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见欢-电动车后特斯拉再投千亿储能于沪浦东
(词林正韵)
文/冯志清 (上海)
综合4月9~10日新华网与美欧各大媒消息,正当美国拜登政府歇斯底里鼓动美欧西方世界与中国高科技产业“断链”、“脱钩”之际,美国汽车制造商特斯拉公司(Tesla Inc)4月9日在中国上海浦东临港宣布,继2019年该公司临港“逆向投资”千亿元电动车项目大获成功后,将在上海浦东临港再“逆向投资”千亿元新建一家超级工厂,专门生产该公司的储能产品Megapack。
对于特斯拉公司4年中两度“逆势投资”中国浦东,正引发国际投资者与媒体高度关注。
综合中外主流媒体4月9~10日争相报道,美国汽车制造商特斯拉公司(Tesla Inc)周日宣布,他将在中国上海再投资新建一家超级工厂,专门生产该公司的储能产品Megapack。4月9日,签约的特斯拉储能超级工厂项目也是该公司在美国本土以外的首个储能超级工厂项目。特斯拉公司在上海举行的项目签约仪式上表示,新工厂计划于今年第三季度破土动工,2024年第二季度开始生产。新华社上海4月9日亦同时报道,美国电动车生产商特斯拉9日在上海宣布加码投资,将在沪新建储能超级工厂。这座布局“未来赛道”的工厂计划于2023年第三季度开工,2024年第二季度投产。
4月9日当日,特斯拉储能超级工厂签约仪式在上海浦东举行。据悉,工厂将规划生产特斯拉超大型商用储能电池,初期规划年产商用储能电池1万台,储能规模近40吉瓦时(GWh)。
签字仪式上特斯拉公司介绍,新建储能超级工厂将帮助企业不断丰富能源整合解决方案,优化全球布局。上海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表示,此次落地签约的特斯拉储能超级工厂项目,将成为推动上海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和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力量。
笔者记得,2019年1月,正当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掀起“对华贸易战”、“关税战”时,中国上海克服种种困难,配合同样陷入困境的特斯拉公司,在上海浦东临港投资千亿,建立电动车超级工厂开工,创造了“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当年交付”的中国浦东“特斯拉速度”。
特斯拉全球副总裁陶琳说,得益于上海和临港新片区的优质营商环境,2022底,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已实现超过95%的产业链本土化率,特斯拉希望与中国的产业伙伴一起在世界舞台上诠释“中国制造”的强大韧性。
2019年至今,特斯拉在临港新片区的投资持续增加,不仅提升了上海超级工厂的产能,还投建了超级充电桩工厂等。
据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管委会高科处负责人介绍,上海超级工厂是特斯拉首个在美国以外的工厂,引入特斯拉后,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临港新片区的首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此次储能超级工厂的落地,将有望再造下一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2022年,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交付超71万辆电动汽车。中国上海浦东已成为特斯拉在全球主要的出口中心,电动汽车热销亚太、欧洲等地。
上海美国商会会长说,特斯拉的加码投资是全球企业竞相看好中国的缩影。2022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超1.2万亿元。今年1至2月,实际使用外资达2684.4亿元,同比增长6.1%,在高基数基础上继续保持增长势头。“中国市场对外资企业依然非常富有吸引力。”这座储能超级工厂将会是特斯拉全球范围内的第二座储能超级工厂,目前唯一一座投产的储能超级工厂,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笔者另据特斯拉官网获悉,Megapack是一款大型电池,采用的是宁德时代研发的铁锂电池。可存储能源并供能,有助于稳定电网、预防断电,对于可持续性能源基础设施带来完善效应。
特斯拉宣称每台Megapack电池可存储超过3MWh的能源,满足3600户家庭一小时的用电需求。上海这座储能超级工厂的年产能预计为40GWh,等于一万台Megapack电池。
笔者认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制造巨头一一美国特斯拉公司,四年中两度“逆势投资”千亿超级工厂予中国浦东,前者系“逆”前总统特朗普的“对华贸易战”;后者系“逆”现总统拜统的“对华印太战略”!既显示了特斯拉公司的股东“投资选择”的独特“慧眼与果敢”,也显示了中国浦东作为中国改革开放领头羊的“全面周到服务”与“倾心鼎力支持”;显示了双方的“诚信、缘份与合作、双赢”,从而为全球、尤其是美欧投资者树立了样板。特赋《相见欢》为评为纪。
投资宝地寻踪。
慧缘丰。
临港造车育马、
选成功。
先电动。
储能重。
乐无穷。
千亿成双产业、
倚神龙。
一一2023年4月11日凌晨时事诗评
作者简介:
冯志清,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在职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政工师、经济师,化工企业多年公司党 委书 记、董事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曾兼任:中国化工政研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报社记协特约记者兼顾问、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第5~7届副理事长、上海市职工政研会理事兼特约研究员、中国化工文化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第1~3届副主席和1~4届理事、中国文学艺术联盟签约作家、上海诗社会员、《2019年中国诗歌大典》副主编、2020年《古韵新风》第一册常务副总编、新上海诗社副总编、天下诗词文学时事评论员。1983年起,有各种论文、报告文学、散文、诗词在中央、部、直辖市等媒体发表或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