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商洛市山阳县杨地镇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唐家河流域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为契机,紧扣1234工作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落地。
高质量高品质完成杨地镇乡村旅游产业规划和唐家河流域示范带建设规划,覆盖全镇辖区谋划形成形成“一廊、一心、四集群”的总体发展布局。
一是旅游产业。依托天蓬山寨、月亮洞2个国家4A级景区以及夹石峡、海螺店地质景观等生态优势,结合唐家河流域穿境而过的地理特点,在特色产业布局、乡村旅游发展、红色文化传承和主题民宿打造上下功夫,形成唐家河乡村旅游风景长廊。
二是特色产业和传统产业。把整流域烤烟和海螺宫2.4万亩松子作为特色主导产业,加大扶持力度,壮大集体经济。同时,在传统产业上持续巩固发展800米以上的海螺高寒土豆、高寒蔬菜、狮子村千亩香椿、白马村五味子、1000米以上连片万亩连翘和整镇万亩核桃科管建园,不断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在整体发展布局中,杨地镇立足历史行政区划实际,划分设立合河、杨地、白马三个片区。2022年对合河片区集中改造,完成产业提升发展、完善基础设施、人居环境改造;2023年计划完成杨地片区集镇道路“白改黑”、杨地大桥拓宽改造、集散中心建设等;2024年及后续完成白马片区整体提档升级,直至全面完成规划任务。
抓党建促振兴。坚持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坚持书记抓、抓书记,带动班子扛起主责、抓好主业。大力实施书记领办实事硬事13件,扎实推进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推动党务工作全面落实。
抓产业促增收。精品打造24户民房及闲置房变民宿,大力推进2个旅游景区集群、后荫红色旅游集群和海螺宫地质公园民宿集群,提高五味子酒、核桃油等“一产”变“二产”,加速推进实现产业转型、提价增收,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
抓环境增新颜。以秦岭山水乡村建设为指引,深化厕所、污水、垃圾“三大革命”,加快基础设施升级改造,深入开展村容村貌绿化美化。新建改建卫生厕所520个,污水处理厂1个,累计清理各干道2130公里,河道沟渠240公里,打造寨垭梁、“猿猴观榜”休闲平台等流域节点5处,增植补绿30余处。
抓治理聚合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常态化坚持“逢四研事、遇事解事”、网格化管理等制度,在社会大局稳定中群防群治,在经济发展中群策群力,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来源:杨地镇党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