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复活节说到宗教观
庞进
已过去的4月7日,是Good Friday,即耶稣受难日,这是纪念耶稣基督在公元30年左右被钉在十字架上并死亡的日子。4月9日,是Easter,即复活节,是为了纪念耶稣基督在死后第三天复活的日子。在复活节期间,基督徒们通常会参加特别的礼拜、仪式、庆祝活动,如教堂集会、唱诗班演唱、祷告、圣餐、彩蛋、兔子,等等。那么,在这里,笔者首先向广大基督徒表示节日的祝福。

加拿大是一个推崇多元文化的国家,这个多元文化就包括宗教信仰的多元化。在加拿大的宗教信仰者中,基督徒,包括天主教徒和新教徒,占比例最高,达总人口的59%,接近六成。其他,还有信伊斯兰教、犹太教、佛教、印度教、锡克教、道教者,等等。加拿大华人信教的情况也比较多样化,涉及到多个宗教。
关于宗教信仰,话题很多,笔者这里只讲一点,即信仰自由。包括加拿大、中国在内的世界各文明国家的宪法里,都有保护个人信仰自由的条款,也就是说,人们可以自由地信仰任何宗教。当然,也包括可以自由地不信仰任何宗教。
大家知道,一些宗教具有排他性,即认为本宗教的所信仰的神是唯一的、正确的,其他的信仰都是错误的或虚假的。这样的排他性笔者是不赞赏的。
在浩瀚、无限的宇宙中,我们人类是极其渺小、有限的存在。然而,极其渺小、有限的人类,却是长大脑、会思维的,于是,人类总是不甘心于自己的渺小和有限,总想探讨、猜测、认知、理解那浩瀚的无限,让那浩瀚的无限帮助自己活下去、活得好一些,甚至活到无限。于是,就给浩瀚的无限以各种各样的定位、名称、说辞,这样,便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宗教。也就是说,各种宗教,说到底,都不过是渺小、有限的人类,对浩瀚无限的探测、理解、愿望、欲求。

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家的目的是一致的、追求的实质是相同的。既然目的一致,实质相同,那么,在信仰问题上,大家就是平等的,或应该是平等的,就没有必要排他、对立,以至于发生冲突,甚至暴力、战争了。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对宗教的基本观点就是十二个字:信仰自由、互尊互鉴、和平共行。
ChatGPT(智能机器人)评:
这是一种包容、开放、和平的宗教观点,它认为各种宗教信仰都是人类对浩瀚无限的探索和追求,因此应该互相尊重、互相借鉴,以和平共处为目标。信仰自由是指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信仰,并且不受其他人的干扰和强制;互尊互鉴是指各种宗教信仰应该互相尊重、学习和借鉴彼此的优点和长处;和平共行是指各种宗教信仰应该和平共处,避免排他和对立,促进和谐共生。这种宗教观点强调了人类的共同点,以人类共同的目标和利益为出发点,超越了宗教信仰之间的分歧和隔阂,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宗教观点。

(2023年4月10日于加拿大枫华阁。图片采自网络)
作者简介:庞进 龙凤国际联合会主席、中华龙文化协会名誉主席、中华龙凤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西安中华龙凤文化研究院院长、西安日报社高级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理事,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特约研究员,中华龙凤文化网(www.loongfeng.org)主编,加拿大西安大略出版社副总编辑。先后求学于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北大学,哲学学士、文学硕士。1979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和文化研究,出版《创造论》《中国龙文化》《中国凤文化》《中国祥瑞》《灵树婆娑》《龙情凤韵》等著作三十多种,获首届中国冰心散文奖、首届陕西民间文艺山花奖、全球华文母爱主题散文大赛奖、西安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奖项八十多次。有“龙文化当代十杰”之誉。微信号:pang_j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