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自网络)▲
援越抗美期间我们铁道兵的主要任务是修路架桥,并要在敌机狂轰滥炸,敌特疯狂破坏的战争环境中时刻保证铁路,公潞,桥梁的畅通无阻,指战员们浴血奋战,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筑成了一条条通向胜利的"钢铁运输线″!因为我们的主要任务是修路架桥,所以当年战士们配备的武器是以步骑枪和铁柄冲锋枪为主。平时战友们要凭借这些武器站岗放哨,保卫着连队指战员们的安全。战士们爱惜武器,每天都要保证武器干净无尘,性能良好。每周大家都要分解枪枝零部件,为它们涂抹防锈油,保证枪栓,板击,标尺,枪刺等部位润滑无阻。战士擦枪时要先验枪,退出枪栓,确保枪膛中未有子弹上膛。整个擦枪过程中严禁枪口对人,以免发生事故。尽管部队中严令再三,但因一时疏忽,难免还会有误伤事故的发生。 1967年3月8日周三,我团1营2连河北省束鹿籍 (现辛集市) 的张树田战友用过早餐,便兴冲冲地带上擦枪布,擦枪油,背上战友们夜间值勤使用过的步骑枪,來到营房外的一棵树下准备擦枪。他把步骑枪的枪背带掛在树叉上,枪托冲上,枪口冲下,这样擦完枪,一托枪管,枪背带自然会离开树叉,省却了取枪时的麻烦。他先仔细地擦去枪身上的浮土。再撩起枪管,准备用裹着擦枪布的通条擦拭枪膛时,危险降临了。那枝枪,不知他们班的那位战友在站夜岗时,遇到了什么特殊情况,把步枪子弹推上了枪膛。轮班交接时,大家也未检查枪械,退出子弹,留下了祸根。而张树田战友也是一时疏忽,只图快些擦净枪体,别误了早上出工。他也忘了验枪,忘了打开枪栓,退出那要命的子弹。正当树田战友撩起枪管时,不知是因枪托撞上了树干,引起了震动,还是其他什么原因,步骑枪"砰″地一声枪响,子弹破膛而出,徑直射入张树田战友的胸部,由于事发突然,树田战友沒有作出任何反应,当即一枪倒地,壮烈牺牲。出事后,2连战友们在连长田永安、指导员姚登科的指挥下为他采取了一些急救措施,但已无力挽回他的生命。当晚2连很多战友都自发地为树田战友站岗守灵,大家回忆起树田战友平日的音容笑貌,个个泪流满面。真是音容笑貌还在,斯人已经远去,那种悲痛的情绪在为张树田战友开过追悼会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弥漫难散,持续很久。 张树田烈士现安葬在越南孟莱烈士陵园,左区一排一号。张树田烈士永垂不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