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怡霖心象
—读作家陈婷筠《吾爱》书品
鹭岛之美人陈婷筠,中作协会员,并栖书法,且有非凡成就。她说,书法意趣,全在心象。学书者芸芸,而出此妙语者乏乏。

陈婷筠一篇《吾爱》,洋洋洒洒,书意顾盼,心象顿生,叫人爱不释手。通篇气韵亨通,花姿招展,正如其人:率真见性,火辣有爱,举手投足,分寸之间,稳沉持重,又跌宕起伏,中国书韵藏而外展,在“中国作家书法展”活动中,她所展示的书法作品——《吾爱》可谓妙品!
书法创作需要激情。品以心成。观《吾爱》书品,六尺整张章法大胆,富于挑战,留白匠心独运,落款字体与内容略异,应为整体布局。此在经典书品中亦属少见,可谓凤毛麟角。足见书者谋篇布局之娴熟功力。《吾爱》正隶碑意溢出,笔法、字法师宗《曹全》《西峡》,路子正,日课深,深得碑帖要义。尤其笔法变化多端,令人唏嘘不已。显出书者不可小视书法文化修炼及传统文化修养。
令人佩服和叫绝的是《吾爱》中的诸多复字的书法能力,为此妙品于世起到增色提神作用。恰似羲之《兰亭序》中的“之”字,无一不变,无一同面,字字“颜值”惊喜!
而且《吾爱》竖行错落9行,共84字,其中,复字有7个,小计27个,占三成往多,且有6字处于同行。这样的一件书法作品,本身颇具“富贵险中求”之意,这在书者提笔之前,恐是没有成竹在胸的。然而,怡霖不但书之,且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奇效,也是中国文学家陈婷筠书法作品得以进入此次书展(据说只一票之差排名孙山之后)的宝贵尝试。我为此要给大大的点赞!复字魅力无穷。7个复字有“你”“是”“情”“花”(各复4次)、“的”(复5次)、“无”“却”(各复3次)且“情”“花”“无”“却”“你”“的”6字复字各在同一行,这个章法布局在历代书法经典作品中,亦属鲜见。怡霖书法心象,在此作中表现的淋漓尽致。她敢于勇于挑战的书法精神令人敬佩,又有些唏嘘。首先是字型的变化,追求险绝;其次是墨色,浓淡相较,如“是”,再次是字法,如“却”“花”,第四是笔法,“情”“的”,最后是气韵各异,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
怡霖的《吾爱》是作家的心灵散章,而将其内容书之以品却又是悟道之作。她把十年书法之悟,完全浸淫其中,我认为这绝非小技,而是一副宏篇巨制,是她书法成“婷筠风格”的奠基作品。她在书法上是成熟的。她也有巨大的潜力在书法上走的更远。带着“怡霖书风”的她曾被邀请上了广东丰顺、珠江合创新春年会的华丽舞台,闲庭信步的在炫美灯光悠然音乐的氛围里,在众多目光的注视下,挥毫写下了“梦回江南”和“砥砺奋进”两副作品,赢得现场观众经久不息的喝彩!
总之,婷筠《吾爱》书品,当属书家此一时期上心之作,亦是其书法走向风格成熟的“里程碑”式代表作。希望婷筠继续潜心法古之碑帖,浸淫“大家”书帖心智,在张扬个性之时,更多的注重中国国粹之书法意趣,少些“任性”枝蔓,收住心性,书准心象,布好出神入化之“字眼”,向经典迈进!
第二篇 吃茶听琴惬意事
每每看到婷筠的字,都叫人有一种冲动,总想抚了她的纤纤玉指,细细来瞅,看这手纹上都是哪位神仙留下的掌纹,让她如此灵巧地变幻出美妙的字和诗文?尤其这书法作品,如初见心仪之人更让人怦然心动。
一张条幅“吃茶听琴”,装裱上墙之后,那个清爽、靓丽之美,和浓浓的书法味道扑面而来。很是讲究的章法,舒朗而不失雅趣,平静而颇具灵动,看着舒服之极也!

字法看,繁体有源,疏密得当,法帖尽显。“吃”、“听”二字,一斜一正,吃字一张大“口”欲将半壁江山呑下,结果是心大,将自身都胀得憨憨的,身子都支持不住了。这个难得的斜势,给人的感觉就是吃胞了撑得慌,那将干脆吃“茶”去。“茶”是明清龙井或福建岩茶,那刚冒出的芽头,吮吸着天地之精气,方才探出小脑袋来,毛绒绒滴,十分有趣。品茶期间,恰有琴师一枚,小女子轻摇碎步,来于琴台之前,缓缓揭开琴布,轻拨琴弦,弹出悠扬之音出来。这“琴”定为万古之琴,一经厚重墨色写出,便让人随着琴音步入远古了去。却正有一位知音,端坐于前,静静地听自己心爱的人拨弄琴弦……
墨色看,前后二字舔墨较重,下笔涩滞,且短的横划较多,其长短、粗细、俯仰均有一些变化,真正在吃的形象上不至于呆板,琴色却有着多变之势,叫人一听就浮想联翩……
这幅字最大的特点就是一个“静”字,静静地泡你的茶,听你的琴,不管身外之事,静到只有雅乐合着琴声一起悠扬,一起向着前方努力地看……
第三篇 韵致通达在于心
一幅非古语,或惯写诗词作品,需以书法艺术表现出来,一般而言,还是有一定难度的。首先,难在篇章中的同一字多次出现,如何写好是对书家功力的第一考验。其次是难在章法布局,如何把一篇文章写出好看的感觉来。婷筠女史此作已见力道,很好地交待和解决了以上两个难题,可谓上乘之作。

