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窝蚂蚁
文/铁裕
蚂蚁虽然渺小,但却有推动石头和木棍的决心;
蚂蚁虽然卑微,但却有一种团结和友爱的精神;
蚂蚁虽然普通,但却能够搬动比它还大的食品;
蚂蚁虽然瘦弱,但却有极为顽强的勇气而生存。
以前我对蚂蚁没有什么好感,总以为它们那奇特的身材,丑陋的模样让人生厌、恶心。我写过许多鸟类、兽类、家禽、畜牲的文章,就是很少写到它们。

可有一天,我拿着一本书从屋里出来,想到菜园里的樱桃树下坐着看书时,却看到有几只黑蚂蚁在地上溜转着。那动作就像人在练八卦掌,灵巧而敏捷,快速而优美。我不禁来了兴趣,就蹲下来看着。这几只黑蚂蚁似乎对我这个庞然大物的到来,不屑一顾,照样溜转着,在各忙各奔。
我不知它们在寻找什么?还是要干什么?忽然,有一只停了下来,从一个方向跑去,速度快极了。我尾随而去。我想知道蚂蚁的那个世界,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情景?
只见它翻山越岭,过坎涉水。最后,终于到了一个洞口前,那洞口正好在一堵泥墙的后面。有几只蚂蚁在洞口巡逻着,它们挡住了那只前来的蚂蚁,好像在盘问。过了一会儿,才放它进去。而那几只蚂蚁依然警惕地巡视着周边的情况,我想:原来蚂蚁也有巡逻的士兵。
如果在来生能做只蚂蚁,也许可以找到那个梦中情人;
蚂蚁虽然是那样的渺小,但却可以在纷攘中度过一生;
要是你有着蚂蚁的心态,那么就不畏惧旅途上的困境;
蚂蚁虽然是那样的卑微,而它们却不断地改变着命运。
昔日,在我家房背后也有一窝蚂蚁,我们还是邻居呢。因为房背后就是一个菜园,栽有许多樱桃树、苹果树、桃树、李子树等果树。在春夏,菜园旁的野草萋萋生长着,野花也在艳艳的开放着。环境优雅,风景算得上是美丽而清新。
蚂蚁非常聪明,选择这样的地点安营扎寨,何愁没有吃的?它们一是可以在菜园里寻觅食物、或是玩耍;二是可以翻进屋里寻找麦糠、米粒;三是在春夏还可以在靠近墙的地方打洞生活,观赏花草;四是秋冬可以进屋取暖,以求沾点人类的温馨。

总之,在这样的地方居住,能进能退,粮草充足。不知是蚂蚁中的哪位伟大的战略家想出的妙计,我们不得不敬佩蚂蚁的聪明。
我想将洞穴开,看看它们怎样生活,或者是一个什么样的蚂蚁社会。可继而又想,如果这样一来,蚂蚁一定会死不少,和被迫进行战略转移,我将成为一个千古罪人。
我想:何必背此恶名?还是做一个善人吧。尽管我很少去读《佛经》、《圣经》,去读道家、墨家的经典著作,但我也没有深入研究过《孙子兵法》、《战争论》、《黄石公三略》,我也不会像那些战争狂人去涂炭生灵。
我认为,我们与各种动物要实现和平共处,也该学习蚂蚁的长处,可以察它们的生活规律,还可以研究它们的社会、历史;熟知它们的伦理、道德;感知它们的思想、精神。

想罢,我跑进屋里装了一些麦糠来,先撒一点在洞口,看看蚂蚁们有啥动静。
过了一会儿,只见有几只蚂蚁出来围着麦糠转了好几圈。大概是在观察、研究这麦糠能不能吃,或者是不是诱饵?然后又看见有一只蚂蚁进洞去通风报信,引领出许多蚂蚁来,开始搬运食品。
等蚂蚁们将洞口那点麦糠搬完了,我又顺着草丛中、土埂旁、石块上、树根下撒了一些。蚂蚁们这下倾巢出动了,浩浩荡荡的排队出来,就像要去征战沙发那样,正在演练士兵。
然而,令我惊奇的是,秩序井然,没有争抢、斗殴、杀伐等事件发生。尽管路途是那样的曲折、惊险,但都没有难住蚂蚁们。
我仔细的看着这些蚂蚁们,想着它们的统帅是谁,谁又是它们的将军。可全部都是黑乎乎的,根本无法辨认出来,我想:它们可能官兵一致。统帅可能在洞中坐镇指挥,撒豆点兵。

在观看蚂蚁时,我故意将一只蚂蚁拿到隔洞穴约有几米远的地方,看它是否能找到路回去。这只不幸的蚂蚁先是茫然四顾,然后又转着圈子,大概是在辨认方向吧?
不一会儿,只见它慢慢的向着洞穴的地方开始爬行。一路上遇到许多障碍,它都跨了过去。我是用了很长的时间,仔细的观察它的行进。
快要到洞口时,蚂蚁兴奋极了,奋力奔跑起来。我又将它收装在一个瓶子中,等过了几天,才将它放在洞口,让它进去。我不知这只蚂蚁进去后,窝里的蚂蚁是否还认识它?
或许,老的蚂蚁死了,小的蚂蚁出生。面对这样一只陌生的蚂蚁,是否会群起而攻之?或者说,洞穴里会不会发生政变,将原来的统帅推翻,重新扶植一个新的统帅,重新过美好的光阴?
我等待着那只蚂蚁被驱逐出来,或者被处死之后将尸体抬了出来。可是我失望了,总也看不到那只蚂蚁出来。也许,众蚂蚁原谅了那种蚂蚁,也许,就在洞中执行了死刑。
说实在的,我这个恶作剧并没有收到什么效果。当然,我也不知道洞中的情形。
其实,蚂蚁虽小,也有鸿鹄之志。只不过世事无常,无论是谁,都躲不过死亡这一宿命。
我感到了自己的无聊,为了弥补自己的内疚,就经常送点食物摆在洞穴旁,让它们出来搬进去。我感到一边是人类社会,一边是昆虫世界,我们和平共处,遵循着自然法则。我不得想起了老子第16章:“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是啊:“芸芸众生,皆为蝼蚁。只求来过,不争朝夕”。
卑微的我,在蚂蚁的面前不再卑微。它们肯定会把我当做一个世外高人,一个慈善家,肯定会在洞穴中为我的善举而感恩。
2023年4月11日。


作者简介: 铁裕,云南人,笔名:一荒玄。 系《散文阅读》专栏作家,《作家前线》、《世界作家》、《霖阅诗刊》、《仙泉文艺》等多家平台的特邀作家。
96年开始散文创作,先后在《柳江文学》、《华商时报》、《合肥日报》、《中央文献出版社》、《清远日报》、《工人日报》、《边疆文学》、《昭通作家》、《昭通文学》、《昭通日报》、《中国青年报》、《鹤壁文艺》、《文苑》、《乌蒙山》、《作家驿站》、《世界作家园林》、《网易》、《名家访谈》、《一点资讯》、《凤凰新闻》、《首都文学》、《作家》、《江西作家文坛》、《中国作家联盟》、《中国人民诗刊》、《湖南写作》等刊物、报纸,以及各文学平台发过五千多篇、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