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吕晓蓉
这两天,我的心情一直不能平静下来,如春江水一样荡漾着层层涟漪,因为我亲见了一个激动而难忘的时刻。
2023年4月6日,这个日子将会记载在邵阳市知青文化史册上。它是邵阳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批老知青人的重大日子,它定格在春暖花开的四月天。
这天上午,由邵阳市梦回青山编辑部组稿编辑的一部知青回忆录《梦回青山》发行座谈会暨赠书仪式在邵阳市少儿图书馆隆重举行。
早晨,天空突然下起了淅沥淅沥的小雨,好像特意地为这场盛会渲染些春意,但阻挡不住前来参加巜梦回青山》的老知青们的脚步。上午9点,从全国四面八方奔来的一百二十多名老知青们已准时聚集到邵阳市少年儿童图书馆二楼多媒体会议室。这是一个激动的时刻,这是一个跨越世纪的一代知青的久别重逢!顿时,许多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许多双眼睛盈满了泪花……宽阔的会议室洋溢着温馨的气氛。
会场主席台上组委会和嘉宾都早已就位,他们分别是:李兰君(邵阳市人民政府原副市长)、杨建新(邵阳市政协副主席)、朱鹏涛(娄底市政府原副秘书长、中国好人,巜梦回青山》编辑主任)、龙国武(邵阳市知青文化研究会创建人,《梦回青山》主编)、陈建湘(邵阳市政协研究室原主任,巜梦回青山》主编)及有关嘉宾。他们都是为《梦回青山》一书出版发行做出巨大贡献的功臣。
会场音响播放着王爱华演唱的《深深的怀念》知青之歌,每一句都触动我们的心弦。“光阴一年一年在流转,我们一年一年在变老,翻看发黄的老照片,不变的是那纯真的笑脸。啊,时光带走了我们的青春,却留下了难忘的从前;啊,岁月改变了我们的容颜却改变不了那份深深的怀念。”听着一句句深情的歌词,勾起了我无限的遐思……
眼前到会者正是一个个经历了沧桑岁月过来的人,他们的容颜不再青春,他们的鬓发已苍苍……看到他们久别重逢,三五一群在聊得那么开心,从他们兴奋的神态上我似乎想象到他们曾经青春飞扬的岁月,似乎看到了他们一个个青春靓丽的身影……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邵阳市四万多知青和全国各大城市青年一样,响应“知识青年到广阔天地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号召,背上简单行囊,离开父母,离开家乡,奔赴到边远农村插队落户,与农民一道开山种田,日出而耕,日落而归……用稚嫩的肩膀扛起锄头,挑起重担,接受各种劳动的磨炼。广阔天地青山绿水间留下一代知青人的深深足迹,也记录下了他们内心的渴望和彷徨……
知青成为一个特定时代特定群体的称谓,知青岁月它蕴含了太多内涵。也许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懂得它其中的酸甜苦辣……那是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无论时光飞速流逝,知青岁月的光影永远的留存在历史时代的烟尘中。
“亲爱的各位知青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梦回青山》座谈会开始了……”一声亲切而宏亮的声音把我的思绪拉回到现实,由著名知青作家、邵阳市文化馆原馆长王亚平作主持,将大会拉开序幕。
座谈会第一项就是由知青二代,美丽年轻的陈诗诗演唱巜梦回青山》这本书的主题歌。这首歌曲是由陈诗诗父亲陈龙龙谱曲(著名作曲家)和朱鹏涛(《梦回青山》主任编辑)作词联手创作的。歌词情感激越,曲调深情悠扬,“梦中有个遥远的山乡,那是我们下乡插队的地方。牛栏上的木屋仰望星光,茅棚守野猪,披星插早秧,逐浪放木排,翻山送公粮。啊!梦回青山,梦回青山,那里留下了我们青春的足迹,那里见证了我们的艰苦辛酸,知青的岁月啊永远难忘……”陈诗诗优美动听的歌声、如来自天籁之声,顿时,仿佛把我们听众带回到五十多年前那激情荡漾的青春岁月。
接下来是《梦回青山》编辑部主任朱鹏涛、主编龙国武、陈建湘讲话。还有特邀嘉宾老知青、武风市人民政府原副市长李良时在会上致辞;有湖南知青网邵阳栏目版主编冯永太在会上致辞;有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会长聂世忠在会上发言;有市政协原副主席杨建新在会上讲话;还有老知青陈荣荣上台清唱了歌曲《人在旅途》及朗诵了自己创作的散文《梦回青山》;老知青陈龙龙、陆彬兰、郭建江、段思安等都上台朗诵了自己创作的诗文。顾问李兰君副市长作总结性发言。他们每一位的发言及诗文朗诵都是那么的激情澎湃,每一句话都震撼心灵。
在会上我也代表知青作者荣幸地登台朗诵了我的获书感言。这是我人生中的最难忘,最有意义的一次演讲。今天当我回忆时心情仍然激动……
此时,我安静地坐在书房,我的书案上就放着这本散发着淡淡墨香的《梦回青山》一书,当我再次打开书的扉页“难忘的岁月,永远的青春”著名作家谭谈老师的题词和一张张泛黄的知青合影照片又一次映入我的眼帘,激起了我情感的波澜……《梦回青山》编辑部四位功臣的形象再一次浮现于我的脑海……
我想《梦回青山》一书从酝酿到征稿到编辑到校对到出版发行,这其中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工夫,它现在能发到每一位作者手中并享誉三湘四水,它凝聚了编委每一个编者的心血与汗水,也凝聚了他们的智慧与大爱!
