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麦草灰里的美味
文/舒云
无数次在梦中,母亲站在家门口,远眺着山边的黄河,水平如镜的水面上倒映着蓝天、白云和山峦,还飘荡着一两只渔船,一切都是那么静谧安宁,美不胜收,如同一副画卷。微风吹拂着您的白发,凝望着远处的大山,您喃喃感慨道,那么大的山,以前赶着牛羊都跑遍了!说着的时候我看见了您眼里的光!还有那连绵起伏的山脉上您留下的一串串脚印,和您的青春,蔓延成了一条条岁月的小路,纵横交错。
也许是血脉同根,心有灵犀,今天吃到了大姐做的锟锅馍馍,一个个锟锅表面金黄焦脆,一打开袋子,诱人的焦香扑鼻而来,迫不及待地先掰下来一块放进嘴里,轻轻一咬,表面那一层嘎嘣脆,再往里面的略有嚼劲,最里面的内瓤松软如同蒸熟的馒头,吃起来酥香可口,浓浓的麦香夹杂着淡淡的草木灰的烟熏味,让我欲罢不能,瞬间,这熟悉的馍馍香味又让我想起了妈妈的味道。

“羊粪俩火堆堆煨上,烟熏火僚的一后晌,阿妈把锟锅馍馍做上,全家老小炕桌上围上,酸菜粉条炒上,锟锅馍馍摆上,再把酥油的奶茶倒上……”
记得小时候,天气晴好的时候,阿妈就会把羊圈里的羊粪连同羊吃剩的草杆树叶,用铁锹铲出来晒在院子里,或者大门外面,经过几天的晾晒,等干了就再堆成一堆,在前一天晚上发一大盆面,并把草烧着,等第二天早上的时候,草和羊粪已经烧过了,变成了一堆火灰堆,冒着阵阵青烟,母亲就拿出家里的几个锟锅,还打发我们去隔壁邻居加再借上几个,因为锟锅一般是铸铁或者别的金属制成的,为了传热均匀,做的都比较厚重,所以等我们叮铃当啷地把邻居家的锟锅借来时,母亲已经在发面里对好碱面,全部准备就绪了。一共五六个锟锅凑齐后,擦拭干净,盖好盖子,扒开草木灰埋进去。因为羊粪、草木灰燃烧的温度均匀适中,所以很适合烧锟锅。估摸着锅都热了,阿妈就把发好的面擀开,刷上菜籽油,撒上香豆、红曲等,卷成长条,再切成一截一截的,卷成一个一个的花卷,放到大平盘子里,端到离火灰堆稍微远一点的地方,再用方铁锹慢慢拨开灰,露出埋在灰里的锟锅,小心翼翼地用火勾拨去上面的灰,打开锟锅的盖子,再用抹布擦一遍,浇上几圈油壶里的菜籽油,把做好的花卷放进去,又小心盖好锅盖,最后用周围的火灰埋起来,整个动作要稳要快,否则就怕来一阵微风把灰刮进锅里面,这也就是要挑天气好的时候锟馍馍的原因。因为是在外面露天烧烤,又要去屋子里做面,需要来回跑,而且一次好几个馍馍一起做,锟馍馍的时候一般姐姐们都要给母亲打下手帮忙,端馍馍的,拿油壶和抹布的,都站在母亲身后,随时听候母亲指令。
接下来就是耐心等待,母亲不看钟表,也能很精准地掌握住馍馍锟熟的时间,馍馍总是恰到好处的熟透和焦黄。那时候家里没有冰箱,而锟锅馍馍便于储存,父辈们出远门时更方便携带,所以每家每户十天半个月就会烧一次锟锅馍馍,每次大大小小做几十个,印象中母亲喜欢把做好、凉透的锟锅馍馍放到缸里面,我们吃的时候都是从缸里取。因为小时候吃的面粉,都是用自己家种的麦子磨的,菜籽油也是用自己地里种的油菜籽榨的,就是馍馍里面放的香豆和红曲都是在地边上种的,也只有这些纯天然、零添加的食材放在一起,然后再用草木灰烧制熟了,才能散发出特有的醇厚的香味,而且永远吃而不腻。

就算偶尔有那么一次馍馍烧过了时间,取出来时外表有点焦糊了,母亲就会对我们说,谁吃了焦馍馍出去就能捡到钱!于是略微焦糊的馍馍还没凉透,就被我们争抢着吃完了,出门了还有意识地在地上到处看看,看能不能捡到钱,母亲每次都这样说,我们每次都相信,可是我们一次也没拣到过钱。现在想想,那算是母亲给我们种下的第一个“发财梦”。直到长大,我们才恍然大悟,揭开了母亲的“谎言”,也明白了母亲的用心,她是在教育我们不要随便糟蹋粮食,谁也就没有“问责”过母亲,心里只有对她“高超节约”教育的钦佩,和无限感激之情。
如果锟锅做完了,麦草灰还有火的时候,母亲最后还会在锟锅里给我们焪上一锅洋芋,上面是炸开了花的洋芋,紧挨着锟锅的那一部分洋芋会被炕成焦巴,那是我们小孩子们的最爱,那个味道啊,说起来就会口水横流,至今我都认为那是超过了世间所有烧烤的美味!
吃锟锅最佳的搭档是熬茶了,记得每次母亲做好了锟锅,父亲总会倒上一碗刚开的茯砖茶,再放一块黄黄的酥油,掰上一大块锟锅馍馍,沾着吃,一碗酥油熬茶,一块锟锅吃进肚子里,父亲擦着嘴角,惬意十足,脸上总会露出最满足的笑容。母亲除了用熬茶和锟锅搭档外,还喜欢和酸奶一起就着吃,我也喜欢把锟锅馍馍掰成一块块小块,完全泡进酸奶碗里,用勺子舀着吃,沾满了酸奶的锟锅馍馍,酸甜酥脆,富有沙拉嚼劲,有说不出来的一番滋味。
长大后,年迈的母亲再也做不动锟锅馍馍了,我也离开了家,更是轻易吃不到那么香的锟锅馍馍了,还好大姐传承了母亲的手艺,每次不远千里,想法设法地给我带几个过来,一年偶尔还能看到母亲的手艺。吃着城市里卖相好看的甜腻的面包,和添加了各种添加剂的漂亮馍馍,吃起来始终闻不到,记忆里母亲揭开锟锅时,飘出的锟锅的香味愈加浓烈了,还有对那个吃了能捡到钱的焦锟锅也一直深深怀念着。
2023年4月10日
作者简介:

司亚梅,女,笔名舒云,巳蛇生人,大专学历,喜欢文学,热爱饮食文化,居于西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