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萧杏子(567~647年)后梁皇帝萧岿之女,八岁父母双亡,过继母舅张轲,后萧梁皇朝退下政治舞台,入隋朝为臣。萧杏子不满十二岁即入隋宫为晋王杨广妃。杏子小杨广三岁,日久情同兄妹。嗣后杨广登基,称炀帝,杏子于三十四岁立为皇后。因出身帝王家庭,所以通晓政治,多有济世良方,常为隋炀帝献国策。炀帝起初言听计从,果然天下大治。久之,炀帝受宫中妖女及奸佞影响,言行日益昏庸。萧皇后苦口婆心婉转规谏,然效果甚微。萧皇后估计杨隋必亡,无奈之下撰《述志赋》表达衷情,足见忧国忧民之心。文章从后宫传遍朝野,天下百姓无不敬佩,百姓追忆其祖上,无不留恋萧梁皇朝之亲民政策。而隋炀帝不听良言,一意孤行,又昏又暴,致民间流传一言:后土优良而皇天昏暗。果不出乎萧后所料,隋炀帝于618年死于乱军。但造反军队不但不伤害萧后,且以君臣大礼拜倒于凤辇之下。然隋朝灭亡既成事实,萧后在战乱中颠簸七年后,五十四岁时到北漠,身边带有幼孙杨政道和娘家侄孙萧嗣业。寄人篱下十年后,李唐天子想利用萧皇后之德望作政治资本以固天下,接64岁的萧后回中原。
萧皇后八十一岁寿终内寝。
李唐天子敬仰萧皇后,遵其遗嘱与隋炀帝合葬江都,实现天下母仪从一而终之夙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