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参加绵阳游仙区第四届寻找最美舞者群众舞蹈大赛(决赛)侧记
西北区:龚玉梅 张卫华 李文华 报道
四月如诗,陌上花开,四月如歌,万物齐吟,四月如花,姹紫嫣红,四月如舞,舞动游仙。为彰显游仙丰富的文化内涵,打造群众易进入、可参与、能共享的文化生活,2023年4月13日,由中共绵阳市游仙区委、区人民政府主办,区委宣传部、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承办的2023年游仙区“芙蓉四季·舞动游仙——寻找最美舞者”群众舞蹈大赛——“决赛”在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红星美凯龙生活广场如期举行。

东望志愿者西北区人民艺术团、游仙区富乐街道东街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共享处、财务部共90余人在艺术团团长罗强、共享处郝建建、助教孔玲国的带领下来到现场,与来自全区的18支优秀舞蹈团队同台竞技,向现场的观众、市民、直播间的全国各地的网友们呈现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视觉盛宴。


据悉,本次活动自2023年2月启动以来,全区50多支队伍通过紧张激烈的角逐,最终筛选出19支优秀舞蹈团队参加了此次决赛,本次决赛采取评委现场电子打分,主持实时念分的形式,让比赛公平公正公开。
上午9时30分,一曲节奏欢快的开场舞拉开了大赛的序幕,各参赛队员欢聚广场,身着华丽舞服,随着旋律翩翩起舞。随后,游仙区宣传部部长朱兴安上台发表致辞,并预祝本次大赛赛出风格、赛出水平、赛出好成绩。

本场决赛共有19个参赛作品,舞蹈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涵盖古典舞、民族民间舞、街舞、戏舞、芭蕾舞等多种舞蹈形式。
抒情舞蹈《情定游仙》、《富乐花乡》表现了家乡的一花一草一木牵动着游子的心,歌颂和赞扬了绵阳游仙的风土人情及文化底蕴。民族民间舞《额尔古纳河》,展示了唯美的蒙古族女子形象:藏族舞《朝圣路上》反应了藏族人民的朴实无华;傣族独舞《傣》,朴实、灵动、矫健、柔美多彩的“三道弯”造型讲述了一位傣族女子独自的畅快。
街舞《好运来》独具个性,《青春之歌》活力四射,以青春向党、用新生代力量展现祖国越来越好;《我和姥姥》,体现"我"对姥姥的爱与思念,并立志将对姥姥的思念化为建设祖国的强大动力。铭记历史,不忘初心,红色舞蹈《信仰》、《红船向未来》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情怀,赢得了观众阵阵掌声。
仙人路社区燕之舞舞蹈队表演的《踮步桥》舞蹈,将韵律与水乡相结合,以舞传情、以舞明志,用肢体语言歌颂祖国,礼赞和谐家园,诠释自己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以98.07的高分荣获一等奖。

“华夏文明岂能任人践踏,壮美山河岂能任人宰割,我们抱着必胜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东望志愿者服务队表演的《保卫黄河》,昂扬励志,带给观众震撼和力量,最后以97.00分荣获二等奖。

上午11时50许,比赛在游仙区小岛舞蹈队表演的《戏韵》中圆满结束。随后评选,颁奖,颁奖嘉宾与团队领奖代表合影留念。
本次赛事经过层层选拔和激烈角逐,决胜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优秀奖7名。仙人路社区燕之舞舞蹈队、小玉儿艺术团、东望志愿者服务队、石马小学、橙橙舞队等19支参赛队伍纷纷获奖。

此次东望志愿者服务队表演的《保卫黄河》引人注目。赛后,当地新闻媒体记者现场采访了该团团长罗强:“今天有幸拿到二等奖,我心里非常激动,我们都是草根,爷爷奶奶级别的人,没有什么文艺基础,跟他们专业老师相比,我们有差距,与孩子们比,我们有差距,但我们今天拿到二等奖,我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并表示将继续努力,以创作更多优秀的红色歌舞作品向老百姓展现。

本次决赛精彩绝伦,时而热烈奔放,时而灵动优雅,华丽炫彩的舞服,优美动听的音乐,婀娜曼妙的舞姿,洋溢着青春活力的舞步,不由自主沉浸在如诗如画、山水田园的美景中。让观众们既品尝了春雨,又感受到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情不自禁地拿起手机记录下这难得的精彩,当地相关媒体也是实时开播通道,让更多人欣赏这一决赛盛事。
比赛既是才艺的交流,也是信心与蓄力的碰撞;舞蹈不仅是激情的燃烧,更是动感与活力的绽放。比赛暂告一段落,但人们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将继续。期待明年,有更多舞者、更多优秀作品展现在舞台上,以促社会和谐文明、人民健康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