,及时把握上级的政策,开拓出属于新伍市场的发展路径。成立兴化市七里八乡水产生态养殖合作社,兴建小龙虾产业园。注册“渭水新伍”特色商标,努力构建大型冷库、对外门面门市32间、建立示范养殖基地观光旅游带、配合田园乡村整体规划增设龙虾馆、电商、抖音平台和科技业务培训,扩大影响增加动能,齐心协力勇攀高峰,扎扎实实地让新伍人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昂首阔步地走在前列。2021年以来,新伍村党总支部紧紧抓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机遇,将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民生工程与扎实开展农业特色产业等工作紧密结合,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快速推动村级经济社会更好更快的发展,积极营造群众敢创业的良好氛围。
在村级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发挥组织的优势和作用?我认为关键在人。这就要具备良好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扎扎实实为民办好事、办实事、解难题,首先要注重自身能力的提升,要有扎实深厚的理论素养,把加强基础理论学习与知识更新学习相结合,并用于指导实践,善于从危机中遇新机,从变局中开新局,要有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有高尚的道德品格,廉政勤政,真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加强与群众的沟通,倾听群众的呼声,增强与群众的感情,努力提高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做到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冲得上去。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青年干部还要有宽阔的眼界,全面的战略思维方式,善于观察世界大势,能把握住时代的要求,在理论和实践结合中勇于创新,要在乡村振兴工作当中寻发展,找路子,引导群众发展适宜当地特色产业,切实为人民群众谋幸福保增收。
新的征程赋予新的使命,新的期待呼唤新的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真抓实干,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我作为农村基层干部要立“敢为”之志、练“善为”之才、答“有为”之卷,从“四敢”精神中汲取为民服务的精神气,用自己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为青年服好务,做好事。以久久为功的韧性,发扬“四敢”作风,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以更加昂扬的精神风貌奋进新时代。
作者 杨永前 (新伍村党总支书记、兴化市劳模、新伍村虾蟹混养产业园法人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