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沉浮录
第三章:文革时期的故事
五十七、借用枪械
造反派在银行弄到了钱,首先要解决吃饭问题。因昨晚招待所断炊,已饿了一个晚上,饥肠辘辘的王海带领众人沿旧城公社向东步行。
走到十字街路口,终于看到路北是供销饭店,路南是副食门市部,但路北饭店没有开门营业,几个人上前连喊带砸门,但前门紧闭,绕到后门,才发现大门紧锁,经寻问路人得知,饭店早上不营业。无奈走到路南副食门市部,还好,厨柜里有包好的桃酥点心,经寻问营业员得知,每包桃酥是一斤,每斤0.38元,半斤粮票。有钱但是没粮票,营业员说什么也不卖,还是买不成,饥饿难耐地望着厨柜里的桃酥吃不成,比画饼充饥还难受。
这时有一叫程军的青年说,他有一亲戚在供销社加工厂上班,他去找找他看能不能借点粮票。耿直说:“小程,咱这么多人,谁手里放这么多粮票,要不你拿上钱让人家给买点粮票也行”。说着递给了小程十元钱。
不到半小时,小程高兴地返回,拿回了三十斤山东省粮票。原来小程的亲戚在加工厂当会计,正好管粮票,按黑市价挌每斤0.20元卖给了小程三十斤粮票。那时代粮票是禁止买卖的,买卖粮票是犯法的事,只有赶集在黑市上才能买到。
解决了粮票问题,二十三人每人一斤桃酥充饥,边吃边向东走,到旧城东关等待去德州的班车。
老武城到德州每天两趟班车,上午一趟下午一趟,要绕行恩城去德州。当年没有柏油公路,公路是土的,老远过来,暴土飞扬,象一场沙尘暴。一路颠破,到了德州已是中午十一点半多。
众造反派直奔德州市革委会,支左工作的军分区解放军代表接见了造反派,当王海、王举还没诉说完,一位号称王指导员的回说:武城群众武斗的事情你县武装部焦主任己经向我们汇报了,市革委、军分区非常重视,正责令他们了解事件真象,缉拿凶手,你们回去等待听信吧。另一名军分区干事说:“吃饱了撑的没事打仗玩,这是闹革命吗?拿着棍棒打学生,惹事生非,叫人家打死活该”。
众造反派听了此话觉得不对劲,这不分明是谴责武城造反派吗?王海想解释说什么,耿直拉住了他示意说:“王队长,咱们走吧,相信支左解放军会调查出真象,解决问题的,回去等待结果吧”。为大家圆了场,自已找了个下台阶。大家心灰意冷地走出了市委,预感到一种不祥之兆。
殊不知,党的九大后,王效禹已不在主持省委工作,被清祘文革中在山东犯下的罪行,支持王效禹的造反派大势所趋!
面对不利形势,打探得知,河北省委书记刘格平是支持造反派的,造反派依然掌权。闻得这一消息,王海、王举二首领通过关系到河北故城县进行联系求援,事有所愿。故城县城所在地郑口与武城县邻界,一河之隔。当故城县革命委员会常委造反组织头头蒋方田知道武城造反派的遭遇后,很是同情说:“我们今天的政权来之不易,要坚决捍卫革命委员会。为了革命你们的人都让人打死了,这仇一定要报,天下造反派是一家,咱们是邻县,犹如唇齿相依,你们有困难,我们支持你们,需要什么支援,给我说”。王海说:“依靠谁也靠不住,还是造反派血肉相连,我们要打回去报仇,我们被打死的人都是被步枪击毙的,不知他们哪里弄的枪,我们只有土枪,武器不行,打不过他们,能不能借给我们几支步枪”?蒋方田回说:“这还不明白啊?肯定在武装部弄的枪吧,上边让解放军支左,人家名誉上支持造反派,实际支持他们了,要不哪里能弄到枪?我们也有枪,马坊飞机场就支持我们,除了飞机,我们要什么给什么,那才是真正支左!”
蒋方田一席话让王海、王举茅塞顿开,原来革委会、武装部暗中支持轰派,我们不是被耍了吗?蒋方田接着说:“听说你们山东革委会王大麻子(王效禹)倒了,现在扬得志司令员主持工作,九大中,人家谭启龙又成中央政治局侯补委员了,形势对你们不利”。王海说:“那怎么办?”蒋说:“我想想法,到马坊飞机场以我们的名誉给你们借点枪支弹药”。危难之中伸援手,生死悠关见真情,王海、王举泪流满面,无法掩饰感激之情。
很快,蒋用电话联系了马坊飞机场,理由是面临秋收防盗,维护社会秩序,借用几支步枪。飞机场答应了蒋的要求,同意借给故城革委会六支步枪,子弹30发,借用期一个月。虽然子弹少了些,但是毕竟是步枪,壮壮胆也是好的。
王海、王举立即返回德州,招呼人马奔赴马坊飞机场,借到了日盼一久、望眼欲穿的枪支。有了武器,招回旧部,准备杀回武城报仇血恨。
正是:
大势所趋走麦城,寻求志合路相同。
患难借得钢枪在,东山再起称凫雄。
下节请看:《军分区的宣传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