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情思——烙发面饼
作者/刘影
今年春天的雨很少,不知道是不是闰二月的原因,一到春天总是盼着春雨绵绵的下着,坐在窗前看着窗外的细雨,会让我回忆从前的许多事来!
昨日的气温很反常,最高温度已经达到二十九度,傍晚,看着片片青云在天空中集聚!有种山雨欲来的气势!
早晨大概十点多坐在飘窗上看到外面的地面湿润,知道是雨来了!
前几天听说金塔公园里的牡丹花开了,准备跟发小去看看牡丹花,不知道这场细雨会不会将花瓣凋零!坐在窗前一边绣鞋垫一边向外张望着!
看着排成几排的孩子放学了,今天吃点啥呢?去厨房!最近我这做饭没有预约张法,临时想吃啥就做啥!看着还有将近三小袋过年单位发的面粉,春已末,夏将临,消灭面粉最快的就是烙饼啦!
中国人的主食主要是米饭,馒头,面条还有烙饼,我最喜欢吃发面饼,一个是因为发面的食物对胃比较好!食物好消化!再一个厚厚的发面饼是母亲在世时经常给我们做的主食!
在七、八十年代物资匮乏的年代,烙饼是母亲最拿手的美食之一,外皮焦黄,里面宣软,可以掰开里面夹上土豆丝,辣椒炒鸡蛋放点酱,这就是我们的一顿美食!如果可以的话在喝上一碗菠菜鸡蛋汤,那时没有传媒,电视上也很少能看到美食介绍!
母亲每个星期最少给我们烙三次到四次大饼,发面——醒面——用平底厚铁锅(那时候基本上家家都有这种锅),每天下午放学,我家住在四楼,大概到了三楼我就闻到烙饼的香味,那时吃油还是比较节约的,有时母亲上面刷上一层薄油,有时就不刷油啦!不刷油的饼爱糊,要勤翻着,母亲四十岁时就已经有一些白发了,昏暗的灯光下坐在父亲做的小椅子上卷缩着身子,因为母亲胃不好,偶尔会有疼痛,一两分钟就要起来翻翻锅里的大饼,然后再坐下,手里扒着新下来的小葱或着翠绿的菠菜,洗两个西红柿,一会儿西红柿鸡蛋汤,或者菠菜鸡蛋汤端上桌,凉拌西红柿,小葱蘸酱,现在看来一顿简单的饭菜,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是我们除了鱼和肉之外最可口的美食啦!最爱的是那个厚厚的发面饼!
时间如梭,母亲已经离开我们快六年啦,随着时间的推移能让我们每每记起母亲和父亲只有每年的上坟时对他们的私语!偶尔静下心来或者午夜梦回能依稀记起故去的父母双亲模样!
其实故人虽然离开我们时间越长,他(她)们的点点滴滴依然存在我们的生活里,平时我们爱吃的美食!那也是父母双亲在世时教会我们的,我们平时喜欢做的手工活,也是有他们的影子的,即使是每次去上坟时我们仍是挑着他们在世时爱吃的东西买着上供品!
记得鲁迅说过一句名言,有的人死啦但他们依然活着!父母双亲为了供养我们三个孩子快乐的长大,每天就像孺子牛一样勤勤恳恳的劳作着!
过年过节时,闲逛老城街道时,会勾起儿时的记忆,记得母亲或父亲带我们去城里给我买好吃的和好玩的,那几分钱的泡泡糖,那五颜六色的风车和纸灯笼,带羽毛哨音的彩色气球,或红或黄的罐头瓶子装的糖水,还有老城的各种美食都曾经满足了我的欲求!
在这个同父母一起生活了几十年的小城市里,纵横街道,新老门店,百味美食店,一家灯火中都有我故去父母的影子存在!只要我们细心的去寻找,去品味生活的老味道!
烙饼是曾经母亲教会我更好生活的手艺,也是我寻找母亲留存世间的影子,那么每当我烙饼或者做其它母亲教过的东西那都是母亲在陪伴我!陪着我的快乐,陪着我的烦恼!陪着我一起看云起云落,陪着我看世间繁华,陪着我享受酸甜苦辣的感受!
我的父母没有走,他们一直在我的身旁。
作者简介
刘影,辽宁沈阳人,现居陕西韩城,原是陕煤建设集团韩城分公司工程资料员,现已退休,喜欢文字。与诗结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