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堤是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葑草淤泥构筑而成,后人为怀念苏东坡浚湖筑堤的政绩,将这条南北长堤称为苏堤。
苏堤南起南屏山麓,北抵栖霞岭下,全长约2.8公里,依次建有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束)浦、跨虹六桥,是跨湖连通西湖南北两岸的主要通道。苏堤春晓,为南宋西湖十景之首。
苏东坡(1037-1101),名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苏轼一生于诗、词、文、书、画等方面均有独到的成就。
“居杭积五岁,自意本杭人。故山归无家,欲卜西湖邻。”苏轼一生中曾两次来杭为官,第一次是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为杭州通判,第二次是宋哲宗元祐四年(1089)为杭州知州,前后在杭五年,政绩斐然。他给杭州人民留下了一条芳堤、一湖碧水、数百首诗、无数民间传说,得到了杭州人民深切的感念和追思。




三贤堂亦称先贤堂。南宋宝庆二年(1226),为纪念白居易、林和靖、苏轼三位西湖先贤,临安府尹袁韶在锁澜桥与望山桥之间,建立三贤堂,元初堂废。2021年,在原址附近重建三贤堂。









小南湖,为西湖的重要组成部分,水体以桥洞与西湖其他水体相通。沿湖(顺时针方向)依稀可见太子湾公园、九曜等南屏诸山、花港观鱼公园南部大草坪、牡丹亭、俞庄旧址、蒋庄、寂照亭、定香桥等景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蒋庄,它是西湖著名庭园之一,国学大师马一浮先生晚年曾居此庄,现其主楼辟为马一浮纪念馆。若泛舟小南湖,犹如置身画中,近实远虚,景色尽收眼底。

花港观鱼,位于西湖西南角,东接苏堤西倚西山,南北毗临小南湖和西里湖,为西湖十景之一。
据记载,花家山麓一小溪经此处注入西湖,故名“花港”。南宋内侍官卢允升曾在此建卢园。宫廷画师马远等择景作画,把卢园列为十景之一,是为“花港观鱼”。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康熙帝南巡杭州时手书“花港观鱼”四字。四十一年(1702),在池畔勒石立碑。此后,乾隆帝又在此对景吟诗,景名益著。




作者:李原(呼和浩特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内蒙古政协应用型智库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