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杭州又相聚
语石

人间三月天,已是桃花共春风。此刻,江南杭州,被春色染得像幅画。春的风,春的雨,春的桃红柳绿,还有春的流动风景线。春天的杭州啊,引来游人无数。与春同往杭州的还有八位上了七十岁的老同学,自嘲为“老小孩”,风华少年时曾同窗共读初中三年,而毕业各奔前程六十年。五个男的都曾不约而同选择弃笔从戎,三个女的,有的把最美的年华留在黑板中,一辈子守望在家乡的三尺讲台上;有的选择当一名白衣天使,救死扶伤成了终身无悔的职业。他们相约三月二十九日到三十一日在杭州小聚。 
同学聚会无疑先到住在浙大紫金港校区的金姣大姐家集合。虽不是饭点,姣姐拿出洋酒,移姐端上从老家带来的白切羊肉,几个男同学围成一桌,由叶教授作陪,畅快地小酌起来。义乌话,义乌菜,酒不醉人人自醉。
乘着酒兴,坐上浙大校车,姣姐陪我们游了浙大校区。浙大,苑美、湖美、楼美,但最让我们羡慕的还是校园内那些青春知性的浙大学子。从他们身上似乎看到自己曾经的过去,曾经的梦想,也看到了国家的未来。姣姐提供的自助晚餐,让我们也体验了当代大学生的生活。 
第二天上午,我们一起在曲苑风荷听雨,一同到于谦的祠吟诵“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的名句,体会一代忠良的家国情怀。累了,就在附近的农家乐品尝西湖土莱。下午来到柳浪闻莺,与柳赴约,与莺相会。雨后放晴的西子湖,淡装浓抹;云遮雾罩的远山近岱,朦胧而有诗情。我们三三俩俩坐在湖畔的长椅上,看不尽春柳拂水情切切;听不够小莺轻啼意浓浓。这一份闲情,这一份惬意,不经意间得到了释放。歇了歇后,我们步行到河坊街,直奔百年老店“知味观”,品尝杭州名小吃,当然也给在家里的叶教授与新晖夫人留一份,与我们共同分享快乐。 
第三天,在杭州亚运公园相聚。新型的大体育馆,美丽的场地中,活跃着一批又一批的幼儿园小朋友,顿时这诺大的公园里充满了欢乐,充满了童趣,充满了慈爱。我们似乎年轻了许多,步履也轻松了许多。这时移妹同学透露了一个大好消息。她的孙女读完昆明医科大学本科后,又考上了广州中山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她孙女在群里还公开了一个秘密,她的男朋友也考上广州大学研究生。"双双上岸"。闹得当奶奶的彻夜未眼。既为孙女出息而激动,又为孙女突然多了个男朋友而忐忑。引来老同学都批这个当奶奶的思想保守,观念陈旧。还乘机敲她竹杠要请客。孙女高中名校研究生,这个客她请得十分乐意。一起和智法同学包办了聚会的告别宴,还心怕大家为她省钱。

记得在衢州那次聚会吗,班里高才生石牛山人一首义乌话《小芳》唱得大家当场捧腹大笑,刻骨铭心。这次他一次又一次用行动,制造欢乐的气氛,让人记忆犹新。对此,我们形成了一个共识,凡同学聚会,不能没有石牛山人。没他不热闹,有他太热闹。话说,我们一行玩了曲苑风荷景点往楊公堤上走。此时,有三个男同学一起上了卫生间。出来时,另两个赶上了大伙,而他却转了向。把前面一个白发老太当作移姐,一口气追回到曲苑风荷公园内。我们发现把他弄丢了,急忙与他手机联系。让他告诉他所在的位置,他居然说“我这里有一片水面”。你想啊,在西湖里玩,最不缺的就是水面。而他却一本正经地告诉你这个标志。让人哭笑不得。终于找到他后,他说一直在中日友好石碑那个地方转圈。为什么围着一块石头转圈?他说,问路人楊公堤怎么走?一人指点向左,另一人指点向右。于是他就从左往右转圈圈。这一番解释,听得我们差点没笑出人命。更可气又可笑的是,事后,他居然煞有介事地告诉我们,到陌生地方,弄清方位与标志很重要。石牛山人啊,你既然这么明白,怎么上个卫生间,就把自己弄丢了?😁😁😁 
老小孩群里的同学年纪越来越大了,出门也越来越难了。真的要倍加珍惜每一次的相聚。这次从杭州返回时,怕他们在地铁站耽误时间,新晖专门送他们上地铁站。怕移姐到车站坐公交车晕车,同学为他安排了专车接送。

同学是一生的缘。相聚是缘的廷续,情的珍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