在“中华美学精神”一文中,共有文字43个,其中“讲”“求”“意字在文中出现3次,“情”字出现两次。即是说,几乎每10字序就有一个复字出现,这在4尺对开宣纸上,如何表达得更有书法意趣,便足见书家之功力!婷筠一向是敢于向难挑战者,就如她之嗜吃,只要有美食是必向往之,并大块朵颐。对于一篇美文,欲作书法,无论多难,她偏向虎山行,而且勇于自我挑战。此书作中,谁会想到3个“讲”字、3个“求”字,她竟然并列一行,真有“富贵险中求”的绝妙味道。3个“讲”字均书以繁体,无论字法,笔法似无变化。细细端详,其中玄机尽藏。右二字字型与左字大小有变,三个字变化在于“言”字偏旁,首先是墨色有别,三字中中间“言”用浓墨,笔画长短,方向都有变化,而中间则用“燥”墨,且有枯笔示之。如此变化就使书法韵味意趣盎然,在平和中求得“封喉一剑”,让人得好生把玩!“求”字变化除墨色外,更在于“点”画的变化,尤其中间一字,点画入纸皆为反笔,使3字有了跳跃效果,我认为这“如鲫过溪”是一次绝妙的书意展现。“意”字变化在于位置不同,兼顾左右,使之融为一体,不显别扭或凸兀。

纵观通篇章法,取其正,竖行10字,横开4行,余3字,以落款多字沉于下式“救场”,盖白纹印稳压浮纸,与首字浓墨“中”字遥相呼应,观之美美其美,书法韵致通达,确不失为一帧大气磅礴,清秀隽永,意趣迭出之精品!
第四篇 线条张扬的墨色青春
一读婷筠书品《青春万岁》
婷筠人书俱老。
而内心青春的冲动,却始终不曾平静。
这幅似乎题词般的字,有一种呼呼而来的春风,吹过山岗,拂上额头。
字里行间既透射出勃发的青春力量,又富有着沉稳劲节的风骨。

“青春”二字端端正正,似一个有修养有正气的青年迈着坚实的步子向我们走来。
“青”字浓墨重彩,线条粗壮,墨色浓烈,给人以正大气象。“春”字变化有韵致,上部三个“+”字,形成犄角之势,中间疏散透气,显示出一位成熟书法家驭笔驭字的能力,令人击掌叫绝。
“万岁”二字则纤细舒展,似一个青年张扬的青春风华,在和畅春风里熠熠生辉。
尤其繁体“万”字草字头的展示,一正一斜,看似离疏,却相互依存,有一种牵手向前的力量在向上生长着。下部“禺”字,上下两个方框,一正方一匾长,在变化中取稳定之势,使整个字十分谐和,在整幅字中却显得生动活泼,可爱难得。
这幅字楷隶有碑意,不刻板,更以线条墨色的变化来营造内容含义,予以为乃一幅不可多得的上乘书法之作!
闲章用印也独具匠心,一长一正方,两印亦有间距,相互照应,恰到好处,点睛之笔妙趣横生!
故,说婷筠人书俱老,是说她字的老辣,人的练达,几乎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地!
第五篇 联字成趣
上联:得志当为天下事
下联:退居聊作水云身

首先该联合律合韵合对,是一幅悟透人生之妙的赠联。
上联既是描写,又是鼓励,可谓励志之嘱。经过职场打拼,小有成功,若得志,当行天下之事,即应做有益于国家之事,利民之事,不做苟且偷生之事。这样人无萎琐,便有了阳光气。下联甚妙,人在功成身退之时,应当怎样呢?是抱残守缺,作垂死挣扎之状,还是欣欣然,看破红尘,看淡一切身外之物,视功名以泥丸,只作水云身,退出江湖,清清静静吃茶、读书、写字,纳吐来往无有之气。
其次看书法意趣。书家乃一大侠级女史,不仅光鲜亮丽,且颇具文化内涵,又写得一手碑意十足的好字,惯常之态隶行天下。她书写时气沉丹田,意在笔先,力送笔端,水墨入纸,徐疾而行,一气呵成。该书法作品意趣全在上下联的字法、墨法的匠心独运上。上、下联对应字位,相互呼应,自成高格,情趣盎然。“得”字厚实沉稳紧凑,“退”字清晰灵动疏朗;“当”字无意宽阔,“聊”字蓄意窄匾;“为”字线条细柔,“作”字线条厚重;“下”字笔画少,故着墨多,“雲”字笔画多,线条细,着墨浅。以上对比相映成趣,带来了极大的视觉冲击和审美享受,让人过目难忘。两联题款颇具匠心,位置恰到好处,且字距开阔,如钉在木,秀美使然。作品用印,引首朱红,落款白纹,亦合古书规范,让人觉得法度萦怀,文人书法意趣跃然纸上。
每读婷筠书作,定有新获,小记于此,聊以为乐!
第六篇 目光与境界
一个人的成功与否,往往与之心胸有很大关系。
心胸开阔,则目光高远,他就有了为成功奋斗的不竭动力;反之,心胸狭隘,目光短浅,他看见的只是眼前,何来的伟大与成功?

抱宝怀珍,是一种赞许,也是一种肯定;是一种收获,更是一种境界。要识得宝,这是眼光;要抱得住,这是一种能力。同时,要懂得珍惜,懂得呵护,则是一种品行与修为!
一个人做到了知宝善抱,又用心去爱,还有什么事情不能干成呢?!
通观此幅书法作品,“抱”字笔力厚实雄劲,“珍”字简洁清晰,首尾呼应。“宝”、“怀”二字,线条清秀,疏密得当疏朗而有韵致,整个条幅可为意景相融,山岚舞动,水韵跌宕,不失为写尽奋斗人生的书法妙品!
【 作者简介 】伍宏贤,60后。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协会员,汉台区作协副主席,城固县乡贤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