从李兰君副市长的讲话中我了解到本书编辑部主任朱鹏涛和龙国武、陈建湘两位主编的辛苦劳动和闪亮的人格魅力!朱鹏涛主任为本书全额出资,龙国武、陈建湘两位主编不拿一分钱的报酬,无怨无悔地工作;三个多月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工作;四十多万字,五易其稿,不厌其烦地反复修改、编辑。这种忘我工作精神、责任担当、团结一心的凝聚力让我们敬佩!你们是劳苦功高的功臣!巜梦回青山》将与你们的汗水并存!
《梦回青山》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知青生活的波澜壮阔画卷,一种奋发向上的知青精神!其价值所在就是挖掘了知青史料,传承了知青文化,也给我们后代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从主编龙国武先生激情澎湃的讲话中,我感动着一位老知青人一生致力于知青文化创建的心路历程。龙国武先生于1968年冬下放到绥宁县某乡,1978年大返城回到邵阳市。十年的知青岁月让他有太深的知青情结,他的人生格言是:为公众服务的人是幸福的!为公众奉献的人是幸福的!仰望梦想的人,低头做事的人,其生命是很有意义的!的确如此,龙国武先生一生践行这个信念!他就是一个身体力行,一心为公众事业服务不计报酬的人。他几十年如一日对邵阳市知青文化进行研究,创办了邵阳市知青文化研究会,为邵阳市知青文化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他曾作为主编的巜中国知青纪念文集》(封面设计为著名书画家刘人岛先生,序言撰写为著名作家粱晓声先生)于2011年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但他更想筹划出版一部邵阳知青专著,将四万邵阳知青的下乡经历编纂出来,把他们在人生苦旅中与命运抗争的鲜活感人的故事记录下来,将这一段空前绝后的近代历史的知青命运真相实录下来,以致告慰曾经历风霜雪雨磨炼的一代知青的心灵,也让后人知道历史的真相,从而更珍惜当今的幸福生活,为我们民族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龙国武先生的理想抱负得到了中国好人、全国最美志愿者、湖南慈善奖最具爱心楷模称号、娄底市政府原副秘书长朱鹏涛先生的大力支持。他对龙国武承诺承担所有的出版费用,并亲自担任编辑部主任,形成一段“知青国武要行船,知青涛哥便送风”的温馨知青佳话。
如果说三个点支撑一个面更稳妥的话,邵阳市政协研究室原主任,省作协会员、知青陈建湘怀着责任感和使命感倾情加入。与龙国武先生一起免费担任编辑工作。于是,这个为邵阳市一代知青出一本纪念书的班子就成立了。他们三人拧成一股绳,花了半年多的辛苦努力,巜梦回青山》一书终于在这个春暖花开之季得以面世!写到此,我抑制不住心中的感激之情,谨向《梦回青山》编辑部老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梦回青山》一书将带着邵阳市所有的知青们梦回到青山!梦圆青山!
《梦回青山》是一个永不消逝的青春之梦!
雨露晓蓉于2023年4月9日于城步撰写